南充同城网 发表于 2022-12-17 05:15:19

攻克超声刀关键技术,比亚迪为啥什么都做?它藏着万亿市值的秘密

今年6月份,比亚迪公布了一份专利,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份专利既不是关于造车的,也不是关于电池的,而是一份“超声骨刀”的专利。

比亚迪为什么放着一堆的汽车订单不造,跑去跨界造医疗器械?

这背后,其实隐藏着比亚迪市值突破万亿,成为国内第一车企的秘密。



比亚迪为什么要造超声骨刀?

王传福说,“比亚迪是一家有责任的企业,我们的使命,就是用技术创新,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句话,就是比亚迪为什么,要跨界造超声骨刀的原因,也是比亚迪市值突破万亿元的秘诀。

超声骨刀,是一种新型的手术器械,使用的时候,让刀头以每秒55000次的超高频率震动,产生高强度的聚焦超声,用来切割牙齿、骨骼等坚硬的人体组织。

在这么高频的震动之下,即便是人体内最坚硬的牙齿,也可以轻易地粉碎。



并且,超声骨刀还有一个神奇的特性,它可以精确地切割骨骼,却不伤及其他的组织。这是因为人体组织结构的不同,神经、肌肉、血管等组织比较柔软,对超声骨刀高频震动反而没什么感觉。

而且,超声骨刀还可以针对人体不同部位的骨骼,调节频率,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粉碎、切割。

所以,超声骨刀拥有伤口小、止血快、疼痛感轻等诸多优势。

凭借这些优势,超声骨刀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在牙科手术、骨科手术乃至脊柱微创手术中,都开始取代传统手术工具。



但超声骨刀也有一个不足之处,那就是价格比传统骨刀要高得多。

造成超声骨刀价格高昂的原因,除了超声骨刀结构更加复杂、精密之外,还与欧美在这一领域的垄断有关。

就在3月份,深圳市进行了一次医疗设备招标采购。在这次采购中,美国的强生、美敦力等国际医疗器械巨头,以每把2499元的“封顶价”,获得了超过10万把的订单。

而同期中标的赛诺微等国产品牌,不仅价格比强生低了300多元,采购量更是只有人家的三分之一不到。



如果国产品牌能够在质量和技术上,赶上欧美巨头,仅这一次采购,就能够节省超过三千万元。

而此次采购还只是一个缩影,在全国的整体层面上,欧美厂商更是长期垄断这一市场,80%的市场份额,都掌握在美国强生、美敦力等国际医疗器械巨头手中。

依靠技术和垄断优势,这些欧美厂商赚得盆满钵满,而这些钱,说到底,都是来自无数的国内患者,来自每个人都要交的医保基金,我们急需有人突破欧美企业的垄断。



但是,造超声骨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超声骨刀的技术难点,集中在几个方面。

第一个就是材料工艺上,想要让刀头承受住,每秒几万次的超高频震动,普通的材料都无法胜任,只有用钛合金制成的刀头才够用。但是,钛合金的先进加工技术,一直掌握在美国企业手中,国内厂商的技术实力很有限。

除此之外,超声骨刀还使用了,压电陶瓷材料。而这一领域,更是美国和日本的强项,美日组成的科技联盟,掌握了全球近50%的市场份额。



第二个,就是超声骨刀中的电气元件,超声骨刀需要把电能,转化为刀头震动的机械能,再转换成超声波。

这些转化,需要通过换能器和超声发生器来实现,在这些电子设备上,国内与美国,也存在较大差距。

第三个,就是对超声骨刀整体架构的整合,这一方面,甚至可能是我们与国外差距最大的地方。

别看只是一把小小的骨刀,它的内部,其实包含了先进材料、复杂电气元件以及能量转换,几乎囊括了精密制造业的方方面面,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

想要将这么多部件整合到一起,甚至实现优化,是一件难度非常高的事情,没有足够的技术研发、多年的经验积累,想要追赶上国际先进水平是很困难的。



而比亚迪这次拿出的专利,针对的,就是我们这些薄弱环节。

比亚迪在超声骨刀的整体结构上,改变了超声骨刀的重量分配,从减轻了使用时的震动。

这说明,比亚迪已经有了,对超声骨刀整体架构,进行整合的技术与信心。

除此之外,比亚迪还尝试着,用国内更熟悉的陶瓷刀头,取代钛合金刀头,试图突破欧美的材料封锁,找到一条超越欧美厂商的新道路。



比亚迪此次跨界造超声骨刀,无疑是践行了,“用技术创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理念。

那么,这一理念,与比亚迪市值突破万亿元,又有什么关系呢?
比亚迪凭什么做到万亿市值?

6月10日,比亚迪的市值,突破了一万亿元,成为了国内第一,世界第三大的车企。

那么,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有人说,是因为比亚迪不仅仅是一家车企,他还同时涉足了电子代工、电池制造、医疗器械等等多个领域,并在这些领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但这其实只是表面而已,我们想要知道的是,比亚迪凭什么能够涉足这么多行业,还能同时取得成功?



其实很简单,比亚迪靠得,其实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理念:人民需要什么,比亚迪就造什么。

用王传福的另一句话来说,就是,“作为中国制造业的耕耘者之一,在人民有需要的时候,我们应该站出来”。

为什么这么说?就让我们从超声骨刀,一层一层地剥开比亚迪的产业布局,看看这背后的逻辑。

比亚迪在今年6月份拿出了超声骨刀的专利,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从事医疗器械生产行业,需要通过国家审批,拥有相应的资质才行。

而比亚迪作为一家车企,他的医疗器械生产资质是从哪来的呢?



这就得说到,2020年疫情刚起的时候了。

大家都经历过那个时期,也都知道,当时全国上下对各种医疗物资的渴求。特别是口罩,一个都要卖到几十块钱,到了“一罩难求”的地步。

而这个时候,比亚迪与很多企业都接到了国家的任务,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转产口罩,满足供应。



而比亚迪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短短三天时间,比亚迪就画出了,自动化口罩生产线的设计图;更是在七天内,就制造出了整套的生产设备。

紧接着,比亚迪就在,深圳龙岗的电子代工厂里,从无到有地,建立起口罩生产车间,开始高速生产口罩。

仅仅一个月之后,比亚迪的口罩产能,就提高到了500万只/天,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口罩生产商之一。



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比亚迪通过了国家医疗器械生产评审,获得了医疗器械行业的生产资质。

可以说,是疫情时,人民的需要,让比亚迪涉足了,之前从未接触过的医疗器械行业,成为了今天的世界第一大口罩生产企业。

而这背后,其实又有个疑问,那就是,比亚迪为什么能够这么快就转产口罩,产量还这么大?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比亚迪是世界第二大的,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代工厂。电子代工厂本来就要求无尘、无菌生产,是最适合转产医疗器械的工厂。
而比亚迪又拥有一支数量庞大(仅电子工程师,就超过12000人),经验丰



富的工程师团队,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拿出设计图,制造出生产线。

而比亚迪的电子代工能力,同样诞生自满足人民需求的理念。
比亚迪的电子代工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的电子代工行业,都被富士康、和硕、纬创等台资企业所垄断。

而这些台资企业,对内疯狂压榨员工,压低成本;对外,则不断宣扬自己对中国的重要性,以此获得更多的优惠政策。

比如说富士康总裁郭台铭,就曾对外表示,“假如富士康离开中国,大量的中国企业都要倒闭”。这等于在说,中国的手机、电脑等电子行业,离不开富士康。

与此同时,富士康还奉行“苹果优先”的策略,无论是产能,还是先进工艺,各种资源都优先向苹果公司倾斜。

在这样的情况下,国产手机品牌想要跟苹果竞争,就必须绕开富士康的代工,国内急需拥有自己的电子代工企业。



比亚迪看到了这一需求,2002年,王传福成立了比亚迪精密制造公司,专门从事电子代工业务。

比亚迪精密制造刚一成立,就与富士康杠上了,不仅高薪从富士康挖人,而且从富士康手中抢下了摩托罗拉、诺基亚等一批电子行业巨头的订单。

而随着国产手机品牌的崛起,比亚迪还帮助国产手机降低成本,提高工艺。

2014年,小米CEO雷军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要用304不锈钢,来做小米4的手机中框。在当时塑料和铝合金机身为主导的手机市场,这是一个相当大胆的决定。



因为虽然不锈钢金属机身,在结构强度、耐腐蚀、质感上都更胜一筹,但技术难度也很高。

一块金属边框,要经过几十道制程,100多道工序,才能锻造成形,整个工艺流程长达32个小时。

所以,仅仅这一块不锈钢板,富士康给出的加工价格,就高达400元,少一分都不行。对于追求极致性价比的小米来说,这个价格远远超出了预期成本,无法接受。

而小米又不想放弃不锈钢金属边框的设计,这时,比亚迪站了出来,给出了320元的报价,比富士康整整低了20%。



而比亚迪敢于提出这样低价的底气,是比亚迪比富士康更强的,金属加工技术。

早在2011年,比亚迪全球首发了,PMH纳米注塑技术,专门用于手机金属后盖的生产。凭借这一技术,比亚迪在2013年,就制造出了世界第一款金属后壳的手机。

比亚迪用事实告诉富士康:中国从来没有离不开富士康,而是富士康离不开中国。

在比亚迪代工的帮助下,国产手机品牌不断崛起,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上手机种类最丰富,价格最便宜的市场,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需求。



与此同时,比亚迪的电子代工业也跟着水涨船高了:

截止到2021年,比亚迪电子的金属结构件销量,已经高达2亿件,占到全球Android手机总金属出货量的三分之一。

比亚迪仅旗下工厂,每年就可以组装1亿台手机,每10台手机中,就有2台与比亚迪有关。

比亚迪满足人民群众的“手机自由”需求,而中国市场,反过来也让比亚迪在电子代工行业,成为世界第二。

同样的事,还发生在比亚迪现今最火热的新能源汽车领域。



从电池到造车

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快速崛起,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比亚迪既有多年的造车经验,又有自己的先进电池技术。两者结合,造就了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独一无二的优势。

而这两点,同样来自“制造业要满足人民需求”的理念。



1990年代,在珠三角地区,乃至整个中国,电子产业是最大、最火热的行业之一。

而伴随着国内电子产业的崛起,国内对电池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但是,当时的电池产业中,日本的三洋、松下,韩国的LG等公司,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是绝对的霸主。

国内的电子行业想要降低成本,与外国企业竞争,就必须拥有自己的电池产业。

1995年,王传福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辞职,决心在电池行业闯出一片天地,打破日韩企业的垄断。

而这一目标,很快就实现了。刚成立不久的比亚迪,就靠价格和品质的优势,从全球最大的电池厂商——日本三洋电池手中,抢走了台湾最大无绳电话公司的订单。



而从这之后,依靠技术和成本上优势,比亚迪更是在电池领域不断攻城略地。

到2003年,比亚迪就击败众多日韩企业,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电池生产商,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国际巨头的订单,也从日韩转移到了中国。

而电池行业的转移,还让更多的企业,将生产线搬到了,配套更为齐全的中国,华强北等众多电子市场,也随之诞生,中国电子产业实现了腾飞。

比亚迪并没有只满足于,成为电池行业巨头,在同一时期,王传福还看到了人民群众对汽车不断增长的需求。

虽然国外的汽车不断进入中国市场,但是一辆桑塔纳都要卖十几万,汽车对普罗大众无疑是奢侈品。

能够拥有一辆平民价格,外观靓丽,性能不错的汽车,是人民群众最大的心声。



于是,2003年,比亚迪顶着众多的质疑和嘲讽,收购了秦川汽车,正式进入了汽车制造业。

2005年,比亚迪推出了其第一款车型——F3,价格只要4-7万元,却有着丰田花冠的外形,以及在当时较为优秀的使用性能,完美切合了大众的需求。

所以,F3一经上市就成为当年的热销爆款,在短短13个月内,就卖出了10万辆,成为当时的“中型车之王”,甚至胜过别克凯越、伊兰特等进口车型。

在f3一炮打响的同时,比亚迪就已经开始,布局电动车领域了。对于这一点,王传福曾表示,中国有70%以上的石油都依靠进口,进口的石油有70%要经过马六甲海峡和南海;而这些石油中,又有70%都被用于汽车燃料,

从这三个70%可以看到,电动车必须要大力发展,或者说中国发展电动车,比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紧迫性。



正是在这种紧迫性之下,在2006年,比亚迪就推出了F3e电动汽车,这是比亚迪的第一款电动车,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款,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汽车。

就在刚刚过去的9月份,比亚迪以超过20万辆的销量,成为世界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已经不需要我们赘述了。

一路看下来,无论是医疗器械、电子代工,还是电池生产、新能源汽车制造,比亚迪都遵循了人民需要什么,比亚迪就造什么的理念。

而从结果来看,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实现对国外垄断企业的突破,也让比亚迪在涉足的领域所向披靡,成就了比亚迪的万亿市值。

123456879 发表于 2022-12-17 05:15:28

应逐步提高产业工人的待遇,才对得起“国货之光”。

敢想敢做敢拼 发表于 2022-12-17 05:15:33

国内几家值得尊敬的企业,华为比亚迪福耀玻璃

小雨敲窗y 发表于 2022-12-17 05:16:09

[赞][赞][赞]

123456819 发表于 2022-12-17 05:16:49

科研转化,企业发展必需扩展,资本再投资

执着等待等wc 发表于 2022-12-17 05:17:07

技术活!!!

丁侦球 发表于 2022-12-17 05:18:04

比亚迪,国货之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攻克超声刀关键技术,比亚迪为啥什么都做?它藏着万亿市值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