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美学 发表于 2023-1-22 07:56:17

读知名作家邹安音《回家的路》所想(散文)

谧夜静静(罗铃)

阳春三月,草长鸢飞,春暖花开,惠风和畅,正是朋友同事相约出行的好季节。

天气预报查询,2021年3月25日,南充广安都有小雨。如果真有小雨,不就成了韩愈所描述的“天街小雨润如酥”,“最是一年春好处”那种春景吗?该是多么的惬意!因查询了这天南充广安天气预报,我通知了学校退休党支部党员们带好雨伞去广安参加支部的组织活动。结果两地没见着小雨,只是阴天,看样子天气预报也有说不准的时候。这天气温15°-17°摄氏度,天气不冷算暖和,空气清新宜人兮。下午5时过,刚从支部组织“邓小平故里红色研学”主题活动回来,17时42分许,就在今日顺庆“文娱”交流栏目群看到寇主任发布了邹安音老师所写的散文《回家的路》,原本想躺到床上休息一下,看到老乡(曾在网上看过邹老师的一些大作,如《嘉陵江之恋》《秋雨醉北湖》《血染的书橱》等作品,知道她是重庆大足邮亭人。我是土生土长大足石马人。)这一散文,感觉就像看到我几十年来,来来去去回家的路,不知在这条路乘车过多少回,驿站过多少次,一桩桩一幕幕路途劳顿的情境仿佛还在昨天。回想起自己从青少年到中年再到花甲,一路走来,一路坎坷,让人魂牵梦萦,跌宕起伏。简言,这些年来的那种忐忑,那种无奈,那种酸楚,那种倔强,以至那种乐观,那种淡定,成熟了自己,懂得了不易的人生。甚至儿时随父母躲派性武斗在登云机场附近村舍那段时光都一一映入眼帘。当年,一个八、九岁的男孩,早上凌晨4-5点起床,去住地不远处烧水锅炉(为空军部队家属服务专用)旁拾二煤炭,这样为临时家小炉子提供燃料资源,可节省一笔家庭开支。我是家里孩子老大,啥事情都想为父母分忧,从小就比较懂事,养成了能吃苦善做家务做事认真的好习惯。这里要说说,为什么当时这么早我就要起床拾二煤炭呢?因为,去晚了就没二煤炭拾了,有时,还要从烧锅炉师傅刚掏出的炭渣中用铁钩寻二煤炭,一股股炝人的二氧化碳以及其它有害气体,难受极了,立即想咳嗽喷吐。同时,余火未尽的炭火星溅在衣裤上,溅到脸上头上的情形也是有的,遇到这种情况,自然的条件反射就是即刻跳起来,抖掉炭火星。伤痕累累的衣裤和偶尔溅到脸上头上炭火星,成为我童年时代,那段艰难困苦日子,铭刻心灵深处的记忆。

看了邹老师《回家的路》一文,我真的是五味杂陈涌上心头,那有心绪休息一下哟!看完她《回家的路》后,心情不能平静,就在“文娱”交流栏目群里先吐为快:“祝贺@邹安音老师上刊!登云,石马,大堡,万古,雍溪,铜梁,旧县……太熟悉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石马到南充,在石马乡公路边招呼站赶乘泸州、宜宾到南充的车。那时,车很不好赶,人多了站不下,还莫法哟!但一般都是尽量挤。如果我的记忆没犯错的话,旧县过了到钱塘小乡,再到合川,然后到大石,兴隆,再到万善,烈面,八一乡,吉安,汉塘,曲水,最后到达当年的南充市火花乡,车过西山坡乘客的心情开始朗润起来,抖一抖身上的灰沙,亦抖一抖精神,露出甜甜的笑脸,准备收拾行礼到达南充,收获旅途的归程!谢谢大作家@邹安音《回家的路》让我想起往日时光!”邹老师随后一会儿,在群里发了“没有想到今天这篇小文章反响很好,可能勾起了很多人的回忆。”我再次在群里续写到:“@邹安音老师,看了您《回家的路》,我是没吃饭,含着热泪写的这小段文字。我第一次从石马来南充,经历二天到达南充,在合川住了一夜晚,第二天再乘车到南充,那时的南充在我的心中就像现在的北京上海一样,特大城市啊!当时能称为市的地方就感觉太少了太不简单了,还有公交车啊!南充到吉安可能近50公里0.3元车费。有一次,春节过后不久,我从石马乘车到合川,再从合川到兴隆,夜宿兴隆,第二天,再次艰难地赶乘车到了烈面,从烈面步行经过八一乡到吉安乘班车到的南充,写到这里,写到这里,我眼里噙含着泪水……油然的滑落。抱歉!”27日上午10点过她对我上述文字删除了一个“写到这里”与“油然的滑落。抱歉!”后又发在群里,指点了我文字表述的不好,谢谢了,邹安音老师!

这两天,我静静地思考了一下,回家的路该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呢?

儿时,也包括青少年时期,没有成家之前,回家的路没有选择,就是回到父母的身旁,听父母的教诲;如果成家了,回家的路变成了回到自己的小家与父母的大家,这期间,重要的是眷顾好小家,看望叮嘱好父母,尽可能给予父母更多的温馨关怀。

如果,你是出国留学生或出国高端人才,回家的路首先是回到祖国温暖的怀抱,为振兴中华民族作出贡献,有了祖国的大家,才有我们人人的小家。每个华夏子孙,要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祖国强盛了,就能抵御一切外来敌对势力对我们的侵犯与掠夺!

其实,回家的路很漫长,或许就是一辈子或几辈子。对于一个复兴振兴强盛的民族来说,回家的路可能需要一百年两百年甚至更长的时段,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艰苦卓绝,前仆后继,英勇牺牲去赢得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兴旺发达,终将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立于不败之地。

回家的路耐人寻味啊,回家的路永远在路上……

正如邹安音老师的思想与情怀:“我的心里一直装着一间草房子,一块青草地,一条小溪流,一个小女孩……是它们让我的心灵停放和安稳,不管我走得多么远,从故乡到他乡,从梦境到现实,从高地到平原,从丘壑到丛林……”

不是吗?从故乡到他乡,从梦境到现实,从高地到平原,从丘壑到丛林……这间草房子,这块青草地,这条小溪流……

就是我们要走的路,要回的家啊!

注:①南充知名作家邹安音,现供职于南充市旅游局。鲁院西南第五届青年作家班学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曾获得《人民文学》美丽中国佳作奖。旅游散文集《心上青居》获得第八届冰心散文奖。

②邹安音老师在《回家的路》一文中提到的登云中学已由原大足县弥陀初级中学和大足县登云初级中学合并而成弥陀中学。后来,原弥陀镇、登云乡、米粮乡合并为智凤镇,后又改为智凤街道。弥陀中学随即改为智凤中学。这所中学就在智凤街道原弥陀镇街道。智凤中学坐落在瓜果飘香,人杰地灵的大足区城东大门,距区城仅五公里。2011年10 月经国务院批准大足县改为大足区,行政级别正厅。

③赵智凤(1159年~1249年),法名智宗,南宋昌州(今重庆大足区)人,生于大足区米粮乡,5岁时,在家乡古佛岩落发为僧,16岁时外出云游。孝宗淳熙六年(1179年)返乡后传密宗柳本尊法旨,承持其教,命工首建圣寿本尊殿,因名其山曰宝顶。发弘愿,普施法水。按密宗道场的格局,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在宝顶山“U”形沟中一次性雕琢了上万躯佛像。继承弘扬密宗柳教,清苦70余年,营造了宏大的宝顶石窟密宗金刚部道场,使宝顶山成为巴蜀密宗中心,宝顶石窟成为中国石窟艺术史上的一座丰碑。赵智凤是宝顶山刻选像的总设计者和实施者,中国晚期石刻艺术的集大成者。1999年,宝顶石窟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知名作家邹安音《回家的路》所想(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