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佃农到元帅,战绩不多却人人称颂,朱德凭什么成为开国元帅之首
他作为开国领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事业奋斗终生。虽然一生都没有“亲自”领兵打仗,但正是他做好了内容整顿,军队才能次次化险为夷。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ZsfR0IfTG
朱德
朱德是凭什么成为十大元帅之首的呢?他又在哪些战役中树立了总司令的威信呢?
本期就带大家看看“战绩不多“的朱德为何名扬天下,新进来的观众朋友们多多点赞关注支持一下。
1886年12月1日,朱德诞生于四川仪陇县一个贫苦的佃农家庭,祖上是广东省韶州府的客家人。明末清初的时候,朱德的祖上因为战争和疫病,由广东迁往四川。朱德曾祖父那一辈儿,其实家里还有6亩地。后来家里添丁进口,这些田产难以维持生计,朱德一家只能租赁佃地主丁邱川家里的土地,自此朱家沦为贫苦的佃农。
朱德的母亲一共生育了13个儿女,但是家境不好,只养活了六男二女。朱德在姊妹兄弟中排行第四,也算是家里的“长子”。年龄较长的朱德从小就很懂事。朱家人口数量很多,但是粮食却不够吃。一家常年吃的都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其余的猪、鸡都要交给地主。朱德的兄弟姐妹们穿的衣服也是朱德母亲缝制的,通常是老大穿完、老二穿、老二穿小了传给老三。即便是碰到过年,也不见得能做件新衣服。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ZsfR0TSWu
家境越困难,朱德的妈妈就越勤劳。朱德常说:“母亲忙到都没功夫抱抱小孩子。”虽然母亲很忙,但是年少的朱德却跟着母亲学到了很多东西。最珍贵的就是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在母亲的影响下,朱德从来不喊苦喊累、在他眼里,一个拥有强健体魄和勤劳双手的人,一定可以面对任何困难。作为佃农子弟,朱德本来不能负担高额的学费。但是朱德家世世代代都饱受没有文化的折磨,乡间豪绅欺压,于是朱家决定节衣缩食,培养出来几个读书人“改变门户”.
朱德6岁的时候,就被长辈送到了本家长辈开的私塾里就读。虽然他年龄最小,但却特别爱学、好学,他一路从《三字经》、读到《大学》、《中庸》、再到《孟子》。在本家私塾读了一年之后,老师能教给他的东西也差不多了。无奈之下,朱德转到了丁家私塾,但在这里跟他一起学习的大都是些“纨绔子弟”,娇生惯养、游手好闲的。虽然他十分刻苦地读书,但他也没耽误过家里的农活。反而在母亲的影响下,事事亲历亲为。
朱德刚刚八九岁的时候,四川遇上了天灾。这对于他们这个佃农家庭来说,是不可避免的人祸。朱德一家租种地主的田地,年年要缴纳租粮。但是地主可不管是不是遇到了灾年,本就刚好够吃的粮食如今交租都不够用。为了改善收成情况,朱德兄弟从私塾回家之后,就立刻上山割野菜。
1895年除夕夜,地主为了加租甚至跑到朱家威胁他们,如果不同意就要收回他们种的地,让他们搬家。为了满足贪得无厌的地主,朱家向亲戚、朋友借了200多吊钱,却被迫分开居住。原来的大房子他们已经住不起了。经历这件事情之后,朱德开始反抗压迫、追求光明,去寻找新的生活。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ZsfR0USLm
1896年,十岁的朱德来到新的私塾,跟随席聘三先生在那里陆陆续续读了八年。席先生四十多岁,多次“入世”未遂,年轻时考了几次秀才都没考上,干脆就不考了,但是席先生这个人是个很懂人情世故的人,思想上又很追求进步。跟着席先生的八年,他不仅学知识,还问国事,读新书。
受了席老师的影响,朱德也十分痛恨恶势力,想要通过“富国强兵”的办法救国救民。跟着席先生,他几乎读遍了戊戌变法后出版的新书,比如地理和数学,以此来拓宽自己的眼界。但他也很挣扎,他不知道自己脑子里那些稀奇古怪的知识到底有什么用!他脑子里既有古老的历史,也有崭新的民主思想。虽然他批判皇帝的独裁统治,但他又痛恨侵略者的资本主义。
1905年,朱德19岁了。他开始不满足书里的世界,转向追求更为宽广的世界。刚好朱家也想让他去科举场上试试水,1905年2月,朱德带着家里凑出来的一吊钱,去了仪陇县城参加科考县试,朱德很争气,一把就成为全县的前二十名,要知道县里可是有一千多个人参加科考。后来朱德又背负着家人的希望,去了府学参加考试,在这里他接触到了更广泛的世界,也打开了自己的眼界。
他作为一个读书人,终于明白了席老师为什么总在针砭时弊。在封建的旧社会,朱德哪怕考中秀才,不买官位,也很难把仕途走顺。但朱德运气还算不错,1905年9月,清政府就废除了科举考试,设立新式学堂,朱德把握时机进入顺庆府新式学堂,在那里继续学习地理、历史和英语。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ZsfR01CjB
1907年,朱德只身去往成都,凭借自身的实力考上了四川通省府设的体育学堂。在这里朱德接触到了一些怪人,他们倡导自由、平等、博爱。还剪掉了长长的辫子。受这些怪人老师的影响,朱德也脱下长袍、换上学生装。
1908年,朱德决定学以致用,回到仪陇县高等小学堂任教。这是他首次投身社会,也是他第一次看到了封建社会的腐败和黑暗。在学年结束后,他毅然决然地辞去教师职务,去了云南。
1909年11月,朱德参加了云南讲武堂,学习军事知识。讲武堂创办不久,同盟会也建立了。朱德作为新式学子加入了同盟会,跟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偷着阅读《民报》、《警世钟》等革命思想,立志要:“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朱德被指定临时接替所在连的队官,率兵攻打总督衙门。因为在这次起义中作战有功,所以他后来得到了连长的职务。云南起义后,清朝政府计划向革命力量反扑,朱德担任云南军的排长,扛起了与清政府对抗的大旗。因为朱德定出:不准打骂老百姓;吃粮吃米要给钱的纪律;使得革命队伍不管走到哪,群众都很欢迎他们。进入四川以后,云南革命军更是如履平地,一路从永善、穿过川南,走到了自流井。凭借这些军功,朱德升任连长。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ZsfR0Kmx0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四川统一。朱德因为在云南辛亥革命和援川战斗中“指挥有方、战功卓著”升至少校。
1912年8月,朱德摇身一变成为国民党的党员。
1914年,临安府发生了兵变。朱德作为云南陆军第一师第三旅步兵第二团第一营的营长,也跟随部队来了滇南边境。在那里,他与云南陆军另一个师一起抗击法帝国支持的武装土匪,通过游击战的方式屡屡立下奇功,升任团副和团长。其实这种游击战并不是朱德独创的,而是朱德和土匪作战时学来的。朱德只是把他做了个改良,使之更适合云南军。无论走到哪里,他都坚持要知己知彼,和当地民众搞好关系。最开始的时候人少,朱德就让军队坚持“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的方针,阻击土匪。
1913年-1916年,朱德通过大大小小的战斗,总结了一套实际作战经验。他将系统而严格的近代军事教育与复杂的战场形势相结合,在讨袁战争中立下卓越军功。后来朱德又在护法战争、和川南率部剿匪中得到了百姓们的认可,川南百姓还为他颂诗,说他是除暴安良朱旅长,救民水火大救星!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ZsfR0TMUl
五四运动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朱德作为爱国将领,开始用新的角度思考中国的前途。当他看到社会主义革命的时候,他觉得“老式的军事斗争”已经无法拯救中国了,尤其是当他看到川军内部出现混战的时候,他发觉不能被这个政局所困,决心逃离那里。
1922年,唐继尧奉孙中山的命令与滇军总司令顾品珍发起了进攻。唐继尧打败顾品珍后下令抓捕朱德,朱德乔装成商人后才逃过一劫。这次逃亡促成他走上了新的革命道路。之后川军总司令杨森虽然极力挽留朱德为自己效力,但朱德决定抛弃高官厚禄,走上新的革命道路。
1922年7月,朱德坐火车去了上海,在这里他见到了陈独秀,并请求他让自己加入共产党,但陈独秀委婉地拒绝了他,说他还没意识到工人的事业即是自己的事业。此后他机缘巧合结识了周恩来,在德国加入了共产党之后远赴阿根廷、莫斯科继续深入学习军事。
1926年5月18日,为了支持北伐战争,朱德从莫斯科返回中国,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到川东万县争取军阀杨森的支持。但没想到杨森一边说着要加入中国革命军,一边又和北洋军阀撕扯不清。他明确表示如果杨森继续与国民革命军对抗,终究是会失败的。
所以北伐战争以后,八一战争以前,朱总司令在南昌创办了教育团,提升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教授士兵直视社会问题、工人问题和农民问题,还努力提升这些学生的军事能力。此后,这些学生被派到各县的铁路线上,当上了工人纠察队和农民自卫军的干部,成为江西人民革命运动中突出的力量。
南昌起义之前,组织获悉朱德在江西有便利的工作条件,就把他派回了南昌。跟他一起回到南昌的还有贺龙领导的20军和叶挺领导的11军。
在他的领导下,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北伐军3万多人,在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一时间枪炮声、手榴弹声密布全城,起义部队仅用4个小时,就拿下了南昌城。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因为朱德“未雨绸缪”,在城内设置了警士、保安队和消防队,起义后城里才能继续保持良好的秩序。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ZsfR0JAS0
南昌起义
1927年8月3日,起义部队撤离南昌,朱德担任先遣司令,带兵顺利撤出三河坝,转移到赣南山区,在这里整顿党团组织,整编部队,将大部队改编为1个纵队,组成6个步兵连和1个迫击炮连以及1个重机关枪连。这次“大浪淘沙”,使得军队的人数减少了、而质量却提升了。此外朱德还整顿军容军纪,所有募款、物资都要归公,军队更是要开展两天一大课,每天一小课的频率。保持战斗力,提出了“游击战”中的问题和“人”字战斗队形等新概念。
此后朱德领导了湘南起义,与毛主席成功会师井冈山。当时国内人民的革命热情空前高涨,红军和地方武装势力不断发展,1930年4月24日,中共中央下达决定,让朱德担任红四军、红五军和红六军的总指挥。中央认为毛主席和朱德可以借此机会,贯彻执行李立三“左倾”的错误主张。但朱德是从基层做起来的,他和毛主席都对整个方案持怀疑态度。
因此他没有盲目坚持中央的命令,而是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灵活处理的方针。将一部分军队留守闽西和赣南苏区,没有一股脑地都强攻九江。事实证明这一政策确实使红军兵力大增。后来部队在由湖南回江西的途中一直围绕是去打长沙还是攻打南江、九昌争执不下,朱德站出来冷静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认为现在的兵力不足以拿下长沙,但是打吉安却绰绰有余。所以10月4日,红一军团来到吉安的时候,土豪一个也没跑掉,赣南苏区连成了一片。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ZsfR0UCma
1930年10月,蒋介石在中原大战中取得胜利,立刻调集兵力,组织对红军和苏区的“围剿”。朱德与毛主席共同制定“反围剿”作战计划。四次反围剿计划开打。朱德作为总指挥,制定了红一、红三军团东渡赣江、“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朱德在战前下令,凡是部下请求救援,必须派兵深入,没有兵就派将。这一打法大大振奋了红军士气,让他们在战场上感受到家的温暖。在朱德的领导下,苏区军民一心,共歼灭国民党军1个师部和3个多旅共计1.5万人,缴获各种武器1.2万件,这为之后的反围剿作战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使中央苏区得到巩固和扩大。
在此后的几次围剿中,朱德运用自己的军事才能,屡次化险为夷。1931年7月,国民党第三次反围剿作战再次打响。敌人把“步步为营”的战术改成了“长驱直入”。又把围剿军队分为进剿和驻剿两个部分。当时红军部队遭到敌人两路夹击,却在不到二十里宽的区域中进退自如。
朱德定出“避敌主力,打其虚弱”的方针,向南实行千里大迂回。把敌人肥的拖瘦、瘦的拖死。用迂回的方式拿下第三次反围剿,成功剿灭敌52师全部以及第9师大部。第五次反围剿时,朱德被架空了军事指挥权,博古和李德当其大任,但这二人在军事指挥上犯了大错,导致红军被迫退出江西根据地,前去长征。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ZsfR0scoR
此后朱德坚定立场,支持毛主席四渡赤水、坚持北上,成功出任八路军总司令,挥师开辟华北敌后战场。一路走来,朱德求稳而不急于求功。
1942年,中国共产党内部开始肃清以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错误,这时大家才明白朱德的远见卓识。只有将理论与实际结合,才能避免主观主义误导军心。整风运动结束后,朱德担任军事高级干部,带领大家摸清方向。
他说,对的要服从,不对的要讨论执行。在他的领导下,延安军委机关工作细致、实事求是,没有坑害任何一个人。这些都足以论证,他是个多么伟大的人。虽然他不曾亲自下战场,但他运筹帷幄的方针却一次次救军队于水火之中,这个元帅他当之无愧!
朱德一路走来,风雨兼程。他从一个佃农到认真学习的积极分子,再到开国元帅,从来不曾居功自傲,而是踏踏实实做事,为新中国添砖加瓦。他从南昌起义部队,走到毛主席身边,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司令,靠的只有舍身忘死的精神,和追求真理的执着。我们应该向他致敬!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