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老人翻出一张游击队的借条,要求政府偿还3万亿,结局如何?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13_019dwIolHk1E前言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宗旨便是为人民服务。也正是如此,从1921年共产党成立之初,便与无产阶级与农民群众打成一片,在土地革命的时候为贫苦农民打土豪分田地,让普通农民也有自己的土地可种。
正是这种党和人民打成一片的关系,让中国共产党的队伍不断壮大,中国共产党所率领的军队也能在危急时刻得到民众的援手和掩护。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13_019dwIwyKbW8
共产党的军队恪守着为人民服务的原则,而人民也对他们施以援手,甚至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资助他们的军队。
坚持不拿人民一针一线的军队,也在所过之处留下了一张张欠条。
有些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便已经偿还,而有些欠条埋藏了几十个岁月,近十年来方重新得见天日。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13_019dwIyEfA2C
第一张天价欠条
2009年,家住广东省江门市的一名
叫做梁诗伟的80岁老人
,向朋友讲起自己长辈参与抗战的经历,但是他家曾经被当作地主所打倒,因此朋友对此很是质疑。
为了证明自己所讲属实,梁诗伟带着另一个喜欢文史的朋友陈锦堂来到了自己位于蓬江区的祖屋,希望从这里找到一些证据。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13_019dwIrXJrjG
令他想不到的是,在这里他发现了梁家与游击队往来的材料,还发现了一张由新鹤人民抗日游击队三中队李兆培所留下的欠条:
“今借到大井头村鸿文三姐白米60斤,待胜利后由当地县政府按每年一倍偿还,如此类推。”
60斤白米,一年利滚利接近七十年的日子,这别说广东地区了,全国的粮食都得搬来才行。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13_019dwJ0o0PDY
事情便要追溯到1944年的时候。
那时正值抗日战争尾声,
鸿文三姐的女儿梁月娇是游击队的一员
。因为家中条件宽裕,因此经常带着游击队的队员前来“蹭饭”。
除了随同梁月娇的一行人,还有许多游击队员在战争之中食不果腹,
因此游击队员便向鸿文三姐一家借粮,还留下了欠条。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13_019dwJ2A65gT
梁诗伟所见到的就是当初借粮所留的欠条,而鸿文三姐便是他父亲的第三个姨太太。
梁诗伟看着手中泛黄的欠条,也想知道是否属实,于是将欠条拿给相关政府。经过相关政府认证,确定了这张欠条的真实性,并且决定给予他奖励。于是在2010年,江门市蓬安区政府作出了以下表示:
一,由蓬江区民政局一次性奖励人民币2万元,作为对鸿文三姐抗日行动的肯定。二,鉴于鸿文三姐已故,奖励款项由梁诗伟代领,借条原件交蓬江区民政局做历史资料保存。三,其他生活上的困难可按救济救助途径进行解决,但不能再以借条为理由提出其他要求。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13_019dwJ3Qw5UO
很显然,按照欠条原样偿还自然是不可能的,
但是对于这样曾经给予游击队伍资助的家庭而言,必要的奖励还是应该有的
,于是给了两万元的奖励。不过由于欠条数额巨大,担心梁诗伟以此频频找政府索要,便做了额外不许拿借条说事的规定。
梁诗伟拿着那两万块钱,看了看自己的老宅,便想着将老宅重新修缮一番。但是没有想到的是,这番修缮,让他在房顶找到了第二张借条,其数额更为巨大。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13_019dwJ4iP3mc
第二张天价借条
“今借到大井头村鸿文三姐,白米共叁十捌石柒十斤,大洋伍仟元,金条捌支,每支壹两,待胜利后由当地政府偿还。付息贰分,建议将鸿文三姐以革命家庭保护及照顾,此据在偿还之日终结,新鹤人民抗日游击三中队李兆培,民国卅三年十二月廿九日。”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13_019dwJ5vcKJh
上面便是梁诗伟所找到的第二张欠条内容,与第一张单纯所借的六十斤白米不同
,这张欠条即使在当时那个年代也是巨款。
鸿文三姐所出借的,除了三十八石七十斤大米之外,还有五千元大洋,八只一两的金条。
按照当时的算法,就已经值五百万元,而换算成现在的金额,加上利息之后,已经高达三万多亿人民币。
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这都是一笔天文数字。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13_019dwJ77PoYZ
梁诗伟见状,又将欠条拿到了当地政府。政府看着这张天价欠条,开始怀疑真伪性。
毕竟无论是粮食还是银钱,都不是一笔小数目,梁家真的有那个能力出借吗?而且那么多的粮食,在当时搬运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吗?
但是梁家的财力在当时确实有出借的实力。
梁诗伟的父亲梁鸿文从小被卖到了美国,但是颇有头脑的他很快便从美国致富归来,并且娶了六房太太,梁诗伟的母亲便是六姨太,而出借借条的是当时的三姨太也就是鸿文三姐。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13_019dwJ1LPUhI
除此之外,
还有一名叫作简惠仙的老人
,她的丈夫曾经是李兆培所在游击队的指导员,据她所说确实有这样一件事。
经常进出梁家的游击队员,想要搬走那么多的粮食也并不是难事。
这张借条基本上也被认定为是真的。
然而,相较于第一张,这张借条要难处理的多。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13_019dwJ9ch2sC
首先便是数额巨大难以偿还。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又该以什么合适的数目偿还这张借条上的内容呢?
其次便是,按照现在的法律,
追诉期早已经过了
,新中国成立之后梁家没有找政府偿还,现在完全可以视作一张废纸。
在这样诸多的考量之下,一张十年前发现的借条,直到现在也没有得到完美的解决方案。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13_019dwJ3pTm8R
尾声
从两张借条之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共产党的军队与人民群众之间深厚的关系,甚至可以冒着性命危险资助游击队员,也从侧面佐证了共产党所率领的军队是为人民所支持的军队。
然而借条的内容也应当予以处理才行。这不仅是政府重诺的表现,更是对曾经那些资助游击队员民众的感激。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13_019dwJCHA79R
“以人物带动人文,用文章传递文化”,徽脸文化,致力于发扬安徽文化,宣传安徽人物。为徽文化代言,打造安徽文化第一微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