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承接危化产业有风险 严把“三关”铸平安
近年来,在上有政策支持、下有市场需求的大环境下,沿海危化企业加速向中西部转移,在协调全国经济、服务地方发展的同时,产业转移承接地区安全事故也呈明显上升趋势。一、危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危化产业大国地位不变。早在2010年我国就是全球第一化工大国,涵盖化肥、有机品、无机品、氯碱、精细与专用化学品、农药、日用化学品、塑料制品以及橡胶制品等多个行业,是全世界化工门类最齐全、产业链条最延伸的国家,截至目前我国现有化工生产企业9.6万家,产值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占世界总产值40%以上;危化存储、运输、销售等相关衍生企业20余万家,产业链条延伸到各个行业、各个领域。
(二)向中西部转移大势所趋。从时间上看,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前10年左右,大量危化项目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其中我国承接了相当大的部分;从地理位置上看,危化产业都有一个从先发展地区向后发展地区转移的过程,如2019-2021年间新增化工转移项目超1000个,今明两年预计投产化工项目471个;从发展上看,沿海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势必关改一批化工企业,中西部地市发展滞后亟需大的工业项目支撑。
(三)安全生产风险居高不下。化工生产过程复杂,反应条件苛刻,涉及行业领域广、链条长,是国际国内安全事故多发易发频发的重点行业之一。如“3·21”江苏响水爆炸事故造成78人死亡、76人重伤,“9·14”甘肃张掖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据统计,2021年全国共发生化工事故122起、死亡150人,特别是近一年来全国发生的12起化工较大事故中,有7起发生在异地转移的危险化学品企业,占比达58%。
二、承接危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转移项目落地把关不严。化工项目大多投入大、利税高,能有力拉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支撑作用,加之中西部地市欠发展、安全准入门槛不高、亟需大项目支撑,导致一些转移化工项目前期审批流于形式,仓促上马滋生安全风险。
(二)转移项目本质安全不高。绿色、安全、高效的化工企业大多留存沿海本地,转出的化工项目大多为生产工艺落后、安全生产风险较大、对环境污染较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较低、投资人有安全生产劣迹的企业,导致在项目建设、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三)承接地市安全监管不够。中西部欠发达地市化工产业发展起步晚、基础差、配套弱,化工园区建设标准不高、安全生产制度机制不健全、专业监管队伍建设不到位,导致安全生产监管意识不到位、监管举措过于单一粗放、监管力度不痛不痒。
三、承接化工项目转移工作建议
(一)严把项目转移关。转出地要建立科学完善的产业转移诊断机制,科学界定淘汰关停和转移类企业名单,对风险大、工艺差、效益低的企业严格实行淘汰关停“公示”,防止一些被淘汰的落后产能和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企业“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承接地要坚持在安全生产法规下编制招商引资项目清单,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使用淘汰落后工艺、属于产业禁止限制目录的项目实行“一票否决制”。
(二)严把项目落地关。承接地对转入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进行全面审核,通过专家评审、风险评估等方式谨慎辨识,防止将其他地区已淘汰的“弃子”当成“香饽饽”,确保“优生”项目落地。项目落地后,在选址、设计和建设过程中严格落实法规标准规范要求,从源头上降低风险。要加强专业园区建设,明确功能定位、优化功能分区,加快专业园区评估认定,补齐安全配套设施短板,推动转移项目进入相匹配的专业化合规化园区。
(三)严把项目建设关。承接地市要加强安全管理机构建设,建立转移项目专班专人监管制度,推动化工项目建设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支持转出地要建立转移企业提醒机制,及时告知产业承接地有关转移企业突出安全隐患,推动承接地“点对点”加强监管。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格审核项目建设队伍资质,坚决杜绝层层转包分包、中标方和施工方“两张皮”;要建立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做好日常监管和员工安全培训等工作。
【来源:四川省经信厅_市州动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