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素告 发表于 2022-5-12 07:17:19

回眸:新乡各县城墙之兴废(上)

1948年11月,新乡市在新乡县小冀镇成立。次年7月市政府迁入市区,8月新乡成为平原省省会。

1952年12月1日,平原省撤销。新乡市属河南省。

1983年9月,新乡市成为省直辖市,新乡县、汲县(1988年撤,设立卫辉市)划归新乡市属。1986年2月,获嘉、辉县、原阳、延津、封丘、长垣划入新乡,至此新乡市建置完成。

新乡及各县都有着悠久的沿革历史和厚重的地域文化,汲县甚至成为新乡各县中唯一的府治(卫辉府)所在地。

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置汲县,治汲邑(今汲城)。东魏兴和二年(540年)侨置义州领七郡十九县于陈城(今卫辉县城),隋开皇六年(586年)改伍城县(北周武帝改汲县为伍城县)为今名。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登基,以汲县为卫辉府府治所在地,故而汲县的城垣建设规格自然是高出一般县、镇。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7_018LHAcvRmHW

神宗万历十三年(1585年),神宗胞弟潞王朱翊镠到汲县就藩,其特殊的身份及性格使汲县的城垣建设达到了顶峰。

“潞府奉旨:用旧基(指明汝安王朱祐梈府第,府第在府城内东,1491年建,1541年废),展前面,拆儒学,并民居,拓城池”。

十三年,建潞藩第拓城,前三面增七百三十二丈,共八里七十步,高广同旧,外砖内土,添设东门名曰“宾阳”,南曰“迎熏”,西曰“眺行”,北曰“拱极”,护以月城,门各有楼,有敌台,有角楼,池长十五里三十步。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7_018LHAMrAqLH

至此,居东之潞王府与居西之卫辉府官署,共处一城。卫辉县城之建筑布局亦基本定型。

登城,于“楼中可收一郡之胜”、“远近河山,橙鲜如拭,阡陌葱翠,藨馌络绎”(郭庭梧《卫辉府拓城记》)。

崇祯五年(1362年),外关建北盐店城和西盐店城。

“其(潞王)府第宫殿俱于顺治五年(1648年)拆毁,木植运入京师,止存周围城垣及望京楼。”(乾隆朝《卫辉府志》)可以想见当时的城垣内之东部该是何等的断壁惨景,这或许就是一个旧王朝的结局缩影吧。

失去了六十余年的特殊护佑,“壮丽”的卫辉府城垣也由此渐渐走上了下坡路。

城内粮行、杂货行林立的景象,以及怀庆府食盐于盐店城立厂转发所带动的卫河帆影连连的盛况,亦慢慢成了老城人的记忆。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7_018LHAcyBCf9

在经历了风雨、炮火的侵蚀、破坏之后,解放后颓残断壁的城垣渐次被拆除,城垣内的“富教楼”、“看花楼”等建筑也随之消失,北盐店城北阁门门匾幸而尚存。至八十年代在旧城墙基础上修建的环城路,成了寻找过往城垣的精神指向。

现在新乡所辖市县中,长垣、原阳未曾进入过明、清两代卫辉府的辖境。

长垣县为秦置,其后或称匡城、或称鹤丘、或称长垣、或称长固、或废置、或复名,多次反复,县治亦因河患而时有迁徙,或妇姑城(今张寨乡司坡)、或鲍堌(今苗寨乡旧城一带),至明洪武二年(1369年)因水患移治今址蒲城,隶属于大名府。“长垣”之名,自赵宋王朝易鹤丘复长垣后,遂定。

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的长垣县城,“仅匝三里有奇”。正统十四年(1449年)知县萧翼展予以扩建,城周达八里、高二丈,“仁和”、“义正”、“悦来”、“拱极”为四门之名。之后的成化十年(1474年)开挖护城壕、正德十年(1515年)创建瓮城、崇祯十年(1633年)建砖城,使长垣的城垣体制趋于正轨。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7_018LHAd41j8Q

特别是崇祯十年冬“可垂永久”的城垣建筑设计,使长垣城始臻完备,计周长九里十八步,高三丈五尺,根阔四丈五尺,顶宽二丈三尺,护城壕四丈六尺,深一丈五尺。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知县吴钢重修城身,耗银79428两,于三十七年工竣,题四门,东曰“景晖”、南曰“承熏”、西曰“义正”、北曰“迎恩”。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7_018LHAd4KGcw

历经军阀内战及抗日战争,1945年9月1日解放,根据军事需要,政府组织长垣、卫南两县万余民工,拆除了城墙,由此长垣城墙变而为土城。

1995年前后,根据新城建设需要,将1986年规划的18万平方米城墙保护区大部拓为内环路,城只留西南隅约长1公里。2001年城关镇政府又组织开发700米为仿古商业街。现古城墙仅存300米,已予以修葺保护。

现今之原阳,历史上包括阳武县和原武县,系1949年成立的平原省根据《奉准原武阳武二县合并并定名为原阳县的通令》,于1950年3月13日将新乡专区的原武、阳武两县合并而成的。

阳武县置于始皇统一之后,原武县系西汉时从阳武县分出的县治。二县并属河南郡。

因黄河的屡次泛滥“河决”和资料的缺少,阳武、原武早期所建县城城池的具体情况已无从考证。

特别是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28年),阳武县福宁集西五里贺屯村河徙,影响颇大,“自此河出阳武县南,而县北之流绝,新乡之流亦绝,水道一变。”(《河南通志》)如此以来,原武和阳武两县便隔河相望,直到明英宗正统十三年(1448年)河决荥泽姚村,河徙原武县南,二县始又连为一体。

面对河患,隔河相望、隶属于汴梁路的的原武、阳武,各自发展。至大明,其城垣建筑始详见于正史及县志。

原武县城,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不久其土城即为河湮没。正统年间(1436——1449年)知县谢宁所筑之城,亦是如此。

景泰三年(1452年)迁原武县治。因前朝正统年间的多次“河决”,原武县治、城垣、学舍俱沦没,古卷县(今原阳圈城村附近)旧治十余里,乃迁于其外。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7_018LHAd6RauN

嘉靖十一年(1532年),时任知县又予以重修,并名四门。崇祯十三年(1640年)建砖城,周长四里九十八步,高一丈六尺,开四门,东为“迎旭门”,西为“挹爽门”,南“带河门”,北为“聚星门”。

至清乾隆朝隶属于“怀庆府”时,各任知县又多次对原武城垣予以“重修”、“再修”。民国十年(1921年),知县刘启泰又补修。由此可见,处于黄河之滨、平原之上的原武县城,是长期饱受河患之苦的。

“阳武旧无城池,惟筑河防环绕周围”,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始建,然“河溢阳武,城廓村落皆尽”。“天顺四年(1460年),知县王佐增筑四围,绵垣九里十三步,基阔一丈有五,高三丈有七,池深一丈,阔一丈四尺,积水不涸,城门有五,东曰景曦,西曰安阜,南曰阳亨,北曰迎恩,西北曰八宝。正德初,本县乡绅王光题请又开一门,曰小南门,与八宝门相对,后知县杜时阶修砖城塞之。四角有楼,窝铺二十所,年久圮坏,嘉靖间,知县德州成林修筑。隆庆年,汾州牛宗颜、平原王时泰又加修饰。万历间柏乡魏纯粹起女墙于周城。崇祯十二年,西充杜时阶四面甃之以砖,始称金汤云。国朝顺治七年知县姜光印重修八宝门城楼。康熙二十四年知县刘邦彦重修阳亨门楼及倒坏城垣,康熙二十六年现任知县安如泰尽修安阜、景曦、迎恩、八宝等门楼并窝铺、女墙,俱坚固如初。”(康熙朝《阳武县志》)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7_018LHAdUNTxR

然而,“乾隆四年(1739年)六月淫雨旬余,平地深数尺,北城一带女墙尽行倾圮,迎恩门东西颓覆数处。”

故乾隆九年九月,知县对城垣内外拆修,次年三月工竣,同时城门各门楼启以新额,东门为“景曦东望”、西门为“安阜西成”、南门为““阳亨南照”、北门为“迎恩北望”、西北门为“八宝腾辉”。

城垣的构筑、河防的重视,依然无法使原武、阳武无法摆脱频频的“河决”侵扰,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河决武陟马营,经原武北达阳武,城几陷,城南北水深丈余,水退,膏壤变不毛。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7_018LHAd7eRJ7

屡经河患及之后连年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原武、阳武饱经风霜的城垣在解放后因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渐渐地消失了。遗留下的仅是阳武县城东北隅之纪念张良击始皇的“博浪沙石碑”以及原武城北用以护城保民的磁固堤等堤堰,只有这些城垣变迁史的经历者仍在以自身的老迈、斑驳之身观望着世事沧桑。

毗邻原阳、因汉武帝御赐得名的获嘉县(公元前111年),是新乡各县中唯一“县城创建未详”之县(《获嘉县志》)。

获嘉虽得名甚早,然其县治却多在修武。唐贞观十三年(639年)始迁至今址。

至明朝隶属于卫辉府时,始有城建记载,这段“空白期”应该是获嘉城垣建设史上的一大缺憾,因为我们无从知道千余年光阴里城垣内人们的衣食住行状况和建筑城池的艰辛历程。

明洪武三年(1370年)知县熊邦基重筑获嘉城垣。之后,天顺、成化、正德、嘉靖年间均有“重修”,万历六年(1587年)知县张一心大兴修筑,且易东门曰“承恩”、南门曰“广晖”(后更名“广阳”),西门曰“通武”、西北曰“揆文”。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署县事同知鲁廷彦重修,“惟土垣短薄,易致倾颓,虽岁烦缮修,而风雨剥蚀未久即坏。”可知此次是一次失败的“重修”,其与卫辉府的城垣建筑质量真不是一个量级。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知县冯大奇始改创砖城,高厚悉倍旧址,城形方长周围六百五十二丈,高二丈五尺,广半之垛口高五尺,城上建敌楼三座,四隅各建角楼,崇严壮丽,屹然为河朔雄区矣。”(《获嘉县志》)

自雍正登基至清廷退出历史舞台,在城垣建设、维固方面,获嘉历任知县亦是或“重修”、或“捐俸复修”、或“领帑督修”、或“捐俸缮修”,足见获嘉城垣已定型。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7_018LHAd8Yu6e

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春,县长邹古愚补修四门,又根据国内时局、政治需要,改东“承恩名”为“中山门”、南“通武门”为“仁爱门”,西“通武门”为“信义门”,西北“揆文门”为“和平门”。城垣内部的十二条主要街道称谓亦随之更改,原“政教街”改为“县府前街”、“折桂街”改为“仁爱街”、“昼锦街”改为“信义街”、“兴贤街”改为“和平街”,“学后街”、“衙后街”、“西关街”等,原有通俗且富含的文化色彩被浓厚的政治、说教所代替覆盖。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7_018LHAdJT88S

历经日军对县城的攻击及之后解放获嘉时战斗,城墙多处被毁。

建国后,因城市建设的需要,从1951年开始,城墙被逐渐拆除。50年代末60年代初,曾经带有明、清历史痕迹与气息的获嘉城墙如同“同盟夕照”一样,成为了一段记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回眸:新乡各县城墙之兴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