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扎实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全力筑牢人民安全防线
今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近年来,四川省全面提高防灾减灾水平和能力,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持续推动城乡基层减灾能力建设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四川省以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作为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重要载体来抓,作为推进城乡基层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和能力建设的长期性、基础性工程来建。
据悉,四川将创建工作纳入地方党委、政府年度考核目标,压紧压实各级工作责任。2021年,将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命名情况纳入《四川省2021年度市(州)和省直有关部门(单位)安全生产党政同责工作考评细则》加分项目,加大对创建工作的政策资金支持,建立以奖代补机制,激励和提升全省创建工作积极性;2019年,省财政、应急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省级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明确对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成功的单位给予一次性20万元的奖励,2020年以来已累计落实资金1800万元。截至目前,四川省已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687个,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各示范社区模范带头效果显著,为发挥先期处置和减轻灾害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
率先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分析
针对四川灾多、灾频、灾重的自然灾害现状,四川省应急、水利、自然资源、气象、林草等部门通力协作、紧密配合,率先探索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分析,构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技术支撑体系,全面提升自然灾害综合风险防范应对能力:通过会商研判机制,系统研究出全省自然灾害空间分布规律特征,重点选取洪涝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干旱灾害等高危灾种,探索分析主要致灾因子;开创性运用致灾因子,结合气象趋势预测数据,采用自然灾害风险理论,分析各灾种危险性,并根据全省地形、地貌、地质和自然人文等因素,建立起灾害综合风险评估基础数据库。
根据全省综合风险的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脆弱性、防灾减灾能力三个重要因素,四川科学划分出“高、较高、中、低”四级自然灾害风险区,构建出全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体系,形成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研判成果,进一步提升全省防灾减灾救灾能力,降低人民承灾风险,推动防灾减灾能力迈向新台阶。
扎实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
据了解,自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启动以来,四川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普查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坚决扛起普查工作主体责任,全面压实行业部门责任,精心组织,全力攻坚,圆满完成普查调查阶段目标任务。
省、市、县三级均成立了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建了工作专班和技术组,实行集中办公,实体化运行,全省共落实专职人员1200余人、技术支撑力量5000余人。全面推行“两书一函”督促落实制度和周提示、半月调度、月通报工作制度,派出11轮180余人次工作组下沉市(州)督促指导普查工作,对9个市(州)29个县(市、区)发出整改通知书和提醒敦促函,对26个县(市)进行约谈提醒。
全省已累计开展宣传活动4500余次,发放宣传产品60万余份,宣传工作覆盖人群2500万余人次,组织各级各类培训4000余次,培训人员11万余人次。在全国率先完成应急系统普查调查任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林草、地震、气象系统调查任务如期完成,总体进度位居全国前列,为下一步的普查成果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朱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