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物种保护体系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亮点?
封面新闻记者 苟春大熊猫是全世界人民最喜欢的野生动物之一,也是四川物种保护的特色亮点。截至2021年底,四川省内人工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了581只,占全球人工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的87%。这与四川持续开展的大熊猫保护工作密不可分。
那四川在物种保护体系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亮点?5月25日,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景弘做客四川省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为您解答。
https://p6.toutiaoimg.com/large/tos-cn-i-tjoges91tu/T6rUAYl2mKKOrc
省林草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景弘做客四川省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
大熊猫国家公园建立
增强熊猫栖息地的连通性
王景弘介绍,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四川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及国内外科研单位进行广泛合作,围绕大熊猫人工繁育持续进行了多学科、多领域的研究,攻克了大熊猫繁殖领域“发情难、配种受孕难、育幼成活难”三大技术难关,保证了大熊猫圈养种群稳定发展、自我延续,并进入探索人工繁育个体壮大野生种群的阶段。
进入新世纪后,四川在全国率先开展救护大熊猫易地放归和人工繁育大熊猫野化培训放归。截至2018年底,已先后成功放归了13只大熊猫,并持续开展追踪监测。其中,全球首只易地放归大熊猫“泸欣”已野外产仔育幼成功,标志着大熊猫小种群复壮进入一个新的里程。
据了解,四川是国宝大熊猫的模式标本产地和现代分布中心,现有野生大熊猫1387只,大熊猫栖息地202.7万公顷,分别占全国总量的74.4%和78.7%。
王景弘介绍,2021年,我国宣布设立的第一批国家公园,就包括跨四川省、陕西省、甘肃省三省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立,有利于增强大熊猫栖息地的连通性、协调性和完整性,实现大熊猫种群稳定繁衍;有利于加强大熊猫及其“伞护”的生物多样性和典型生态脆弱区整体保护,打造国家重要生态屏障,维护国土生态安全……
建立165个自然保护区
野生动植物整体保护持续发力
“除了大熊猫,四川省在野生动植物整体保护方面持续发力,统筹推进。”王景弘介绍,自上世纪60年代初,四川逐步建立以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拉开了全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序幕。先后相继建立了以珍稀野生动物、植物、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共计165个,占全省幅员面积的16.23%,组成了类型多样、门类齐全、布局较全面、保护价值极高的自然保护网络,系统、完整地保护了我省典型自然生态系统和大熊猫、白唇鹿、四川山鹧鸪、黑颈鹤、攀枝花苏铁、桫椤、距瓣尾囊草等一大批珍稀物种。
“这些年,我们使用了红外相机监测技术,获得了很多物种、尤其是珍稀野生动物的珍贵影像资料。”王景弘说。
其次,十三五以来,四川在极小种群植物的迁地保护上持续发力,坚持推进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人工培植和野外回归。已实现峨眉拟单性木兰和距瓣尾囊草野外回归,建立起新的野外种群。西昌黄杉、剑阁柏人工育苗试验仍在不懈努力。五小叶槭、圆叶玉兰、崖柏的人工培植苗木生长良好,为今年春季野外回归准备了条件。实施疏花水柏枝野外保护,其在原生地野外的种群数量保持稳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