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建设3个“副中心”西南交大教授戴宾:四川迈进经济强省的破题关键
封面新闻见习记者 刘彦君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支持绵阳加快建成川北省域经济副中心,宜宾-泸州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南充-达州组团培育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加快提升乐山区域中心城市发展能级,持续做强重要节点城市特色功能。
时间回到4年前,2018年6月,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区域中心城市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选择绵阳、德阳、乐山、宜宾、泸州、南充、达州7个城市作为全省经济副中心的备选城市。
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区域经济研究会会长戴宾认为,从七城竞争“上岗”,到明确为“五城”,说明四川迎来优化产业经济地理、重塑区域经济版图的重大契机,这也是四川由经济大省迈进经济强省的破题关键。
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区域经济研究会会长戴宾
为什么建?
四川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但“全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成都市经济总量达1.6万亿,而雅安、巴中、阿坝、甘孜四个市州的GDP不到1000亿元,全省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36,虽然低于全国2.5的平均水平,但城乡差距仍然较大。
“省域经济副中心的建设,在局部区域承担起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核作用,带动更为广阔地区的发展。”在戴宾教授对区域经济近30年的研究与观察中,区域如何均衡发展是他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戴宾认为,建设省域经济副中心更有利于推动省内若干大中城市加快发展,通过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辐射带动广大区域,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平衡发展。
为什么这样建?
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被确认为省域经济副中心的五城,具体表述也有不同:绵阳“加快建成”,宜宾-泸州“组团建设”,南充-达州则“组团培育”。
为什么会有不同表述?“GDP达到三千亿元,只是四川建设省域经济副中心的一个基本标准,更重要的是GDP占全省比重至少要达到8%。”戴宾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讲,目前四川地级市尚难单独撑起省域经济副中心的重任。从2021年四川各市GDP的情况来看,除成都外仅有两个城市超过3000亿,分别是绵阳、宜宾,其占全省的比重也仅为6.2%和5.9%。与经济较好省的城市4000亿、5000亿体量相比,四川的地级市差距依然十分大。
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指出,要疏解超大城市、严控省会城市扩张,四川建设省域经济副中心便迫在眉睫。“在此形势下,区域内有条件的城市实现联动发展,才能有效地带动区域发展,同时符合都市圈、城市群发展规律。”戴宾表示。
蓝图如何变成现实?
那么,五城接下来该如何将“蓝图变成现实”?
戴宾认为,建设省域经济副中心是一项长期、复杂而且涉及面很广的工作。“我认为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要着力培育形成全省性的经济功能和城市综合功能。”在此基础上,戴宾提出了区域及城市功能担当的“三担”理论。
戴宾解释说,所谓“三担”,即是将省域经济副中心在全省经济发展战略格局中所应担负的功能分为主担、共担、分担三类情形。
“主担,即是省域经济副中心要成为全省某些经济功能的主要承载地和核心功能区。”戴宾表示,从绵阳科技城使命出发,川北省域经济副中心要“主担”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职责,加快建设好科学城,推动四川省科技创新发展。
架起看不见的沟通发展新桥梁。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主担”着辐射引领乐山、凉山州以及攀枝花等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作用。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则“主担”着增强两个城市与巴中、广安、遂宁等地的分工与协作,促进区域生产要素的合理流通,加快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作用。
“共担,即是两个城市组团共同担负某一功能。”区域联动发展,如何实现“1+1>2”。宜宾和泸州在交通基础设施、经济和社会公共资源等方面展开合作,“共担”构建共同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市场经济体系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使命责任。
“分担,即是发挥辅助作用,分担全省某些方面的经济功能。”加快在成渝城市群以及跨省经济协调发展中发挥出积极作用,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分担”了对接成都都市圈以及重庆、贵州、云南等地的战略重任。
而作为成渝城市群重要组成部分的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分担”着区域协调发展压力,将加强与成都都市圈、重庆都市圈以及渝北地区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加快融入到成渝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中。同时,还将代表四川,加强与陕南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