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狂人张非,高考4次,一次复旦一次北大,两次清华,后来如何
高考可以算是大部分人青春的里程碑,大多数人一般人生中只会参加一到两次,而那些反复参加高考的人被戏称为“高考钉子户”。说起“高考钉子户”,大家脑海里第一反应都是那些已经过了读书的年龄,还去参加高考,屡战屡败,仍不放弃只为追梦的人。比如四川一位52岁的商人梁实,从1983年至今一共参加了23次高考,或者72岁高龄的康连喜老人,参加了19次高考,只为圆自己的大学梦。
还有一种钉子户,比如今天讲述的张非。他也参加了几次高考,不过与前面的不同的是,他每次高考都以高分被名校录取。被称为“考霸”“考神”,光是他的战绩就足以让无数人汗颜。
03年到07年,张非先后参加过四次高考,第一次被复旦录取,第二次被北大录取,后面两次被清华录取。北大、清华、复旦这三所国内顶尖学府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学校,张非却轻而易举的做到了,并且还不止一次。
不仅如此,这四年来的题目难度节节攀升,张非的高考分数也不断地刷新纪录,03年时他就考到了619的分数。第三次高考时,他的分数直奔700,以703分的高分成为当之无愧的南充市榜眼。
众所周知,高考虽然没有想象中的困难,但是对于无数人来说,依然是需要过人的智商和心血的才能笑到最后,尤其是在高考大省,是很难做到脱颖而出的。由此可见,张非的智商确实拔群。
这样就不得不引申出一个疑问,这样优秀的人才为什么会接二连三的参加高考?传奇如张非,他最后的结局又是怎样呢?
鸿鹄之志
在第一年张非参加高考的时候考了619分,但是因为当时题与往年相比,难度降低了不少,所以许多人都得到了不错的成绩,张非报考北大的希望也就落了空。
尽管复旦向他伸来了橄榄枝,他也没有改变第一志愿的想法。高考填报志愿后,他便再次回到了中学复读,这一次他对考上北大,势在必得。
由于高三到高四之间没有任何的时间间隔,他凭借着之前积累的知识量以及他对于新题型的适应,第二年的高考他果然考到了北大。
他第二次考的分数比第一次要低,606分,但是因为当年的命题相当之难,而北大恰巧将当年的录取线降低到了604分,张非终于如愿以偿。
退学风波
既然圆梦了,那为什么会参加后面两次高考?其实,第二次参加高考,是因为他被北大退学了,不得不再战一年。
在北大求学的第一学期中,原本以为他会珍惜这次学习机会。没想到他因为沉迷于网络游戏,疏于学业,最终挂科了七门。
按照北大的要求,学生如果五门以上没有及格的,就会面临退学。因此张非不得不回到起点,回到自己的家乡,这一次他被一所民办高校接收,再次参加高考。在复读的一年中,张非虽然已经荒废了数日,但是扎实的基础以及过硬的答题技巧,让他最终以703的高分成为了南充市05年的理科状元。
他这一次并没有填写北大,反而是将目光投入了与北大比肩的清华大学,最后他被清华大学录取了。
清华北大,这两所闻名遐迩的学校,从这里走出过不少文人志士,甚至影响中国的大人物,农村出生的张非考上这样的学校也算是获得了人生的转折点,而这样转折的机会,他两年就经历了两次。不得不说,张非确实是一个改写自己命运的人。
他已经复读过三年,本以为他会吸取上次在北大被退学的教训,认真学习,但是他再一次的犯了同样的错误,沉迷于网络,最后又因为未修满学分从清华大学退学。
这样的结局实在令人惋惜。
对于这次退学,张非也表示除了沉迷网络游戏,更重要的是因为不喜欢当时读的专业。专业与兴趣是否匹配,的确是许多年轻人面临的难题,而张非恰恰是用了一种逃避问题的方式去面对。
2007年,张非终于意识到自己犯下的错误,下定决心要好好对待,他甚至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张空谷,表明自己专心于学习的决心,再次选择了复读。
而这一次因为太久没有看过书本,他的复读之路没有之前的顺利,第一次模考仅仅考了两百多分。尽管如此,张非对于题的理解以及他勤奋好学的态度并没有改变,在他的勤勉努力下,每一次模考都以100多分的速度进步着,一直到高考。
天道酬勤,他这一次时隔两年再回到考场,还是以677分的高分进入了清华大学。
也是在这一次,痛定思痛,戒掉了网瘾,张非再也没有被退学,从清华毕业后,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不得不说,张非实在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高考奇才,对于高考大军中的许多普通人而言,一生都不曾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绩。而张非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考出高分,获得名校的录取,确实是超越了大多数高考学子。如果他没有因为沉迷网络游戏而被退学,耽误了几年的青春,就更值得让人称道了。
争议
其实关于张非多次参加高考的原因,还有另一种说法,就是为了获得高额的奖励。
这种说法并不出人意料,因为的确出现过类似的新闻。
比如36岁的男子吴柳善,为拿奖学金复读十次,多次考上重点大学,比如中山大学、北师大、南开大学、同济大学等。一开始大家都被他非清华北大不可的精神所感动,但直到11年考上北大放弃录取,14年考上清华大学因为停掉物质奖励,才终于踏入校园,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他是一个为了骗取高额奖学金的“高考专业户”。
高考是每年一次,在这种不会改变的情况下,衍生出了一条依赖高考赚钱的生态链。比如安徽一个考生,几年一共考上了一次上海交通大学,两次北京大学,两次清华大学。但是通通都没有去读,获得地方上的奖励累计就有80多万元。
其实,这样的“高考专业户”挤占了一个又一个的名校资源,虽然说他们确实有过人的智商,以及对于高考有足够的把握,但是他们这样不公道的行为实在是令人反感。
真相
那么张非是否是这样的情况呢?
诚然,张非在参加高考的四年中,因为从名校被退学的确获得了不少优待。第一次拿了几千元奖金,第二次又拿到了10万奖金,四次累计有30多万的奖励。
但是我们可以看出,他是在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因为擅长高考,就逃避去读书的机会,用这样的能力赚钱。面对于过去的失败,他也对采访他的人说,只是因为沉迷于网络世界。
张非的亲人也提到张非在读书期间比较封闭自己,因为跟现实生活中的人交往出现了障碍,所以才会沉迷于网络。张非的老师也提到过张非性格较为孤僻。
由此也侧面反映出一个问题,在注重成绩的时候也需要关心学生的心理状况。
无论如何,张非没有以前那样放纵自己,而是选择了一条真正适合自己的路,相信他也能够处理在未来人生上的面临的各种难题。
文/枕猫 考试机器没啥前途! 高考录取时应根根年龄增加和降低录取分数。十八岁到二十一岁正常录取,十七岁加十分,十六岁加二十分,十五岁加三十分,十四岁加五十分,十三岁加七十分,十二岁加九十分,十一岁加一百分。二十二岁减一分,二十三岁减三分,二十四岁减五分,二十五岁减七分,以后每增加一岁减一分。 坚决反对复读,不在统一起跑线上,应届生压大,复读生应该加分 高考的压力和折磨岂是那点奖金能诱惑的。 我当年在北大也沉迷网络,但是想做到挂科那么多被退学也挺难的,这人根本就是毫不上心啊 不应该让这种参加高考! 高考机器人! 那几年高考奖奖励30余万可以买新一套不错的房子了 是人才有能力的话就该为社会多做贡献,就算年年是状元,一直考到80岁又如何呢???为社会做多大贡献了吗?反而占用了他人更多更好的学习机会,值得吗?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