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北大线的全同学:“人间清醒”还是规则下的畸形产物?
全同学火了。谁是全同学?这届广东茂名市的高考第一名,曾多次被北大录取的复读生。他的故事并不是励志故事,在人们看来,是玩透了高考规则的大玩家。
网传他三次高考,辗转三市。先是鼎鼎有名的河北衡水中学实验学校,北大录取,未上;2020年去湛江市北大附属实验学校(后于2021年改名为湛江市博雅学校),北大录取,再次未上;2021年仍在湛江市博雅学校,北大录取,又未上;2022年他到茂名化州市青鸟实验学校,高考成绩在广东全省排进了前20名。
有传言称,通过多次“转会”,全同学获得奖励金额累计达200万元。
01
把高考当职业
传言中的全同学形象,逻辑上立得住。这篇文章探讨的“全同学”,并不指代全同学本人,指代的是这样的“高考雇佣兵”“职业考生”形象。全同学是否如传言所述获得了巨额奖金,其复读选择又是否与奖金相关,仍无法定论。“职业考生”的形象,却值得深思。
认真分析全同学的“职业”,的确挺吸引人。
论收入,年纪轻轻,年入百万,可以“吊打”大部分清北毕业生。论单位福利,包吃包住费用全免,还有寒暑假。论工作环境,周围全是老师同学,没有职场竞争,没有每月绩效考核。论风险,一次考上北大可能是超常发挥,两次、三次考上,就是意料之中,练题基本上成了肌肉记忆。两次复读不算什么,只要全同学愿意,他可以复读到20次,放北大20次鸽子。
有网友认为,高考是一门技术活,全同学凭本事吃饭,不违法违规,无可厚非。
的确,全同学的行为链条中,找不出丝毫规则上的漏洞。
02
无懈可击的“偏门走法”
全同学做了什么?多次放弃北大,选择复读,并再次考取优异成绩。
复盘下来,全同学的做法并不逾矩。
有人指出,全同学在生源地机构挂名,复读实际在衡水中学实验学校。实际上,在衡水中学实验学校复读学习,在生源地某民办学校报考,并不违规。
多次参加高考也是全同学的自由。
“考王”梁实参加了26次高考。有人说全同学“恶意高考”。放弃北大不能判定为“恶意”,云南女孩李盈也曾放弃北大,复读后考取心仪的国防科技大学。
全同学的分数线只要过了北大的分数线,且志愿填报了北大,北大不能因为他“职业考生”的身份,拒绝录取他。这涉及高考的公平性问题。“职业考生”的身份若成为履历上的污点,可以据此拒录,一旦开了这个口子,身高、体重、容貌、健康状况等特征都可能成为拒录的理由。在当下,防止高考腐败,分数线一定是录取与否的标准,且是唯一标准。
学校愿意奖励全同学是学校的自由。
全同学被北大录取,学校将他作为招生噱头,并按照事先约定给予奖励,合乎情理。
拿到奖励金,继续参加下一届高考,继续拿奖励金……
一切都没毛病。
03
规则下的畸形产物
一个行为,不能因为合法合规,就显出正义。制度往往落后。先有问题发现,然后才制定出相应的制度。
全同学的存在,就是规则之下的畸形产物,是不健康、不该有的现象。
全同学年入百万,但他的行为给社会创造了任何价值吗?没有。
全同学“捞了钱”,学校“捞了名”,最终为此埋单的,是被挤占了教育资源的其他学生,是被忽悠进学校的学生和家长。花在全同学身上的钱,学校都会从其他家长和学生上拿回来。
把自身的应试能力作为一种赚钱的技能,不管分数多高,不管赚多少钱,都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
社会需要的不是“做题家”。高考仅仅是一场选拔赛,跑赢了的人能够获得更好的技能,打通下一关。提升自己、帮助别人、服务社会,才应该是教育最终的取向。
“职业考生”全同学,倒被夸成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人间清醒”,如此挑战大众对教育的认知,谁又该反思?
撰文|潇湘晨报记者柴归
*文章为主编有态度原创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新闻线索爆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进入“晨意帮忙”专题;或拨打晨视频新闻热线0731-85571188。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