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879 发表于 2022-7-12 06:32:45

营山双流镇生姜重迎“高光时刻”

●杨汉国 郭明 李怡萱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生姜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调味品,而且一身都是宝,根茎、姜皮、姜叶均可入药。营山县双流镇曾是县内赫赫有名的生姜之乡,受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经历了兴盛的喜悦、衰落的阵痛,如今又迎来了重生的希望。

兴盛:家家户户种生姜

6月下旬的一天,笔者走进营山县双流镇长岭村,只见一块块大小不一的田地里,姜苗郁郁葱葱、长势良好。“今年全镇种植生姜1800余亩,虽然面积不及鼎盛时期的一半,但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双流镇副镇长李晓斌说。

据相关资料显示,营山生姜种植历史悠久,双流生姜尤为有名。上个世纪后期,伴随着农村土地的包产到户,双流生姜种植不断升温。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面积达到4000亩,占大春经济作物的70%。亩产值达2500-3000元。双流生姜占据了县内农贸市场的“半壁江山”,畅销重庆、成都、南充、达州等地。1993年,双流被列为全县的生姜生产基地。为了提升生姜的经济价值,当地还着手建立了生姜加工厂,对生姜进行粗加工。

“生姜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和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而双流镇就具备这样的条件,独特的山区气候、富含有机物以及弱酸性的特殊土壤,生姜种植得天独厚。”双流镇镇长张东说。

长岭村村民黄诗岳是一位老姜农,对于生姜种植有着丰富的经验。“谷雨前后,雨水充沛,气候温润,是生姜栽种、生长的最佳时机,种植出来的生姜香脆无渣,口感柔和。”

由于经济效益高,生姜种植受到当地村民追捧,以至于家家户户都种上了生姜。

衰落:姜贱伤农风光不再

正当当地姜农陶醉于丰收的喜悦之时,生姜却开始滞销,市场行情持续走低,每公斤销售价格甚至跌至0.2元。之后,虽然价格有所回升,但“一朝被蛇咬”的阴影却让当地姜农难以释怀。不少姜农感叹:丢了可惜,种了没底。其原因在于,市场行情瞬息万变,多了滥市愁销,卖不起好价钱。不种,又会与挣钱的机遇擦肩而过。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随着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曾经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村民不再把务农作为谋生、发家的唯一手段。年长的因种植生姜心中无底开始转向,年轻人则对生姜种植不感兴趣,导致双流的生姜种植面积不断缩减,大片的姜田姜地出现了撂荒,曾经名噪一时的双流生姜风光不再。

“除了盲目跟风导致的生姜供大于求,还与姜农市场信息闭塞、缺乏稳定的销售渠道有着直接的关系。”谈起双流生姜的起落,营山县农业农村局相关人士认为。

重生:走产业化经营道路

生姜用途广泛,双流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品牌优势,如何让这项原本有利可图的优势产业重启美好“姜”来?这是双流镇党委、政府一直思考的课题。

通过走访种植大户、广泛开展市场调研,双流镇党委、政府把出路定位在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上。组织姜农走出去参观学习,了解市场需求和行情,开阔眼界。请进客商实地考察本地生姜种植环境及产品品质,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木桥社区的王良权本是一名长期在外打拼、事业有成的包工头,去年受疫情影响回到老家休整。期间他捕捉到生姜种植这一商机,以每亩300元的租金流转土地300亩,尝试生姜种植。当年亩产达到3000公斤,通过朋友的牵线搭桥,畅销成都、重庆等地,效益大大超过了预期。

“去年因为是试种,在种植环节花了一些冤枉钱。今年有了经验,加之销路不愁,效益肯定会大大高于去年。”王良权信心满满。

在双流镇,由营山本土电商企业营乐淘投资建设的生姜加工基地已完成场平,开始建设厂房。营乐淘不仅有通畅的线上线下营销渠道,而且有自己的品牌优势和专业营销队伍。在成渝等地,与多家企业有着合作关系。

营乐淘与重庆一家生产酱菜的老牌加工企业合作,通过“公司+专合组织+农户”的方式建立原料基地,并配套种植辣椒、豇豆等,开发各类生姜系列衍生品,打造集原料供应、加工生产、订单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通过营乐淘的宣传推广,国内一知名药业公司对双流生姜的品质青睐有加,与营乐淘达成了意向性协议。

生产方式的变革,受到当地姜农的力挺,双流生姜产业开始进入恢复性发展阶段。在双流镇党委书记张春看来,有龙头企业的引领,有稳定的销路作保障,在提升产品附加值方面做文章,在打造地方品牌上持续用力,实现产供销的良性循环,解开双流生姜产业发展中的“死结”,双流生姜一定会迎来艳阳天,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助推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营山双流镇生姜重迎“高光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