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玄奘寺事件:宗教不能让人产生敬畏,也不能提升道德
作者:怀疑探索者针对网爆南京玄奘寺几年来供奉谷寿夫等四名日军战犯牌位的事件,我的朋友Max Pain特意撰文指出:再次可见,宗教信仰并不能让人更有道德。
截图
他指出:“宗教与道德都是人类社会中由来已久的文化现象,二者既相互联系,又更加具有相对独立性,承担着各自的职能。
宗教更侧重于体现人和所谓“神”的关系,主张所谓神赐的权威,通过举行一系列宗教活动,维护阶级统治,确保统治阶级的利益;道德更侧重于社会舆论,通过人民大众耳濡目染口口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承,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宗教中所谓的敬畏或道德,是特指本宗教或本派别的教义而言的,是一种保守的、抽象的、狭义的概念,他们追求的就是教义本身,而非当下社会的善恶观。对于一个基督教徒来说,《圣经》就是他的道德;对一个佛教徒来说,他一定会敬畏释迦摩尼;对一个穆斯林来说,安拉就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对于一个ISIS组织信徒来说,参加所谓“圣战”就是他最大的荣耀。在笔者看来,以上几种行为并没有本质区别。真正的道德是进步的、具体的、普适的概念,代表着主流社会的善恶观,践行道德是一种明确的利他行为,是超脱于宗教目的的,是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的,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的,随着经济变化而变化的。”
从玄奘寺供奉二战日本战犯的牌位的例子来看,宗教与“敬畏”“道德”并无直接联系。倒是出来了大量的反面例子。
据皮尤中心的调查报告:宗教徒犯罪率是无神论者的7倍。美国监狱中的犯人几乎都有五花八门的宗教信仰。也就是说,无神论者比宗教信仰者更加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
犯人
依据另外一项多国参与的基础调查,出生在基督教家庭的儿童,他们的品格更加自私。国际生物学旗舰,细胞出版社旗下子刊Current Biology一篇关于宗教信仰对儿童心理影响的研究统计数据指出:与普遍流传的宗教信仰使人向善而更倾向于做出利他的行为完全相反——出身于无神论家庭的儿童,他们对比信仰宗教的儿童,待他人更大方慷慨,更加热衷于公益活动,并且更能宽容他人的鲁莽行为。
而在日本,历史上有过僧兵的传统,不是以暴制暴,而是纯粹的使用暴力。在甲午战争以后,日本的僧侣积极参加了对华侵略,不仅有随军和尚,甚至直接组织起了侵华僧兵。
还有一个最新的例子,美国密西西比州众议长冈恩,也是一个基督教保守人士,他告诉记者:其“个人信仰”是,如果一名12岁女孩被父亲或叔叔性侵受孕,那她仍然应该怀孕至足月,而不应堕胎。他不去谴责犯罪分子,却为了维护个人信仰竭尽所能地保护犯罪分子们乱x生子的权利。这就是所谓的宗教让人更有“道德”吗?
实际上,不仅在国外,在国内也有大量的实践证明:宗教并不能提供更好的道德实践。据北京市红十字会的数据,遗体捐献者中有90%是中共党员,而共产党是最纯粹的无神论。而宗教信仰者捐献遗体的人数几乎为0。
其实,道德是人类社会进化的产物。从道德与宗教的起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看,道德与宗教作为意识形态都是社会物质生产活动的产物,而且,道德产生的时间要早于宗教。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人类的社会意识,是在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的。只要人们从事物质生产活动,进行着交往,就会形成道德。而宗教的起源时间,远远落后于道德的产生。
不仅如此,宗教也没有提升道德的水准。
其实宗教的所谓道德,是宗教道德。与宗教道德对立的是世俗道德。从维度上看,宗教道德把道德寄托于神,而忽略了人的价值。而世俗道德的层次高于宗教道德。在社会实践中,绝大多数的道德都与宗教无涉,绝大多数的善举与宗教信仰无关,绝大多数芸芸众生一辈子都实践着道德生活,但他们并不以宗教信仰为出发点。
真正高尚的道德是源于人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是一种自律性的。哲学家罗素指出:如果一个人在日常的行事只能依靠“天堂、地狱”来约束,岂不是说明他自己无法分清善恶、是非与美丑?世俗道德无需宗教也能给出正确的方向。在儒家经典《礼记-大学》中,提出“慎独”的道德概念:不依靠任何外界的监督,自觉的约束自己的行为准则,最终迈向圣人的境界。在儒家来看,一个人无需信仰任何的神,他只要不断的磨砺自身的道德,最终也可以达到“圣”的层次,而且是比“神”的层次更高。
换言之,我们中国人从来就不认为宗教是道德的支撑。
古代中国人就指出,真正的道德支撑,是人的淳朴之“心”,即君子的仁义之心,是浩然之气,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见善天下”,是“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是“穷不失义,达不离道”,是“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道德观念比宗教道德不知道要先进多少倍!
就不用说儒家的经典,就是刘备临终对刘禅的遗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就看得出刘备的思想比宗教道德更加高明。他并没有说什么“你要是不这样做,神就惩罚你”,而是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劝诫儿子:要多做好事,不要做坏事。中国人无需“神罚”,就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大儒王阳明则说,人要“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他观念中的良知并不是发肇于所谓的宗教。
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道德层次比儒家更加先进。社会主义者的理想是解放全人类,消灭一切剥削,这种道德是跨越了国界的。全世界工人阶级都可以团结起来。切格瓦拉可以放弃高官厚禄和安逸的生活,为解放南美人民在丛林中流尽最后一滴血。
在抗美援朝的长津湖战役中,美军南逃途中被这样的情景震惊:一排排志愿军战士俯卧在零下40摄氏度的阵地上,战士们手握钢枪、手榴弹,保持着整齐的战斗队形和战斗姿态,仿佛是跃然而起的“冰雕”群像。“冰雕连”战士为了“保家卫国”,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牺牲在了冰天雪地里。他们有着崇高的道德信念,且这种道德绝非来源于任何宗教。
伟大的战士
而宗教则代表了一种自私。究其原因,宗教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道德,仅依靠所谓“天堂、地狱”这种东西来维系最低等的道德规范。宗教道德在本质上是逼迫人对神保持着绝对的敬畏和服从,属于他律性的。而信徒的道德行为的最终目的就是换取来世的荣华富贵,具有很大的功利性。
总有人胡说现在社会道德滑坡,把道德滑坡怪罪于改革开放之后人们没有“宗教信仰”。这简直是滑稽之谈。谢新雷博士指出:改革前的中国正是无神论思想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时期,恰恰说明了无神论的中国道德是良好的。与此相反,现在宗教比较热的时候恰恰是道德败坏的时候。由此就可想而知,宗教并不能挽救社会道德。
其实,社会道德的整体程度与法制建设有关,当一个国家或者社会吏治清明、法制完善,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就高。比如,香港在廉政公署成立以前,警匪勾结现象严重,出现了所谓的“四大探长”。在20世纪60~70年代,香港进入最黑暗的时期。一旦香港走上廉政法制之路,这些黑恶势力也就逐渐式微乃至于瓦解。而香港在回归三十年之后,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提升,全港黑帮组织几乎瘫痪,整座城市的面貌逐渐焕然一新。
廉政公署
我们再看看国外,联合国列出的最不发达的20个国家,全部是全民信教的国家。而一般被认为道德水准整体较好的欧美国家,宗教都不占主体。据英国人文协会2020年的调查统计,80%的英国人不再坚持自己是基督徒。北欧四国有94%的60周岁以下公民认为自己是无神论者。2018年在欧美25个国家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越是经济发达地区的人民越认为宗教是有害的,且与道德不甚兼容。
总之,宗教仅是一种信仰,在历史上从来就没有在真正意义上促进道德的提升。 终于有人能讲清楚“ 宗教仅是一种信仰,在历史上从来就没有在真正意义上促进道德的提升。”[赞] 作者用事實和數據指出宗教並不能提升人類的道德感,有思考有質疑有論據,還是很有說服力的。不過我想世界上各種宗教的歷史起源和延續至今的存在包括大量受眾的事實,一定有其必然的原因。真不是一言兩語能解釋的通。宗教是引導、統治、說服人思想意識的產物,對很多人精神世界形成固有認知和深刻影響的作用非常巨大甚至包含政治因素。人生中遇到難解的問題時很多人都依託宗教信仰加以安慰、支撑和解決。有些宗教認為自己就是上帝最優選民是最高等級就是來拯救世界的。各宗教本身就是要讓人都喜歡並認可自己宗教所傳播的思想和信仰,都是排他的。甚至某些宗教的形成歷史之初也是很血腥的。宗教是引導和統治人思想的產物,除了內容外包括他的建築等都很容易令人敬畏和崇拜。勸說人類減少作惡和慾望很容易讓人誤解為宗教是最有道德感的。正是因為人性和世界真的很複雜,所以說讓有神論者相信無神論者的的觀念並不容易! 宗教仅仅是一种信仰,在历史上从来就没有真正意义上促进道德的提升。反而出现了那些偏激的宗教信徒做出一些害人听闻的事件。[灵光一闪][灵光一闪][灵光一闪][灵光一闪][灵光一闪] 终于有人谈到宗教信仰的问题上来了!
在我看来,宗教信仰并不是什么禁忌话题,正是由于我国对宗教太放任了,导致宗教有些肆无忌惮了!
这篇文章讲的很透!
所以,不难理解历史上灭佛运动的本质! 不入僧道,便是好人。古人诚不欺我 宗教信仰自由,但人也应该是自由的,可以按照宗教道德要求自己,但不要用自己的道德去要求别人,特别是以宗教名义,用不好的后果去威胁别人信仰自己或者供奉自己的宗教,这有点类似打劫。宗教应该把自己立到那里,就像一个偶像,愿意信的人去信,不得主动招揽别人,更不能用手段威胁哄骗别人信 好文章![赞] 本人从未信任过任何一种宗教,那怕国内的,更别说它国的宗教。[大笑][大笑][大笑] 这篇文章阐述的观点非常非常非常的赞同[赞][赞][赞]
已转发,[作揖]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