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川北,在四川阆中古城北郊寻找清将蒙应瑞点兵台遗址凭吊观史
应瑞点兵遗址图
昔日清将蒙应瑞,仙逝归葬普贤侧。
同年起殡演武东,演武厅名点兵台。
此台周边千百年,均有驻守校场缘。
时值大清康熙末,应瑞从军十二载。
常常练兵学技能,巧遇总督点精兵。
授牌外委千总缘,西征杀贼勇夺先。
一战乾坤升副将,连同祖上三将显。
驻扎阆苑镇川北,七年换防五总兵。
蒙公副将待历练。点兵练武记心间。
忠君爱兵护京师,顺义密云三屯现。
府志保宁兵备制,川陕蒙门三将显。
点兵遗址森林处,好似千军待号令。
【注解】
在今四川南充代管县级市阆中古城北缘,即演武街中段西部,昔日的演武厅,也是历代将领点兵所在地,千百年来,这块土地见证川北优秀儿女冲锋杀敌的历史。
特别是清将蒙应瑞,在这里与战士之间,将士之间,时时点兵练习场景历历在目,要不然一个士兵因战势升正八品武职,又怎么能在杀阵杀贼关键时刻临时授从二品武将,组建敢死队,带领冲锋杀敌呢。
一战成名后,祖上三代封将,蒙顺赐名蒙善掌,蒙元亨父子因岀色的西征后勤保障和蒙应瑞战功,贵骁骑将军一品大商,蒙应瑞待旨历练,驻守川北大地,驻扎阆中七年,虽身为副将,确是总兵官属下第一将。
七年间,即康熙六十年至雍正六年,川北镇总兵有五任,分别是川北镇总兵王允吉、总兵张元佐、总兵李如柏,总兵潘之善,总兵马纪勋。
原则上总兵调离时,应委派其它防区副将来守防,但川北镇几乎没有发生这些,也可能是帝王在考验一位士兵因战势直升副将,他即蒙应瑞能否代管理军中守防事务。
特别是雍正三年十二月十六日,蒙应瑞才结束了历练期的考验,正式由雍正帝圣谕兵部授蒙应瑞授川北镇署副将。
蒙家将迎恩处今阆中古城威德广场
我们再通过历史看雍正三年川北镇总兵情况,就知道蒙应瑞肩负重任和使命。
川北总兵李如柏,李如柏在康熙身边被悉心培养,几年后就升任从二品的三屯营副将。雍正皇帝继位后,整顿吏治需要各种人才,自然想起当年父亲身边那个年轻的侍卫。
由于在雍正元年六月就赐三屯营副将李如柏总兵衔与天津总兵官韩良辅一同前往川陕总督年羹尧处听用,并赏银两。到军中不久李如柏即署理陕西延绥总兵官。
雍正三年正月,四川巡抚蔡珽因罪被逮入京,当面向雍正皇帝揭发年羹尧罪行,雍正皇帝开始公开责怪年羹尧。三月皇帝亲自部署西北人事调整,调署四川松潘总兵官张元佐为四川川北总兵官,仍署理松潘总兵官印务。
而又派李如柏署理四川川北总兵官。从四月大臣们开始公开弹劾年羹尧,很快年羹尧被解除兵权,党羽被抓,六月命革去年羹尧一切职衔,追回恩赐等物,锁拏来京严审。
同时拥立雍正有功的隆科多交与都察院严加议处。因四川、陕西两省许多官员与年羹尧有关,让吏部挑选人员准备前往。
七月传谕大学士等:年羹尧从前题奏西藏青海等处军功议叙文武官员多冒滥不实,特施宽大之恩。
凡有军功议叙文武官员,若系年羹尧任内冒滥题奏者,无论已升未升、已授未授,俱准速行据实自首。
九月署四川川北总兵官李如柏被调回京,似乎是闲住在家等候处理。当年十二月,年羹尧才被押解回京,经审讯定罪,命其在狱中自裁。
将军广场蒙应瑞雕像
雍五年五月二十一日,蒙应瑞应兵部将进藏功加入人员,带领圆明园引见雍正帝,随赐克食,蒙应瑞奉旨射箭,得著记名,又奉旨著回各原营,以原班照例。
后铨选交与川陕总督岳钟琪 ,有应题之缺于此人内亦可酌量题补,同年八月回营,遵奉部示具,呈告降以守备补用。
雍正六年六月内,蒙应瑞由兵部推授直隶密云城守营守备,九月兵部颁给署副将,管密云城守营守备。从此驻守顺义和古北口,以及三屯营。经直隶总督李卫考验,人材精壮 ,弓马去得,堪以委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