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广填四川是什么时期的事情?
康熙三十三年,一个叫做张德的官员升任四川巡抚,成为主政一方的封疆大吏,他满心欢喜地骑马来到四川,却发现曾经的天府之国,现如今却这般荒凉。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48_01GBK60GfLPp
张德在四川各地进行了走访,发现到处都人烟稀少、满目疮痍,他感到非常不解,于是调阅了一些文献,在一本叫做《四川通志》的书中,看到了这么一句话:
蜀自汉唐以来,生齿颇繁,烟火相望。及明末兵燹之后,丁口稀若晨星。
说四川从汉唐以来,人口就逐渐增多,但在遭遇明末的兵乱之后,人口就大规模减少了。
又经过统计调查,张德竟然发现,当时四川的总人口,竟然只有区区九万人(这里说的是丁口数量,实际人口其实不止这么多,但最多几十万人),这是多么让人震惊的一个数字啊!
张德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赶紧给康熙帝上了个奏折,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他当时是这么说的,我很高兴上任四川巡抚,希望在这饱受战火的地方大显身手,但我发现这里人口稀少,增赋无策,税款难征,我为此感到十分担忧。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48_01GBK6suOsiI
在奏折中,张德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他认为除了从其他省份召移民之外,别无他法,并且他还提出了具体的移民政策,这个我后面会说到。
奏折很快就送到了京城,当时康熙帝正为全国的税收和重建问题焦头烂额,他看完奏折后眉头紧皱,随后数日他又接到了许多四川官员发来的奏折,他逐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经过连续数日反复琢磨,康熙帝最终下定决心向四川移民,他下达了一个叫做《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诏》的诏书,下令从四川周边的湖南、湖北,以及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大举向四川移民,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湖广填西川。
那么,四川人口为何会减少,湖广填四川的具体措施又是怎样的,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
01,四川人口为何会减少?
四川自古以来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人口也非常多,但历史上经历了两个大动乱时期,让四川的人口极大减少。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48_01GBK6s71rQv
根据史料记载,南宋时期四川有人口一千多万,但是随着宋金战争、宋蒙战争的爆发,人口出现了第一次大规模减少。
尤其在宋蒙战争期间,四川军民坚持了长达半个世纪,蒙古军队三入成都,还在钓鱼城下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战争,蒙古大汗蒙哥战死,四川也在长期拉锯战中损失了大量人口。
那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四川人民为了保卫家园,前赴后继地奔赴战场,哪怕在南宋灭亡之后,四川人民依然还在坚持战斗。
造成的结果就是,“蜀人受祸惨甚,死伤殆尽,千百不存一二”,四川人口极大减少,实际上到1282年的时候,四川人口只剩下六十万人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或死亡或逃离。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48_01GBK6rp44LL
由于在战争中人口牺牲太大,因此在元朝统治期间,四川劳动力严重不足,在将近一百年时间里都未能恢复过来。
有个数据很能说明问题,南宋时期四川的赋税贡献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但元朝期间这个数字已经下降到不足百分之一了,而且各种赋税都是排名倒数的,由此可见一斑。
元朝末期,红巾军起义燃烧到大半个中国,徐寿辉的部下明玉珍率军攻入四川,他自立为蜀王,随后又开创了大夏政权。
明玉珍是湖北随州人,他当时带着十几万军队入川,与他一起入川的,还有大量湖北农民,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应该是最开始的湖广填四川。
元季大乱,湖湘之人往往相携入蜀。
随着大夏政权的建立,四川迎来了难得的一段发展期,人口和经济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虽然时间只有短短九年,但这对四川来说是很重要的。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48_01GBK66utE1k
后来,大夏政权被朱元璋给灭掉了,湖广地区的人民继续涌入四川,到洪武十四年,四川人口达到了一百四十六万左右。
从那个时候开始,四川人口的结构中,本地四川人就已经非常稀少的,多数都是湖广等地移民过去的新四川人,不过这只是湖广填四川的一个小高潮,大高潮还是在康熙年间。
查川省孑遗,祖籍多系湖广人氏。访问乡老,俱言川中自昔每遭劫难,亦必至有土无人,无奈迁外省人民填实地方。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在全国实施休养生息政策,经过长达三十余年的发展,四川人口得到了较大程度增长,到明朝末年的时候,四川人口大约在四百万人左右。
如果照这么发展下去,人口肯定还会继续增长,但明朝末年到清朝初期的战争,又给四川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48_01GBK8NfinSB
造成四川人口减少的关键人物是张献忠,他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权,遭到了地方武装、南明军和清军的不断围剿,让四川人口遭到了极大损失。
并且,张献忠统治四川期间,还实施了几次“屠蜀”行动,他为人残暴,一天不杀人就感到不快乐,在包括明史在内的众多文献中,都记载了他屠杀四川军民的劣迹。
比如,在《蜀乱》中,有这么一段记载:
年十五以上杀之,各路汇集所杀卫军75万,新军23万六千,家口32万。
又比如,在《明史》中,则是这么记载的:
杀各卫籍军九十八万。又遣四将军分屠各府县,名草杀。伪官朝会拜伏,呼獒数十下殿,獒所嗅者,引出斩之,名天杀。又创生剥皮法,皮未去而先绝者,刑者抵死。将卒以杀人多少叙功次,共杀男女六万有奇。
其他记载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张献忠在四川四处屠杀,四川人口损失了近一半,那他为何要杀人呢?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48_01GBK6pTAhGP
其实,张献忠最初并未屠蜀,相反他还在四川实施惠民政策,并严格约束军队,但后来他为了应对战争,在四川大肆征收赋税,引起了四川人民的反抗;后来南明、清朝在进攻四川的时候,四川人民又积极响应,与张献忠为敌。
因为四川人民并不服从张献忠的统治,所以遭到了无情屠杀,而在张献忠与清军决战的时候,又有大量百姓死于战火。
1647年张献忠死于西充之后,他的部将孙可望、刘文秀等人再次进入四川,在川北与清军爆发了大规模战争,又造成了一场大劫难。
等到清军平定全国了,四川成为反清复明的基地之一,清军在四川大肆搜捕反抗者,大量无辜百姓遭受牵连。
康熙帝继位后,天下依然不太平,吴三桂发起了三藩之乱,四川作为争夺的重点地区,自然成为了主战场之一,又死了不少人。
总而言之,在明末清初将近三十年时间里,四川一直饱受战火,地主杀起义军,农民杀地主,汉人杀满人,满人杀汉人,汉人之间相互残杀,一直杀到鸡犬不留。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48_01GBK64pMhdF
造成的结果就是,康熙三十三年张德去四川担任巡抚的时候,发现四川人口稀少,大量人口要么死于战火,要么逃离家乡了。
当然了,四川人口的减少,除了战争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瘟疫和灾害,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战争引起的。
在战争的不断杀戮中,大量尸体无人掩埋,“大头瘟”、“马眼睛”、“马蹄瘟”等瘟疫就接踵而至了,再加上天灾造成的饥荒,四川人民生活艰难,更多人因此死去。
其实,瘟疫并不可怕,只要积极治疗,也是可以活下来的,但战争对社会体系的破坏太大,连粮食都没有的情况下,医生和药品就更是稀缺物了,大量人口因为得不到救治而死亡。
总之,在天灾人祸的作用下,四川人口在康熙年间已经很少了,劳动力严重缺乏,农业和经济发展遭受巨大阻力,这是康熙帝不得不解决的一个问题。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48_01GBK6qwRLHp
02,湖广填四川具体是怎么实施的?
在张德给康熙帝的奏折中,提出了几项向四川移民的措施,总结起来其实就两点:
第一,出台一些措施,鼓励那些从四川逃到其他省份的四川人返回家乡,比如让官员去各省迎接四川人,奖励给他们房屋和田地,等等。
第二,从人口比较密集的省份移民到四川,同样奖励他们房屋和田地,并给予免税政策,等等。
康熙帝在听取了张德及其他官员的意见之后,最终颁布了湖广填四川的具体国策,对于愿意去四川居住的百姓,给予他们更多实惠。
比如说,凡是入四川的百姓,准许他们入四川籍,给予他们田地,五年内不征收赋税,而对于滋生人口,则永不加赋(即不征收丁税)。
再比如说,只要百姓进入四川定居,官员必须密切配合,帮助他们找到住的地方,将他们编入保甲,等等,总之要为移民创造好的环境和条件。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48_01GBK62OvAa5
政策下发后,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大量人口开始涌入四川,仅在康熙年间就有大约有一百多万人,这其中以湖北、湖南为最,占到了60%以上,其次是广东,江西、福建等地,也占到了百分之二十多,其他省份则比较少。
值得一提的是,仅湖北一省,就有三十几万人移民四川,这其中又以黄冈、麻城人居多,占到了全省移民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大约十万人,他们为充实四川人口、发展四川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还有客家人,是仅次于湖广之外的第二大移民团体,占移民四川总人数的30%左右,客家人是一个不惧怕移民的团体,这是他们历史上第五次大迁移,他们在四川需要的时候积极响应,为四川发展和国家壮大,同样做出了重大贡献。
总之,康熙年间的湖广填四川,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填四川,外来人口给四川带来活力,使四川快速恢复过来,而这些移民则是现代四川人的祖先,现在你在四川随便问个人,十之八九都会告诉你,他的祖先其实是外省人。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48_01GBK6m8tRwo
那么,很多人可能要问,湖广填四川,外省人就那么愿意去四川吗?
其实,一些人确实愿意去四川,但也有一些人则是被迫去四川的,这就涉及到湖广填四川的几种方式了。
第一种,奉诏入川。
所谓奉诏入川,即朝廷颁布圣旨,鼓励人口较多的湖广百姓移民四川,采取自愿原则。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湖广百姓安居乐业,总体生活得不错,因此不愿意舍家弃业,去四川重新开始。
比如,朝廷曾颁布过一道诏令,叫做“楚民实川之诏”,但没有多少人响应,这可愁怀了当地各级官府,他们为了向朝廷邀功,于是采取强迫做法,用捆绑的方式将整个村子的村民,全部迁往四川。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48_01GBK6oRScGR
由于是整个村子都迁往四川的,因此这些人来到四川之后,就将居住的村子也命名为原来的村名,这是为何现在四川很多地名跟湖北相同或相似的原因之一。
比如说,著名马识途的祖先,就是乾隆年间移民四川的麻城马家湾人,马氏四兄弟被官府强行送到四川,在忠州境内的弯丘和沙地坝一带定居,后来形成了一个村落,也叫做马家湾,附近的一个小山头,则被叫做马家山。
现如今,四川马家湾一共有千余人,都是马氏四兄弟的后代,村里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祖先来自湖北麻城。
第二种,为了求生存而入川。
湖广虽然人口多,但也有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沦为为他人打工的佃户或者短工,他们生活艰难,一直渴望拥有自己的土地。
这个时候,朝廷颁布了填四川的诏令,他们自然乐于奔赴四川了,重新变成拥有土地的人,这样家族的命运就改变了。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48_01GBK6nGf6uQ
比如著名作家艾芜,他的祖先也是麻城人,开始以种田为生,后来失去了田地,沦为佃户,康熙年间响应号召,去到四川成都府新繁县与彭县交界的平原上定居,重新获得了土地,得以生存下来,一直繁衍生息到如现在。
第三种,经商入川。
清朝时期,湖北与四川的贸易十分便利,朝廷决定大力发展四川之后,四川的贸易也逐渐红火起来,许多湖北商人就选择到四川开设分店,或者直接到四川居住。
比如说,湖北麻城商人刘廷奇,就曾在康熙三十九年的时候派人到四川中江选址建造府邸,从而扩大贸易,在府邸建造完毕后,刘廷奇就携带家眷到中江小住,但这一住下来就没走,其后代一直繁衍到现在。
第四种,入川为官,转为川籍。
在清朝时期,不乏因为到四川为官,从而变成四川人的案例,比如岳飞的后代岳升龙,他本是甘肃人,后来升任四川巡抚,就改为川籍,全家都定居四川,他的儿子岳钟琪也在四川发展,从一个小小的武官,逐渐成长为威名赫赫的大将军,其家族十分庞大,是四川当地的豪族。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48_01GBK8Jcph2N
事实上,由于清朝初期四川百废待兴,当地各级官员大多都是外地人,他们举家携口来到四川,就此定居下来。
甚至有些官员在四川扎下根之后,整个家族乃至同乡人也都来到四川,比如康熙时期的四川龙安营都司梁光裕,原本是湖北麻城人,他来到四川之后,整个家族也跟着来到四川发展,再经过家人劝说,许多同乡人也都来到四川定居。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官员掌握着一定的社会资源,跟着他们来到四川的同乡人,也会享受到很多便利,这是很有吸引力的。
总而言之,不管是强迫也好,还是自愿也罢,总之湖广填四川进行了很长时间,主要集中在康雍乾时期,前后一共有大约六百万人来到四川,四川因此走出低谷,迎来了大发展时期,现如今四川已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身份之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