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上前面的 发表于 2022-12-7 09:24:42

古学霸趣闻|历史著名的“甘露之变”有多血腥?绝对超出你的想象

大唐元和八年(公元813年)癸巳科状元,乃阆州(今四川阆中市)人氏尹极。

尹极的哥哥尹枢,就是那个毛遂自荐、以将近七十高龄夺魁的老状元尹枢。时隔二十二年之后,尹极再度以高龄勇夺状元桂冠。尹家两兄弟,一对老状元,亦属科举佳话一桩。

尹极的仕履政绩史籍无载,只好说说他的两位同榜进士同学。

其一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市)人氏舒元舆。

舒元舆的仕途早期,还是比较顺畅的。进士及第后,舒元舆由裴度推荐,被兴元节度使征召为幕僚。由于文笔出众,舒元舆很快便声名远播。凭借过硬的笔头子,舒元舆后来奉调进京,出任监察御史。进京任职后,舒元舆的才学文笔,很受大臣李训赏识。两人因此而结交往来,建立起了比较深厚的友谊。

李训手握重权之后,自然不会忘记与自己志趣相投的舒元舆。在李训的提携推荐之下,舒元舆步步高升,历任刑部员外郎、刑部侍郎、兵部侍郎等职务,最后官至宰相高位。当时朝的大唐政府,在政务方面说了算的宰相有两位,一位是李训,另一位就是舒元舆。

舒元舆不仅与李训脾气性格相投,政见也很一致。当时,宦官势力很大,经常干预扰乱朝政。李训、舒元舆都认为,这种情况再也不能持续下去了,否则必将祸国殃民。在唐文宗的首肯下,李训、舒元舆密谋铲除宦官势力,从而引发了震惊天下的“甘露之变”。

有一天,有官员向唐文宗报告说,一处皇家花园里的石榴树上降下甘露,这是很吉祥的天文现象,恳请皇帝大人前去观赏。李训、舒元舆认为这是个好机会,就建议唐文宗把宦官头子仇士良等人召来一起欣赏甘露,到时由事先埋伏好的刀斧手将他们一并斩杀,一举铲除这个政治毒瘤。

然而,李训、舒元舆做事不密,锄奸计划被前来观赏甘露的仇士良等人看出了端倪。仇士良处事倒很果断,他没有按李训、舒元舆设好的套子进入花园,而是立马召集了五百多皇家禁卫军(神策军),与李训、舒元舆安排好的伏兵真刀真枪地拼杀起来。

不只是做事不密,李训、舒元舆的应急预案也没做好。他俩安排下的伏兵,很快就被仇士良召来的精锐神策军打得溃不成军。如果李训、舒元舆事先多做几手安排,设计好后援策应,事情也不一定会是这个样子。结果,有一千多名官员士卒在事变中被杀。李训、舒元舆虽然当时侥幸逃走,但随后被神策军生俘。李训在遭受一番拷打后被斩首,舒元舆则惨遭腰斩酷刑。

事件发生后,很多反对宦官势力的官员被灭族,几千人因此而丢了性命。真个是官场争斗,血流成河。这哪里是什么 “吉祥甘露”啊,简直就是血雨腥风。舒元舆的一个儿子反应比较快,闻听消息立即带领一些家人逃入深山老林,隐姓埋名十几年。舒元舆被平反昭雪后,他们才得以重见天日。这个事件,就是史上著名的“甘露之变”。

“甘露之变”的另一个重要参与者,是奸臣郑注。比较奇怪的是,郑注之所以能发迹,与宦官的提携有很大关系。在“甘露之变”中,他却跟李训、舒元舆站在了一起,是铲除宦官势力的重要支持者。究其原因,无非是为了争权夺利,获取更大的政治好处。他参与其中的动机,与李训、舒元舆两人并不相同。

郑注的心理素质极佳,事变发生时,他正带领一些手下从外地赶往长安。还没进城,就传来了李训、舒元舆事败的消息。对于一般人来说,在这种情况下,赶紧跑路是第一选择。但是郑注却并没有惊慌失措,他的选择是返回家中静观其变。郑注很相信自己的口才和应变能力,因为他曾多次借此化险为夷。

仇士良派人给宦官张仲清送去密信,让他设法杀掉郑注。张仲清以议事为名,请郑注到自己的住处会面。郑注明知这是一场鸿门宴,但还是欣然应约前往。郑注是个赌徒式的投机分子,他想靠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张仲清接受自己改换门庭。但是这一次郑注失算了,张仲清根本没给他开口的机会,就让手下将其一刀毙命。郑注死后,紧跟着又是一场血腥大屠杀。他的全家老幼、亲信幕僚、亲兵警卫等,多达千余人为他陪了葬。

“甘露之变”,对唐代后期的政治社会危害极为巨大,使大唐王朝进一步走向衰落。著名诗人李商隐,有感于这一事件,曾专门赋诗《重有感》:“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窦融表已来关右,陶侃军宜次石头。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昼号夜哭兼幽显,早晚星关雪涕收。”

“甘露之变”发生后,宦官势力进一步坐大,皇权旁落,大唐皇帝基本成了傀儡。唐文宗贵为皇帝,竟然经常被身边的太监奴仆欺负,以至于发出自己连汉献帝都不如的哀叹。直到将近七十年之后,朱温对宦官大开杀戒,宦官势力才基本被连根铲除。成也朱温,败也朱温。过后不久,大唐王朝也被朱温所颠覆。

舒元舆的诗赋水平较高,他所做《牡丹赋》,时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舒元舆被杀后,唐文宗在观赏牡丹花的时候,还每每情不自禁地吟诵其中妙句,并为之潸然泪下。

其二为著名诗人张籍的弟弟张萧远。张籍有《送萧远弟》《弟萧远雪夜同宿》等诗存世。张萧远也颇负才名,工于诗歌写作。有关史籍称,“张萧远元和进士第,与舒元舆声价俱美。”但张萧远的生平仕履史料记载不详,因此没有太多的话可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学霸趣闻|历史著名的“甘露之变”有多血腥?绝对超出你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