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大爷 发表于 2023-1-15 08:31:13

众生不请之良友 圭峰宗密禅师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51_01GdR6Gw0Zjr

释宗密,俗姓何,果州西充(今四川西充县)人。家本豪富,少年即通读儒书,欲从政以利生济世。唐宪宗元和二年(公元八○七年),偶然拜谒了遂州大云寺道圆禅师,道圆禅师未曾和他说话,宗密十分钦慕之,遂从他出家。就在这一年,从拯律师受具足戒。

唐元和五年,宗密游方到湖北襄阳,在襄阳恢觉寺,遇病重卧床数月的华严宗僧灵峰,他对宗密观察了解三天后,将其所藏的《华严经》80卷和澄观所著的《华严经疏》60卷、《华严经疏钞》90卷赠予宗密,未及示法,就圆寂于此寺。宗密立即对这些作品加以研习,心中所有的疑惑,全部释除,"一生余疑,荡如瑕翳,会所习义,于此大通,外境内心,豁然无隔。",宗密开始形成宗教和会的观念,由此反观其余各种经论及禅宗、天台等宗,不知和会,不重顿法,不直接指示真灵之心,至此,可以总结对宗密的思想影响最大的三因素,即荷泽南宗之法、《圆觉经》和华严大法,由是,宗密也萌生了从师澄观,皈依华严的想法。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51_01GdR6Ig1yMW

唐元和六年,宗密到东都洛阳,礼荷泽神会祖师塔,驻锡永穆寺。得知宗密在洛阳的消息后,在襄阳听宗密讲疏的一些信众又追到洛阳。其中一位叫泰恭的听众听后自断一臂,表达修学华严大法的决心。是年,宗密在洛阳拜访东京神照,神照称赞说:菩萨人也,谁能识之? 宗密在东都洛阳写信给上都长安的澄观,叙述自己的学问生涯和思想变化,表达归宗华严、从师澄观的意愿,并派弟子送到澄观手中。澄观给宗密回信,认可其法子的地位。宗密收到信后,回信表达喜极成悲的心情。是年底,宗密到长安拜见澄观,澄观称赞宗密:"毗卢华藏,能随我游者,其汝乎!"在执弟子礼的最初两年,宗密随侍澄观,不离左右。是年,宗密开始在京城诸寺讲学,但有疑问时,还随时向澄观请教,同时开始扩大社交面。

唐文宗时代,宫中的太监专权,宗密曾被卷入“甘露之变”的政治斗争中,几乎被杀。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文宗不满太监专权,宰辅李训、郑注等人了解文宗的意旨,伪造“甘露瑞祥”,号召文武百官观看,拟借观看甘露的机会,由埋伏的刀斧手杀死擅权的太监仇士良等人。但是事情败露了,伪遗“甘露瑞祥”之一的李训逃到终南山宗密的寺院中躲避。宗密与李训是朋友,拟为他削发,把他藏起来。但被他的徒弟制止。

此事被太监仇士良得知后,宗密被逮捕下狱。审讯中,审问人“面数其不告之罪”。要处死他。但是宗密面对死亡的威胁,怡然自得地说:“贫道识训年深,亦知其反叛。然吾本师(指佛)教法,遇苦即救。不爱生命,死固甘心”。不料宗密的这番话,却打动了审讯人的心,免除了他的死罪。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51_01GdR6PHuamX

宗密又曾多次被邀入内殿,请问佛法大意。大和二年(公元八二八年)皇上曾赐紫方袍,并敕号「大德」,后来,他请求返归山林。会昌元年(公元八四一年)正月六日坐灭于兴福塔院。入灭时容貌恰悦,有如平日。七日后,移遗体于函中,形状、颜色一无变化,可见其自证之力非同一般。是月二十二日,道俗等奉全身于圭峰,二月十三日火化,得舍利数十粒,色体白而大。后来,门人凡于灰烬中求其舍利者,都能得到,其慈悲普济可知矣。世寿六十二,僧腊三十四,曾遗嘱把自己的遗体放到野外,让羣鸟啄食,其骨火化后分撒掉,不要建塔,不要瞻仰,以免惑乱禅观。宗密在生前,每年清明节上山时,必讲道七日而后才下山。常常要求弟子行事仪则须合戒律,若有违犯者,则非其之弟子。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51_01GdR6RfvQx5

曾有人问:「宗密之学在禅呢?还是在律?或者在弘经讲论?」答曰:「宗密其人,学无常师:其学,包罗广博,乃是一个大智圆明、自证利他之大菩萨,是故裴休赞之曰:『有些人以宗密不守禅行,而讲经解论,四处游化,以兴建为务,则认为他为闻解之所役。嘻!这些人焉知大道之归趣?夫一心者万法之总也,分而为戒、定、慧,开而为六度,散而为万行。万行未尝不是一心之所现,一心又何尝违背万行!禅乃六度之一而已,怎能总揽诸法?且如来以正法眼藏付迦叶,并不是以言行来传授,得之者则于法自在矣,见之者则于教无碍也。本非法不可以法说,本非教不可以教传,岂能以行相立论?

『自迦叶至于富那奢凡数十祖皆罗汉,所度者也都是罗汉;而马鸣、龙树、提婆、世亲始说大乘,著论疏经,摧灭外道,为菩萨之轨范。但也有如闍夜者,独以戒力而为尊神,尊者摩罗则以苦行而成道。其它诸祖或广行法教,或专心禅寂,或禅蜕而去,或火化而灭,或攀树以示终,或受害而偿债。是乃法同而行不必同也。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51_01GdR6TQYrNU

『且循旧辙者并非善行,守规矩者非善巧,不迅疾无以为大牛,非超常者无以为大士,故师之道者,以知见为妙门,以寂净为正味,以慈忍为遁甲,以断慧为剑矛。破内魔之高垒,陷外贼之坚阵,镇邪弃杂,解累释笼,遇穷子则劝其归家,见贫女则导见宝藏。穷子不归,宝藏不见,吾师耻之;二乘不兴,戒律不明,吾师耻之;忠孝不全,人伦不洽,吾师耻之;执著名相,生其增慢,吾师耻之。故一生遑遑于救济,汲汲于开诱,不以一行而自高,不以一德而自举。有依归者,不等恭请而自往;有求益者,常常主动予以开导。不因幼童而有所怠慢,虽狂妄之徒,也谆谆教诫劝勉。其以弘法度生,助国家之教化也如此。

『故亲师之法者,贫则施,暴则敛,刚则随,戾则顺,错则开,堕则奋,自荣者能慊,自坚者则化,循私者可渐生公心,溺情者能渐识义理。正因为如此,士俗遂有舍其家庭,与妻子同归佛门、夫妻分寺而居者,有改换行业、不再荤食、到寺院居住修行者,有受其学说之影响,以济世救苦为道者,有退而奉父母以供养为行者。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51_01GdR6V6weKC

『此外,僧俗二界,不远万里前去归依他,而终获大利益者,更是数不胜数。真真是如来付嘱之菩萨也。』其对宗密之了解、崇拜者若此。宗密僧俗二界之朋友很多,但真正知宗密者,裴休其人也。」

宗密生前,常住陕西鄂县圭峰山,故被称为“圭峰大师”。裴休赞叹他是“真如来付嘱之菩萨,众生不请之良友”。由此可见他是实践大乘教义,行菩萨道的人。

宗密是中国佛教史上一位有名的学者。据统计,他的著述现存的有:《华严经行愿品疏钞》六卷、《华严经行愿品疏科》一卷、《注华严放界境门》一卷、〈华严法界观科文〉一卷、《原人论》一卷、《华严心要法门注》一卷、《圆觉经大疏》十二卷、《圆觉经大疏释义钞》十三卷、《圆觉略疏科》一卷、《圆觉经道场修证仪》十八卷、《金刚经疏论纂要》二卷、《佛说如来盆经疏》二卷、《起信论疏注》四卷、《禅源诸诠集都序》四卷、《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一卷(裴休问,宗密答)。又作《盂兰盆经疏》二卷,论述佛教与我国崇拜祖先等孝道之调和与差异。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51_01GdR6WqHi9P

宗密的学术思想是继承前辈华严学者的性起说。师尝见禅门之徒互相诋毁,乃着《禅源诸诠集》一百卷(现仅存序),集录诸宗禅语,并提倡“教禅一致”,奠定唐末至宋代间之佛教基础。他依《大乘起信论》一心二门的理论,在《华严经行愿品疏钞》卷一中说,一真法界有性起、缘起二门。他受禅宗思想的影响,又学《圆觉》、《华严》、阅藏三年,研究《唯识》、《起信》,形成了融禅教于一体的思体系。最后他归宗华严,用而被尊为华严五祖。

宗密在《原人论》中,即批儒、道,以佛教立场简扼论述儒、道之著作,此书流传极广,但又本末会通,有“三教同源”的倾向。这可能是他用华严圆融无碍的一摄一切,一切摄一的思想看待儒、道二教的。宗密在判教问题上,提出三教、或五教的主张,与原来法藏的判教亦不相同。所以他虽为华严宗人,但其思想不是华严宗的正统。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51_01GdR6YiU7Vr

师与禅宗传承之关系,有二种说法,即:(一)由荷泽神会次第传予法如、南印、道圆、宗密等之法系。(二)由净众寺神会次第传予南印、道圆、宗密等之法系。今人多采用第二项系谱。

至宣宗时追谥「定慧禅师」,号其塔曰「青莲」。其四众弟子达数千人之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众生不请之良友 圭峰宗密禅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