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相伴1 发表于 2023-3-4 08:56:36

1960年,朱德回到阔别51年的四川,却被堂弟嘲笑:穿得不如县干部

朱德终其一生都在践行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不管是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建设年代,朱德的穿着都十分简朴,衣服上更是充满补丁。在朱德看来:奢侈浪费的风气不是小问题,如果只追求个人享受,而不愿意艰苦奋斗的话,那是“一种很危险”的现象。

然而正是因为朱德的勤俭节约,没想到却被阔别51年的堂弟嘲笑:“你穿得还不如我们县里的干部。”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朱德听后又是如何回复的?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67_01K9Aaouk23Z

远离家乡,投身革命

朱德出生在四川省仪陇县马鞍场的朱氏家族,朱家住的地方是一个典型的农耕乡村,人们深受当地传统文化的影响。身为一个在清末年代就搬到这里的客家人家族,朱家几代都以佃农身份从事农业生产。他们虽不是什么名门望族,但也有比较稳定且有序的家族结构。

据朱德回忆说:“从我记事以来,在我们这个家族里面,祖母才是真正的大家长,她是说一不二的。”因此,所有人都在祖母的统一安排下,各自干好分配给自己的事情。

在吃饭问题上,朱家是按照年龄大小和干活多少等情况,来决定每个人能吃多少饭,这也就避免出现吃不饱饭的情况。这样看来或许有些不近人情,但却能练就孩子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所以在参加革命后,朱德始终坚持一个观点,那就是自己孩童时期尚未吃饱饭就奉命下桌的经历,这也增强了他克服困难的能力。朱德说:“我从小就是饿着肚子长大的,所以在搞革命的时候,我就不怕饿,因为我好像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饿。”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67_01K9AYrxgo6e

而朱德的母亲也教给他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品格。尽管母亲去世了,但朱德仍对其有深刻的印象。

少年时期的朱德,经常将一天时间分成两半,一半用来读书,一半用来干农活。不过遇到农忙的时候,他就会将读书的时间缩减,好来帮母亲减轻压力。朱德晚年曾回忆说:“我所掌握的有关生产劳动方面的知识,基本上都是通过母亲的传授。”

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朱德的聪明好学被朱家上下发现,为了能让家里有一个识字的人,全家决定省吃俭用,送他去读书。所以在朱德5岁那年,就早早去学堂读书。而家庭的贫穷也令他深知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他下定决心要为穷人争口气。面对地主家孩子的讥笑和谩骂,朱德毫不在意,反而越来越坚强。

1908年,朱德从成都高师毕业后,怀着救国救民的满腔热忱回到家乡创办仪陇县立高等小学。在学校,他提倡新思想,反对旧传统,在学生当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不过这也引起封建顽固势力的不满,遭到地方反动势力的排挤。

土豪劣绅的横行霸道,学校守旧势力的排挤,这都令朱德对现状越来越不满。他的思想激烈地动荡着,他苦苦思索,最终决定追求光明、群求解放。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67_01K9AaseY4Uw

1909年,朱德毅然决然地辞别父母,远离家乡,去云南昆明投考军校,正式踏上了投身革命的征途。他寻找党组织,参加共产党,始终支持毛主席的决定,最终成为我军的总司令,成为我国的开国元勋!

勤俭建国家,永久是真言

在革命战争年代,朱德始终和战士们一起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有一次,美国记者安娜在路上遇到一个满身沾满尘土,穿着灰蓝色衣服的人,她本以为是一个普通的农民,没想到一旁的翻译却介绍说:“这位是我们的总司令,朱德。”她目瞪口呆,不敢相信。

新中国成立后,朱德长期担任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但他从未享受任何特殊待遇,仍保持着简朴的作风。他只有两身比较好的外衣,还是专门参加重要国事或者是会见外宾时才穿的。一回到家里,他就换上洗得发白的旧衣服。

朱德的衣服基本上都是补丁,有的衣服实在是太破了,无法拯救了,但他还是不肯扔,而是让工作人员把两件拼成一件。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67_01K9AauPBRbu

有一次,康克清先斩后奏,在没有得到朱德同意的情况下,直接将裁缝师傅请到家里,准备为他做一件新衣服。朱德一回家,看见裁缝师傅,他第一反应不是高兴,而是向妻子讲起勤俭持家的道理:

“衣服只要干净舒适就好,补一补还是能穿的,又何必做新的呢?有这个闲工夫,还不如把节省下来的布料和钱都用在国家的其他地方……现在比过去好多了,那个时候一件衣服要穿好几年呢!”

康克清听后没有说话,还是一旁的工作人员看不下去,解释道:“朱老总,康大姐不是擅自做主给你做新衣服的,而是因为您要去参加一场重要的活动,没有新衣服穿了,这才给您做的。”朱德听后点点头,这才勉强同意。

朱德说旧了、破了的衣服补补还能穿,绝非只是说说而已,因为在给旧衣服补补丁方面,他是很有心得的。

在抗日战争时期,朱德看见警卫员正在往旧补丁上缝新补丁,便对他说:“补衣服也是有讲究的,咱们要先把旧补丁拆下来,然后再缝新的,不能直接就在旧补丁上补新的,这样才更加牢固。而拆下来的旧补丁,还能纳鞋底,岂不是一物多用?”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67_01K9Aavw5p1K

一个在补衣服上都有讲究的革命领袖,生活中的简朴可想而知。

朱德不仅要求自己要做到勤俭节约,还这样要求自己的子女。朱德的孩子们独自出去生活后,他便教导他们要学会节约,不能铺张浪费。朱德的女儿朱敏参加工作后,因为没有经验,再加上花钱没有计划,所以导致每个月月底工资都被花得一干二净。朱德知道这件事后,当即教女儿一些勤俭持家的方法,还要求她每个月都制定一个计划,可以将一小部分钱存到银行里。

朱德对朱敏说:“你把一小部分钱存到银行里,这样不仅对国家有好处,对你也是有好处的。等你急需用钱的时候再取出来,还可以支援生活上有困难的同志。”

朱德告诉子女:“勤俭持家,是我们中国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你们不但要自己勤俭持家,还要教育孩子们也保持这种好习惯。”

朱德是一个说到做到的人,他的孙子外孙们穿的鞋,都是从部队后勤部门买来的战士们不要的旧鞋,衣服总是大的穿完小的穿。朱德说:“衣服的作用是御寒,只需干净、暖和,没必要那么新。”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67_01K9Aax9OlY3

朱德常说:“尽管现在条件比过去好,但也不能忘本。”因此在新中国成立后,朱德和全家每年都要坚持吃几次野菜,在他眼里,野菜是当年长征的“救命粮”,他要时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忘记过去。

堂弟嘲笑朱德穿得差,他如何回复?

然而令朱德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的勤俭持家居然会成为堂弟嘲笑自己的“理由”。

1959年庐山会议结束后,朱德决定到全国各地视察,调查研究,听取基层人民的心声。这一次,他回到阔别51年的家乡四川省仪陇县,听听家乡人民的真正想法。

1960年3月10日下午,朱德在妻子康克清的陪同下回到阔别51年的家乡。一路走过来,都是热情的百姓,朱德和康克清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当地领导笑着将朱德等人领去一处比较好的砖瓦房,说:“朱老总,这就是您小时候住的地方。”

朱德看后,连连摇头,说:“我没住过这样的房子,你们是不是带错了?我们家那个时候很穷,怎么可能住这样好的房子。”还没等当地领导说话,朱德又说:“我想起来了,这是我之前寄钱回来盖的新房子,不过我还没住过。”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67_01K9AZ1DFtgd

朱德回到家乡,本来心情十分愉快,但看到和他说话的兄弟们个个面黄肌瘦,就有些心酸地问:“你们怎么都这样黄皮刮瘦,说话都吊不起气?”其中一个堂兄弟是个直肠子,脱口而出:“那还不是因为吃不饱饭。”

朱德听后猛地用拐杖敲了一下地面,摇头说:“我知道了……”

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位名叫朱代良的人从远处走来,他一见到朱德就大喊道:“代珍哥,这么多年了,你可算回来了!”朱德好久没听到这个名字了,一时间有些愣神,反应过来后紧紧地拉着堂弟朱代良的手,说:“代良,好久没见了……”

朱代良上下打量着许久未见的堂哥,只见他穿了一件旧黄色的军大衣,脚上还穿着一双打有补丁的旧皮鞋,他有些诧异地说:“堂哥,亏你还是个老总呢,怎么穿得这么破旧,还不如我们县上的干部穿得好呢!”

朱代良话音刚落,在场的人纷纷不说话,场面一度很尴尬。本以为朱德会生气,谁曾想他却说:“代良,不能这样说。我现在挺好的,衣服干净、保暖就行,管它破不破,旧不旧呢!我现在不求衣锦还乡,只求国家能富强。”周围的人听后纷纷鼓掌,为朱德的话所感动。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67_01K9AZ243kYe

那天中午,朱德和康克清等人在村里的食堂吃饭。看着桌子上的稀饭和大头菜,想起堂兄弟说的话,朱德好一阵没有说话。后来,他叹了口气,说:

“人民公社越办越好了,去年大家出了力,有了成绩。但苦是暂时的,只要大家齐心协力,靠自己的努力,就一定能克服当前的困难。到时候,咱们一定能吃上甜的!”

3月12日晚上,仪陇县的领导见朱德在家乡视察的这三天吃的都是普通的饭菜,心里有些过意不去,便私自准备了一次还算说得过去的晚宴,来为朱德和康克清送行。

没想到这件事提前被朱德知道了,他严肃地批评了对方:

“我之前就提出回故乡的‘约法三章’:第一,不要限制我的行动自由,我想去哪就去哪;第二,我愿意找谁谈话,就找谁谈话,你们不能管;第三,吃饭自己点。我说的这些你们都忘了吗?你们还专门为我设宴,我能吃得下去吗?”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67_01K9Ab1Ikf1f

朱德见县委的同志们都低着头,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他心里也不好受,于是放缓声音,说:“我不用吃的太好,你们给我做些家乡菜,这样既简单又省钱,我吃起来也放心嘛!”

县委的领导同志间朱德批评严厉,说得却很中肯,只好撤下晚宴。

1975年3月6日,朱德写下“革命到底”四个大字,这几个字不仅是他对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鞠躬尽瘁的一生的总结,也是对全家的期望。因此在朱德去世后,康克清还经常教育子女:

“你们爸爸那么大岁数了,还和老百姓一样,为老百姓做事,总是把自己当成普通一员,你们都应该向他学习……”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联系删除。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1960年,朱德回到阔别51年的四川,却被堂弟嘲笑:穿得不如县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