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手工丝毯尽显“东方软浮雕”魅力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67_01K7rqHo0Sxb工作人员展示丝毯编织技艺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67_01K7rqKTy68a
四川银河地毯有限公司展示的精美丝毯
蚕桑丝绸文化在南充这块热土上传承,也为阆中丝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1952年,在阆中,四川银河地毯有限公司顺势而生,经过70年的发展,该企业从纯粹的地毯生产厂变为集产、学、研、创、旅为一体的文旅企业。
近年来,四川银河地毯有限公司深挖非遗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文旅产业链,随着银河地毯研学基地、“阆中丝毯织造技艺”主题博物馆的建立,“阆中丝毯织造技艺”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这里已成为全市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一环。
繁盛时期万人织毯无围墙
阆中丝毯的出现绝非偶然。《华阳国志·巴志》载:“巴子国盛产蚕桑、麻、鱼、盐……”《明实录》载:“当年山西潞安州织进贡绸缎,要采用阆丝。”
四川银河地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谭家骐介绍,阆中丝绸,源远流长。宫廷贡品,久负盛名。自明代开始,阆中就出现了丝毯编织作坊,但那时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没有形成真正的规模。
他回忆,上世纪50年代,当时的阆中县手工业管理局负责人看到了地毯前景,认为可以利用阆中丰富的蚕丝材料加工地毯,既可以解决就业,又可以提升产品附加值。1952年,在多方综合考虑之下,成立了阆中制线生产合作社,也就是四川银河地毯有限公司的前身。
“上世纪70年代,产品主要销售到国外,必须要经过进出口专业公司。”谭家骐说,销路并不好找,经多方引荐,找到了重庆、上海、北京、南京等地的7家外贸公司,阆中丝毯的市场销路逐渐打开。
1979年,四川银河地毯有限公司规模进一步扩大,原先的厂房已经不能满足生产需求,于是修建了2000多平方米的新厂房。同年7月,所有生产线搬入新厂房,100多名员工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生产中。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1992年,该公司拥有了自营进出口权,生产规模、效益、质量、技术、创汇等方面居全国同类企业之首,出口创汇位列全省前三,先后荣获“全国自营进出口创汇先进企业”“四川省优秀企业”“四川省纳税先进企业”。
上世纪90年代,四川银河地毯有限公司发展达到鼎盛时代。“在各乡镇发展了数十个加工点,由老艺人授徒,让更多的人进入丝毯编织行业,阆中从事丝毯编织的人达上万之众。”谭家骐说,1993年,《人民日报》刊文记录了当时的盛况。
转型发展文旅融合探新路
进入21世纪,当地劳动力外出、丝绸业发展疲软等外在因素制约着四川银河地毯有限公司的发展,如何突破重围迎来春天?该公司探寻出了一条文旅发展之路。
120道手织丝毯先后获国家级金奖、“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阆中丝毯织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无论是7道工序70多个环节的高密度“手工打结”工序,还是被誉为“东方软浮雕”的片剪雕花技艺,都没有被现代的机器所取代……这为银河地毯走文旅融合之路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2月20日,记者走进阆中古城武庙街,仿明清建筑的“银河丝坊”坐落其间,古色古香的房屋里,挂满了精美的手工丝织地毯,上百种类型的丝毯整齐有序陈列,图案精美、质地细密,从不同角度能看到不同的色彩和光泽变化,前来参观的游客无不为丝毯的精美而感到震撼。
“阆中丝毯的工序异常繁复,最大的特点是高密度的手工打结,毯背每米丝线的道数可以多达1000多根,一平方米要打100万个结。这些经纬线的打结缠绕全由手工完成,根据织成的图案,以开、片、剪、投等不同技法进行修饰,图案就可以呈现出浮雕的质感。”谭家骐介绍,这就是阆中丝毯被誉为“东方软浮雕”的原因。
银河丝坊的背后就是银河丝苑民宿。去年10月,银河丝苑民宿开始试运营,10多个房间几乎每天都客满,在刚过去不久的春节,接待了许多来自陕西、甘肃的游客。民宿内,客房、餐厅、公共区域,处处可见阆中丝毯的身影。
距离阆中古城约3公里,就是四川银河地毯有限公司于2017年修建的“中国丝毯文化创意产业园”,这里年均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园内设置了“阆中丝毯织造技艺”主题博物馆,馆藏丝毯作品3000余幅、图稿3000余张。在这里,不仅可以了解阆中丝毯的历史演进、生产环节,还可以学习手工编织丝毯技艺,体验阆中丝毯织造技艺的传承历史和独特魅力。
“我们还开发设计了一系列文旅产品,融入熊猫、三国文化等元素,深得游客喜爱。”谭家骐说,阆中丝毯畅销20多个国家,编织技艺得到了海内外顾客的认可。
企业家说
让丝毯艺术长期扎根校园
四川银河地毯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宇:
传承百年的阆中丝毯,在中国丝毯界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阆中丝毯织造技艺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匠人们遵循传统编织技法,用灵巧的双手,一经一纬织出了非遗的温度。
今年,我们将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在原有出口市场的基础上,开辟捷克、阿联酋等市场;以文化产业为中心,以“一带一路”为渠道,围绕阆中丝毯织造技艺振兴工作,向国际国内营销推广文创产品、工艺品,传播中华文化,形成国际国内“双循环”产销模式,逐步走出一条“以文促销、以销引客、以客兴业”的发展路径;以丝毯织造技艺传习展示中心为基础,计划举办非常规性的各种主题展览活动,在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的基础上,将丝毯的图案和色彩与青少年美术教育相结合,开发出具有特色的美育课程,让丝毯艺术长期扎根校园。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