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朱德回仪陇看望乡亲,临走时买了两双草鞋,买这干啥?
1960年3月,朱委员长到四川视察工作,顺道来到仪陇县。这是他参加革命,离家52年后,第一次回故乡。朱委员长到了仪陇,看到阔别多年的故乡发生了巨大变化,心里十分欢畅。他看着盘绕在崇山峻岭之间的公路,看着过去连铁钉也无法生产的家乡办起了工厂,一次再次地向故乡的干部、群众称颂说:“这都是党中央、毛主席领导得好啊!”朱委员长看了他的旧居,当即严肃地指出:“不应该展览这些,应该歌颂党和毛主席!”他诚恳地讲:“不要办我的展览,把这个地方办成一所学校,好不好?现在就改。”
原来,解放初期,仪陇县群众代表就提出用朱委员长的名字给仪陇县命名,并且计划用几百亩土地修建“朱德同志纪念馆”,供人民群众和外国朋友参观、瞻仰。朱委员长听了很着急,严肃地批评了这件事,并且指示:千万不要修纪念馆,“农民世世代代生活在那个地方,不应该把他们迁走。那些土地要分给农民耕种,以利发展生产。”仪陇县农民听说委员长要把修纪念馆的地分给他们种的时候,感动地说“总司令时时想着群众,就是没有想到自己。”这一次,朱委员长又再三嘱咐“把陈列馆办成一所学校。让孩子们读书用。”
朱委员长视察了他几十年前亲自参加创办的城关小学。他当年亲手种植的桂树和皂角树,青葱翠绿,生意盎然。师生们在树上悬挂了书写着“朱德同志手植”的木牌,并且挂了一首赞颂朱委员长的诗歌。朱委员长要教师们把树上的木牌和诗歌取掉,严肃地对当地负责同志说:“像这样的宣传是错误的。我们今天的一切成就,都是由于党的领导,群众的努力,要少歌颂个人!”这朴素的话语,反映了朱委员长的襟怀是多么磊落,情操是多么高尚!
朱委员长对故乡的革命和建设关怀备至。他老人家知道仪陇这个山区自然条件差,便鼓励干部、群众说:“山区好啊!山上的宝多得很,比平坝还好!”他特别指出:“粮食生产要搞好,还要根据山区特点,发展多种经营。多种经营发展了,才有钱买机器,实现农业机械化。”当时,正是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朱委员长鼓励大家鼓足勇气,增强信心,克服困难,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他亲笔为仪陇县委题词:“全党一条心,一股劲,一个样,为实现1960年的大跃进而奋斗!”
朱委员长离家五十多年了。到仪陇后公社干部准备引他老人家先看望一位亲属。可是,他老人家一贯把关怀群众看得比关心自己家庭更重。他不顾疲劳,四处走访,首先向贫下中农问寒问暖,置身在群众之中。他亲自走进社员的灶房,嘱咐干部要关心群众生活;他用当地土语“广东腔”,和老庄户谈生产,拉家常。
在旧居的院子里,朱委员长的腿上、背上爬的全是小孩,大院里人声鼎沸,笑语喧哗,朱委员长同人民群众完全融为一体了。在地势较高的药铺垭,住着一位80岁的老贫农,听说朱委员长来了,很激动,却因行动不便出不来。朱委员长知道后,就决定去看望这位老人。工作人员觉得这一段路很不好走,劝他带信问候那位老贫农,自己不用上山了。可是,朱委员长关心群众心切,不顾劝阻,坚持拄着拐杖,爬上山去,亲自登门看望那位老贫农,亲切询问他有什么困难。那位老贫农高兴地久久握着朱委员长的手不放,兴奋得老泪横流,不知说什么是好。
敬爱的朱委员长来自工农,热爱工农,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他为人民操劳一辈子,好不容易回一次故乡,仪陇的群众多么希望好好招待他老人家,让他老人家尝尝家乡的饭菜啊。可是,朱委员长回到家乡后,烟不吸,酒不喝,名酒好菜一律不准用。按照老习惯,他只吃米粉做成的馍馍,还有豆芽、磨芋豆腐等家乡群众的饭菜,他还津津有味地吃了不少清明菜、灰灰菜等四川的一些野菜。吃着烤红苕,他也不剥皮,有人说不好消化,他笑着说,扔了可惜,过去一直是带皮吃。
在艰苦的战争年代里,我们的总司令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解放后,我们国家日益繁荣富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敬爱的朱委员长,依然是那么简朴。朱委员长回家乡,穿的皮鞋补了巴,咔叽布衣服洗得褪了色、发了毛,打着补丁。一位同志见他的衣服太旧了,劝他换件新的,朱委员长风趣地说:“你这个四川人怎么忘了,我们四川有句俗话:冬天穿补巴衣服热和,夏天穿旧衣服凉快。”
敬爱的朱委员长,从小爱劳动,放牛、下地、做家务,样样活路都能干,投身革命几十年,当上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劳动人民的本色始终未变!回家乡时,沿途各县曾给朱委员长送了许多土特产,他什么也没要,什么也没带回北京,唯独在临走时,朱委员长从仪陇街上买了两双草鞋。有人问:“买这干啥?”朱委员长意味深长地说:“草鞋穿起来舒服,过去我在家里劳动,穿的就是它。” 转发了 转发了 转发了 转发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