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五灯会元》——终南山圭峰宗密禅师篇 原文及译文(一)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72_01LZjy1N08cS六祖下三世四世不列章次六祖下五世遂州圆禅师法嗣圭峰宗密禅师终南山圭峰宗密禅师者,果州西充人也。姓何氏。家本豪盛,髫龀通儒书,冠岁探释典。
唐元和二年将赴贡举,偶造圆和尚法席,欣然契会,遂求披剃,当年进具。
一日,随众僧斋于府吏任灌家,居下位以次受经,得圆觉十二章。览未终轴,感悟流涕。归以所悟之旨告于圆。圆抚之曰:
“汝当大弘圆顿之教,此诸佛授汝耳。行矣,无自滞于一隅也。”师涕泣奉命,礼辞而去。因谒荆南忠禅师。﹝南印。﹞忠曰:“传教人也,当宣导于帝都。”复见洛阳照禅师。﹝奉国神照。﹞照曰:“菩萨人也,谁能识之?”
寻抵襄汉,因病,僧付华严疏,即上都澄观大师之所撰也。师未尝听习,一览而讲,自欣所遇。曰:
“向者诸师述作,罕穷厥旨,未若此疏,辞源流畅,幽赜焕然。吾禅遇南宗,教逢圆觉,一言之下,心地开通。
一轴之中,义天朗耀。今复偶兹绝笔,罄竭于怀。”暨讲终,思见疏主。
时属门人太恭断臂酬恩,师先赍书上疏主,遥叙师资,往复庆慰。寻太恭痊损,方随侍至上都,执弟子之礼。观曰:
“毗卢华藏,能随我游者,其汝乎!”师预观之室,惟日新其德,而认筌执象之患永亡矣。北游清凉山,回住鄠县草堂寺。
未几,复入终南圭峰兰若。大和中徵入内,赐紫衣。帝累问法要,朝士归慕。
唯相国裴公休,深入堂奥,受教为外护。师以禅教学者互相非毁,遂著禅源诸诠,写录诸家所述,诠表禅门根源道理,文字句偈,集为一藏,﹝或云一百卷。﹞以贻后代。其都序略曰:
禅是天竺之语,具云禅那,此云思惟修,亦云静虑,皆定慧之通称也。源者,是一切众生本觉真性,亦名佛性,亦名心地。悟之名慧,修之名定。定慧通名为禅。
此性是禅之本源,故云禅源,亦名禅那。理行者,此之本源是禅理,忘情契之是禅行,故云理行。
然今所集诸家述作,多谭禅理,少说禅行,故且以禅源题之。
今时有人但目真性为禅者,是不达理行之旨,又不辨华竺之音也。然非离真性,别有禅体。但众生迷真合尘,即名散乱。背尘合真,方名禅定。
若直论本性,即非真非妄,无背无合,无定无乱,谁言禅乎?
况此真性,非唯是禅门之源,亦是万法之源,故名法性。亦是众生迷悟之源,故名如来藏藏识。﹝出楞伽经。﹞亦是诸佛万德之源,故名佛性。﹝槃等经。﹞亦是菩萨万行之源,故名心地。﹝梵网经云:“是诸佛之本源,行菩萨道之根本,是大众诸佛子之根本也。”﹞万行不出六波罗蜜。禅者,但是六中之一,当其第五。岂可都目真性为一禅行哉!
然禅定一行最为神妙,能发起性上无漏智慧。一切妙用,万行万德,乃至神通光明,皆从定发。
故三乘人欲求圣道,必须修禅,离此无门,离此无路。至于念佛求生净土,亦修十六观禅,及念佛三昧、般舟三昧等也。又真性即不垢不净,凡圣无差。禅门则有浅有深,阶级殊等。谓带异计、欣上厌下而修者,是外道禅。正信因果,亦以欣厌而修者,是凡夫禅。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禅。
悟我法二空所显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禅。﹝上四类,皆有四色四空之异也。﹞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
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禅,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若能念念修习,自然渐得百千三昧。达磨门下展转相传者,是此禅也。
达磨未到,古来诸家所解,皆是前四禅八定,诸高僧修之,皆得功用。南岳天台令依三谛之理修三止三观,教义虽最圆妙,然其趣入门户次第,亦只是前之诸禅行相。唯达磨所传者,顿同佛体,迥异诸门,故宗习者难得其旨。
得即成圣,疾证菩提;失即成邪,速入涂炭。先祖革昧防失,故且人传一人。
后代已有所凭,故任千灯千照。
洎乎法久成弊,错谬者多,故经论学人疑谤亦众。原夫佛说顿教渐教,禅开顿门渐门。二教二门,各相符契。今讲者偏彰渐义,禅者偏播顿宗。禅讲相逢,胡越之隔。
宗密不知,宿生何作,熏得此心,自未解脱,欲解他缚,为法亡于躯命,愍人切于神情。﹝亦如净名经云:“若自有缚,能解他缚,无有是处。
然欲罢不能,验是宿习难改故。”﹞每叹人与法差,法为人病。故别撰经律论疏,大开戒定慧门。显顿悟资于渐修,证师说符于佛意。意既本末而委示,文乃浩博而难寻。泛学虽多,秉志者少。况迹涉名相,谁辨金?
徒自疲劳,未见机感。虽佛说悲增是行,而自虑爱见难防。遂舍众入山,习定均慧,前后息虑,相继十年。
译文参考:
圭峰宗密禅禅师终南山圭峰宗密禅师是果州西充人,俗姓何.家庭本豪富兴盛,少年时精通儒家典籍.
二十岁开始探求佛 家经典.唐元和二年,他赴京科考时,偶遇道圆和尚,非常高兴, 并领悟禅法,于是请求削发出家,当年就受具足戒.
有一天,他随同众僧在府吏任灌家办斋事,按坐位次序受经卷,禅师得《圆觉经》十二章.他还未看完经卷,便感悟得痛哭流 涕.
回寺后,将所领悟的意思告诉了道圆和尚.道圆安抚他说:“你当弘扬圆顿教.这是众佛传授给你的使命.好了,你不要将自己局限在一个狭小的地方.”
禅师哭泣着受命,礼拜辞别而 去。因而前往参谒荆南惟忠禅师。(南印。)惟忠说:“传教的人, 应当在京城说法化导。”
于是又前往洛阳,拜谒神照禅师。(奉国 神照)神照说:“菩萨的人,谁能认识他?”不久又抵达襄汉。 因生病住下,僧人交付给他一部上都澄观大师所撰写的《华严疏》.
禅师从未听说、修习过此书,但一看了就十分欣喜自己能遇见此书,他讲说道:“以前各位大师的著述很少穷究其旨意,不如 此疏,文辞充畅,精深光彩.我参禅遇南宗,传教逢圆觉.一句话,使我心地开通,一书卷,使义天明朗闪耀。
今又偶见此绝笔, 当尽心竭力修习牢记于心,”讲说完后,十分渴望见到该书的主 人——澄观大师.当时正值门人太恭断臂报恩,于是禅师先写信给澄观大师,叙述愿从师学法的感情.
如此来回庆贺慰问.不久 太恭手臂痊愈,才随侍至上都,以弟子礼见大师.澄观说:“毗卢华藏世界里能随我游方的人就是你吗?”
禅师自到澄观处后,惟有 其功德天天发生变化,而认筌执像弊病却永远消失了.此后,他北游清凉山,回住都县草堂寺.不久,又进入终南山圭峰寺院.
唐大和年间,文宗召禅师人宫,赐紫衣,又多次请教法旨,一时朝野之士归慕.其中,唯有宰相裴休进入宫中,受教为外护.
禅师因禅教各派学者互相攻击、诋毁,遂著《禅源诸诠》一 书.该书记载了各家之说,阐明禅门的根源道理,以及文字、句偈 共汇集为一藏,(或说一百卷。)以此遗留给后人.其《都序》内容略说如下。
禅,本是天竺话,全名禅那,这里说“思惟修”,也说“静虑”,都是定慧的通称.源,是指一切众生本觉的真性,也 称佛性,也称心地.领悟真性称慧,修习真性称定。
定慧通称为禅.这种真性是禅的本源,所以说是禅源,也称禅那.所谓理行, 是说这种本源就是禅理,忘情契合它就是禅行,所以说是理行.然 而现在所集各家之说,谈禅理的多,说禅行的少,故暂且以禅源作书名.现在时常有人只将真性看作禅,这是不通达理行的旨要,又不能辨别中华、天竺的音.但是并不是说除了真性,另外还有禅 体.众生迷惑真性,契合尘垢,就叫散乱.远离尘垢,契合真性,才叫禅定.如直接议论本性就是非真非妄,不背离、不契合,不定不乱,那又有谁说禅呢?何况此真性,并非只是禅门的本源,它也 是万法的本源,故称法性;也是众生迷惑与觉悟的本源,故叫如来 藏藏识(出《楞伽经》.);也是诸佛万德的本源,故称佛性(《涅槃》等经);也是菩萨一切行法的本源,故叫心地.(《梵纲经》
说:“这是诸佛的本源,行菩萨道的根本,是大众佛门弟子的根本”)一切行法都不出六波罗密,而禅那在六波罗密中列第五 位。不可将真性都看作一禅行!然而禅定一行最为神妙,能产生本性上的无漏智慧.一切妙用,万行万德,乃至于神通光明,都从禅定产生.故三乘内的人欲求圣理,必须修习禅,离开这点无门可 入、无路可走.至于说念佛求生清净土,也必须修习十六观禅,以及念佛三昧、般舟三昧等.此外,真性就是不垢不净,凡人、圣人 都无区别。
禅门则有浅有深,等级不同.称带有不同的计虑,喜上 厌下而修习的,是外道禅;正信因果,也有喜厌而修习的,是凡夫禅;领悟偏空所显真理而修习的,是小乘禅;领悟佛法二空所显真 理而修习的,是大乘禅。(以上四类,都有四色四空的不同.)如顿悟自心本来就清净,原来就无烦恼,并且无漏智性本身就具有,此 心就是佛,始终无差别,依此而修习的,是最上乘禅,也叫如来清净禅,也叫一行三昧,亦叫真如三昧.这是一切三昧的根本.
如能 时刻修习,自然渐得百千三昧.达磨门下代代相传的就是此禅. 达磨来以前,古来各家所解都是前四禅八定,各位高僧修习后,都取得功用.南岳天台宗令按三谛禅理修习三止三观,教义虽然最 圆妙,然而生死轮回进入的门户次第,也只是以前诸禅的行法实相。
唯达磨所传的禅.顿同佛体,与各门迥然不同,故修习禅宗的人,不容易悟得其旨意,如获得就成圣,很快印证菩提;
如丢失就 成邪,很快堕人尘垢。先粗为消除愚昧、防止丢失,所以只是一人 传付一人.到后代已经有凭证,所以任随千灯照明,等到佛法时间一长,弊病产生,错误增多,故讲经论的参学僧人疑惑、毁谤的 也多了.原来佛法就有顿教渐教之分,禅宗则开顿门渐门二门. 二教二门,各相契合.今讲经者偏重渐修义,说禅者偏扬顿悟宗.
说禅、讲经的相逢,犹如胡、越之隔.我宗密不知前生干了什么, 熏得此禅心,自己还未解脱,又想解脱他人的束缚,为了禅法不惜生命,怜人的心情溢于言表.(也如《净名经》所说:“如自己有束缚,又能标他人束缚,没有此点.然而想停又不能,说明此是前 世习性难改的原因.”)每每感叹人与佛法相差太远,而佛法又被人所歪曲、损害,所以另外撰写了《经律论疏》,大开戒定慧门,以显顿悟优于渐修,证澄观大师所说与佛意符合。佛意既已先后 委示,经文则因广博浩繁而难以寻找,泛学者虽多,有志者却少,何况又涉及名相,谁
能辨出是金是铜?白费劳苦,未见机感.虽然佛说增加慈悲是行,但自己的忧虑、爱见难防.于是舍离众人而入 山,修习禅定以均慧根,止息前后心念,前后共十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