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中共营山第一个支部的建立‖刘星耀
中共营山第一个支部的建立刘星耀
1926年2月,中共营山支部在骆市场(现骆市镇)建立。此次建党活动,由留学法国并在中共旅欧支部入党的杨伯恺回乡组织。
杨伯恺,营山县骆市杨家坝人,五四运动时期,在顺庆(今南充)联合中学求学时,与同学石琼、何以端、黄知风等人就深受校长张澜的民主思想启迪和新文化运动影响。当时,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提倡中国有志青年去法国留学,学习欧洲的先进文化科学技术,回来建设自己的国家。杨伯恺与石琼、何以端、黄知风等11位营山同学,有幸得到北京各方赞助,分别从四川、北京、上海等地出发,于1919年至1920年先后去法国勤工俭学。求学期间,他们接受了中共旅欧支部的思想指导,通过勤工俭学,学习革命理论、科学技术并积极参加中共旅欧支部领导的各种政治活动。
杨伯恺(图片来源:川观新闻)
杨伯恺、石琼、黄知风等人在中共旅欧支部培养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们关心家乡的思想文化建设,寄回进步刊物《少年》《赤光》和马克思、列宁的照片。县城的青年学子张雪岩、张崇古、陈同生(学名张怀清)、王绍联收阅后就在县城传播。1925年,杨伯恺等先后回国,除少数参加其他社会工作外,其余都参加了党组织安排的工作。杨伯恺、黄知风、石琼、柏载鹍等7人回到重庆,在中共重庆地委领导下,参加北伐、工农运动和发展党的组织。一段时间后,杨伯恺、黄知风、柏载鹍、郭经阶奉派在家乡营山开展农民运动和建党工作。杨伯恺在骆市筹建中共营山支部,培养党员对象,物色有觉悟的农民杨绍怀、杨思富和进步知识青年杨汉英等,并将他们发展为共产党员,由郭经阶任支部书记。
1925年冬,杨伯恺就营山的建党工作、群众工作,写了两个报告寄往上海向党中央呈报。营山党支部是四川第一批早期建立的党支部之一,成员很坚定,工作能力强,工作很有成效,受到中共重庆地委重视。与此同时,留法归来的共产党员黄知风在县城进步知识分子中活动,与郭经阶一道发展了李砚畲、冯挽澜、李化粗为国民党员,建立营山县国民党(左派)县党部,促进了国民革命的向前发展。11月,郭经阶以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党员身份出席了四川省国民党(左派)第一次代表大会。为继续扩大国民党县党部组织,他回营山后还派人去蓬安从事筹建国民党(左派)县党部的活动。
营山党支部的建立,有力地推动了营山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在杨伯恺领导下,加强了党的队伍建设和农运积极分子的培养。杨伯恺物色和推荐了一批先进分子去重庆中法大学学习,接受党的教育,接受国民革命教育。为了发展农民运动,又派在重庆地委和国民党(左派)四川党部工作的柏载鹍、郭经阶、黄知风、杨如松等回营山与本地农运骨干杨光普、杨绍怀一道,通过办农民夜校、平民学校宣传革命道理,推动农民运动。中法大学学生陈同生、郭经阶、唐尚仁、杨彦超、李用一、杨汉英等都是各地农运工作的坚强组织者,他们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号召农民组织起来,反对恶霸地主,反对贪官污吏,反对军阀割据,反对苛捐杂税,受到农民的衷心拥护,形成了革命洪流,展现出农民组织的巨大力量。经过广泛地组织发动,1926年底,全县建立了区农会22个,乡农会64个,入农协会员达8000多人,被当时中共四川省委书记杨闇公誉为四川农运之冠。
1926年9月,英帝国主义暴露出其侵略本性,无端炮轰万县,万县同胞死伤5000多人,房屋烧毁数千间。营山人民获此消息极为愤慨,党支部立即领导农协会组织声势浩大的集会,声讨英帝国主义的暴行,支持万县人民讨回血债,要求英帝国主义赔偿损失,将英帝国主义的舰船逐出长江,充分展现了营山人民同仇敌忾的强大力量。
1926年12月上旬,由杨闇公、朱德、刘伯承在四川发动的顺(庆)泸(州)起义的炮声在顺庆打响,共产党员黄知风担任了起义军第一路军政治部主任。顺庆党组织的李介、童公懋派人来营山联系,要求支援顺泸起义。党支部立即行动,赶制红旗,准备刀矛,派农运骨干赴顺庆支援起义。但因两地相隔太远,指挥通信失联,支援未能成行,起义最终失败。党支部在这一斗争中经受了锻炼。
顺(庆)泸(州)起义纪念碑(图片来源:南充市顺庆区人民政府网)
从1926年至1949年营山解放的23年间,营山党组织先后有杨绍怀领导的党支部,红军来营山建立的中共营山县委,抗战时期由刘天胤建立的营山特支等。1948年,中共川东特委、川西特委在营山建立了两个特支,共有地下党员310多人。当年夏天,川东特支领导了有300人参加的武装起义。
营山县骆市陵园(图片来源:川观新闻)
1949年12月,营山党组织在上级党组织领导下,经过23年曲折斗争,终于迎来了营山解放。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刘星耀(原营山县委党史办公室主任)
供稿:营山县地方志办公室
配图:方志四川 杨伯恺烈士是电视剧《西游记》总导演杨洁女士的父亲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