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教师队伍建设 全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仪陇融媒(记者 漆宗英 牛榆)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近年来,我县聚焦德能并重,通过多种举措,全面履行教育职责,着力培养素质过硬、业务精湛、水平高超的专业化教师队伍,促进全县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提升,助力构建优质多样、充满活力、人民满意的教育体系。
在新政小学名师工作室里,这里正在进行期末总复习研讨活动。各位老师通过分享自己对课题的设计思路,从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指导、时间分配等方面作了深刻的反思,同时也提出了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每个人研究的方向和重点,在讨论中逐渐清晰、明确。
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2室成员康利霞说:“自我加入名师工作室以来,每学期确定一个主题,我们围绕主题一起学习、一起研讨、一起设计课例,开展送教下乡、集体备课、专题讲座等活动,带动和促进了全县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也由一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县级名师。”
据县教科体局深改办负责人袁绍伟介绍,每个县级工作室都设有主持人1名,正式成员X名,每个片区工作室主持人由县级工作室正式成员担任,每名正式成员带N名梯级成员,形成“1+X+N”带动体系。
目前,全县组建县级工作室64个,片区组建区级工作室132个,学校根据学科教师人数实际成立校级工作室200余个,构建起县、区、校三层联动工作格局。全县有县级“三名”培养对象415名、梯级成员800余名,真正把培育触角延伸到基层,促进全县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努力实现“家门口的学校就是好学校”的目标。
在滨江小学,老师组织同学们来到劳动实践基地,开展教育实践课程。课程中,老师让同学们识别和区分实践基地中的蔬菜种类,并让同学们亲自收取成熟的蔬菜,切身体会收获的喜悦和粮食的珍贵。
袁绍伟表示,我县不断推进“三名工程”与“基于核心素养的质量提升课改项目”深度融合,借助名教师工作室共搭建16个学科学术攻坚小组,全力构建新型素养课堂。
自“双减”政策落地实施以来,滨江小学积极探索“实践+课后服务模式”,拓宽劳动教育渠道。从课堂到田间,从书本到实践,学校积极组织开展劳动实践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学习农耕文化知识,还能让他们切身感受劳动本身的价值,真正体会到“一粥一饭来之不易”。
“我们将继续把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并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利用本校、本地丰富的资源,多角度开发劳动教育内容,多策略实施劳动教育,从而培养学生劳动观念,提升劳动能力,养成劳动习惯,体悟劳动精神。”滨江小学校副校长吴春梅说。
近年来,我县牢固树立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在人才的引进、培养和服务上激活力、增动力,为教育事业积蓄发展后劲,为全县发展提供坚强人才支撑。自2012年以来,我县启动实施“三名工程”建设,指导教师开发校本课程资源,编写、出版校本教材,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社团活动,多次组织策划成果展览,探索“优质发展共同体”和“学区制”办学模式,引领县域学校全面协同发展。
县教科体局副局长唐栋宇对记者说:“优质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好优质教育关键所在,我们希望通过实施三名工程,加大对校长、老师、班主任培养力度,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为学校高质量办学提供人才支撑,从而全面提升仪陇教育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同时,我县借助东西部协作项目,选派80名“三名”培养对象赴温州龙湾跟岗学习,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邀请13名成都教育专家作新课标专题培训,引进教育专家团队来仪指导“基于核心素养的质量提升”课改项目20余场次,有效提升教师理论水平和实操能力。
目前,我县有正高级教师10人,副高级教师1864人。今年,教育系统引进研究生层次教师23人,目前,我县共引进研究生层次教师236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