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七夕”焕发新活力!
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七夕文化,探索七夕文化在新时代传承与发展的方略、途径,在中国传统节日——七夕即将到来之际,8月8日,以“七夕文化的内涵与时代价值”为主题的研讨会在南充市蓬安县举行。此次研讨会是“情满巴蜀·浪漫蓬安—我们的节日·七夕”四川省示范活动的系列活动之一,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历史研究院,蓬安县委、县人民政府主办;蓬安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四川省司马相如研究会承办,四川省中华文化学会协办。
A专家学者齐聚探索七夕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
在研讨会上,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华师范大学、绵阳师范学院、四川省司马相如研究会、邛崃市文联、邛崃市志办、邛崃市临邛文化研究学会的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围绕“七夕节日的渊源、发展轨迹、历史特征及其当代创新性发展方向探索”“七夕文化内涵,中华民俗传统与各地域民俗文化传承研究”“中华礼乐文明视野下七夕文化的历代认识史、研究史与新时代的文化解读”“七夕与中华爱情文化主题及其在中国婚姻伦理中的价值”,以及“七夕民俗与七夕文化现象”“历史上巴蜀地区的人们怎样过七夕”“新时代人们如何认识七夕、过七夕”等话题畅所欲言,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蓬安县举行以“七夕文化的内涵与时代价值”为主题的研讨会,必将推动中华七夕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专家学者认为,七夕节是我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七夕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节日文化的一部分,它不仅蕴含着向往自然和谐、爱情美满、家庭幸福的价值理念,还凝聚着渴望智慧、追求工巧、激励创造等精神崇尚。因此,保护并传承七夕节日文化与民俗,就是尊重和珍视老百姓的生活传统和心灵诉求,就是传承和发展深深扎根于民俗大地上的文化精神。
B促进文旅融合七夕文化赋能旅游产业
“赋圣故里,浪漫蓬安。”在研讨会上,蓬安县委副书记、县长邱跃峰介绍说,赋圣司马相如生于蓬安,其大赋广博闳丽、卓绝汉代,开启了巴蜀文学浪漫主义先河;其一曲《凤求凰》,缘定卓文君,成就世界爱情经典,为蓬安留下了独有千秋的浪漫底色。此外,正源镇红豆村月老祠、月老崖见证了无数儿女情长,银汉石桥“鹊桥相会”的古老传说千年流传,让蓬安的浪漫情怀历久弥新。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近年来,蓬安县狠抓传承保护,赓续文明根脉,坚持把独有的爱情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作为浪漫之基,深度融入到城市规划、产业发展和社会事业中,大力实施相如故城保护开发,全面提档升级周子古镇,精心培育红豆村爱情谷、油房沟百牛谷等景区景点,积极推出凤求凰浪漫夜游、5D光影秀、蓬安七夕夜等文旅活动,进一步擦亮文旅品牌、带旺文旅人气,让传统文化在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中,焕发出了更浪漫的气质、更迷人的魅力,也让蓬安成为游客追求美好爱情的诗与远方。
整理七夕民俗故事、凝练七夕文化精神内核、赋予七夕文化新的时代表达方式、培育文明新风尚、打造“凤求凰”文化旅游节庆品牌、创新“凤求凰”系列文创礼品……研讨会上,专家学者还对蓬安以七夕民俗为依托,扎实做好研究推广工作,进一步丰富拓展七夕文化内涵,推动传统文化繁荣复兴,实现“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提出了建议。
C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做强爱情文化品牌
蓬安是司马相如故里,邛崃是卓文君故里。司马相如、卓文君共同演绎了爱情传奇故事“凤求凰”,为深入研究、弘扬这一中华爱情文化的千古经典,在当天的研讨会上,蓬安县司马相如研究会、邛崃市临邛文化研究学会签订了加强文化研究与交流合作的协议。
按照约定,双方每年开展学术交流活动,通过学术讲座、专家报告会及学术研究动态介绍会等,对爱情文化、七夕文化进行研讨;学术活动中涉及司马相如、卓文君等相关议题需双方协作配合方能完成的,双方共商方案、协同力量、合作推进、同步落实、共享成果……
四川省司马相如研究会副会长、蓬安县司马相如研究会理事长唐晓零认为,两地联合开展爱情文化、七夕文化研究,目的是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专家访谈
在8日的研讨会上,记者针对七夕节的现状、如何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等,专访了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储冬爱及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蜀道文化研究专家蔡东洲。
发扬和传承七夕文化要多方共同发力
记者:七夕作为中国的情人节,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前,对于这一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现状如何?
储冬爱:七夕节日的表述需要回到时间、回到本源。七夕文化的保护,需要回到传统,因为非遗保护的核心概念是还原、传承与维护,现实生活必须和传统历史相互发现才能使人理解并获得传承。当然,七夕文化的再造还需要回到审美的层面,节日是游戏、狂欢、消费,但本质上是审美的,是认同和表达,是享有生活本身。
当下,七夕节的主题还有些模糊,七夕文化还没有得到有效传承与弘扬。
记者:发扬和传承好七夕文化,您有哪些建议?
储冬爱:首先,政府角色由“主导”变“推手”,协调传承人和市场关系,开发、延长相关产业链;优化大型活动与空间设置,促进文化的发展;政府放手,相信民间智慧,激活民间力量;完善传承人评定、培养机制,注重传承人记忆留存。
学校教育方面,最终的目的应是推动乞巧回到艺术、文化层面,因而需要从以往的“第二课堂”转化为审美教育,将乞巧文化纳入学校的特色实践课中,以此来熏陶学生对七夕文化的认知。
传媒实践方面,应对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才知道如何去进行创造性传承。宣传可以增加民众对节日民俗的认识,通过艺术化的表现形式和数字媒体的全方位渲染,使非遗在新的技术环境中焕发新的活力。
学术研究方面,要理论与田野并行,要立足于非遗本身,找寻其在传承中的问题,这些研究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见性,是能够给政府的工作有参考作用。
记者:蓬安如何做响做强七夕文化品牌?
储冬爱:对于蓬安来说,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是一笔财富、一笔遗产,这个故事是可以用的、可以讲好的,蓬安要搭好司马相如的“便车”,借助于司马相如的故事、文旅品牌,把七夕节办好、办活,持续扩大影响力,实现“以文促旅、以旅彰文”。
要对传统文化是否优秀进行判定
记者:蓬安举行以“七夕文化的内涵与时代价值”为主题的研讨会,您如何看待?
蔡东洲:这次研讨会是一个民俗文化性质的研讨会,有它特殊的价值,因为民俗文化就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民俗文化在社会上有广泛的影响力,对它的引导非常重要。实际上,移风易俗本来就是各级政府的义务和责任,政府本应加强对民间风俗习惯、民间文化的引导。蓬安举办这次研讨会,邀请了专门研究七夕文化的专家学者,更是具有非常好的推广性。
记者: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进行挖掘、保护与传承、弘扬?
蔡东洲: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需要引导,民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入了“优秀”这个概念,那么就需要对传统文化是否优秀进行一次判定,判定的标准就是时代价值。民俗文化中有些东西该抛弃,有些东西该整改,要去其糟粕存其精华,才能够推动社会进步。当然,政府部门也要加强对民间文化、民间风俗习惯的正确引导。
研讨会上部分专家学者观点摘登
王立刚(北京师范大学讲师、教育学博士)
七夕是个很容易被人们,特别是年轻人接受的节日,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让人们过中国的情人节,应该好好研究人们对这个节日的需求是什么,作为蓬安,有着丰富的爱情文化、七夕文化基础,可以开发出一批文创产品,满足人们特别是情侣的购物需求。
李军(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研究员)
“赋圣故里、浪漫蓬安”,其中,浪漫体现在“凤求凰”的典故,可以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机遇,建设成渝地区文化旅游“鹊桥”,打造辐射川、陕、甘、渝的“爱情旅游文化圣地”,不断扩大影响力。还可以充分挖掘地方的婚嫁习俗,“凤求凰”这个文旅品牌可以是一首经典情歌、一杯美酒、一部优秀剧目、一本好书,甚至还可以是一棵见证爱情的老榆树、红豆树……
李志(邛崃市文联主席)
蓬安与邛崃两地文化旅游完全可以跨区域合作。一是两地可以从合作研究相如、文君的历史文化切入,互为借鉴、资源整合、互为补充、共享成果,为两地打造相如牌、文君牌提供文化支撑;二是两地可以联合打造“中国七夕情人节”,持续推动“七夕情会·双城之恋”旅游互动合作;三是注重活动的创新性,形成影响力;四是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包装跨区域旅游线路、旅游产品。
彭圣洲 汪泽民 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李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