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发展局,是民企的“娘家人”还是强势“婆婆”?
近日,中央编办正式批复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内部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这个消息发布之后,社会上和媒体上就出现很多讨论:这个新机构是干什么的?为什么现在设立?会给民营经济发展带来哪些改变?它会成为民营企业的“娘家人”还是强势“婆婆”?
围绕上述话题,9月8日,观察者网对话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上海市经济学会副会长连平教授。
【访谈/观察者网 王慧 整理/张菁娟、房佶宜】
观察者网:上次和您聊民营经济的话题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民营经济31条”。这次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又出了个大招,就是民营经济发展局,这可以说是史上首次。我们一直说民营经济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什么之前没有专门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而在当下的经济状况之下创设这个新机构?
连平: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就是民营经济获得了持续、大幅度的增长,现在整个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两个最为重要的特征是:第一,民营经济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第二,对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
过去40多年,民营经济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发展状态不尽如人意。中国是一个公有经济比较发达的经济体,如何在公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并存的经济体运行过程中,更好地推动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我认为,推出民营经济发展局这样一个机构,由它来统筹协调、综合施策,推动民营经济的发展,从整体的战略角度考虑是十分有必要的。
从短期来看,疫情三年给中国经济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民营经济在这个过程中面临着较大的压力。比如说,比较综合的一个指标是民间投资,民间投资去年底还是正增长,今年上半年增速为-0.2%,一个月之后负值进一步扩大,1-7月份增速为-0.5%。这种现象极为罕见,现在的情况应该是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最为困难的阶段。
当然,这种状况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各种各样的综合性因素造成的,其中也包括一些外部因素,比如说,一些国家采取相关政策对中国的产业链、供应链进行打压,给民营经济的信心、预期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民营经济需要国家给予更大力度的支持,国家有必要推出更强有力的手段,包括各种资源的投入、对民营经济中长期发展给予支持、推动相关政策落地等等,以问题导向去推动民营经济的发展。
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局可以协调各方,共同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新机构的职责当中特别提出“统筹协调”,因为民营经济涉及很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国家具有相关职能的机构来进行协调,发改委是一个比较合适的主体。
观察者网:确实,现在民营经济处在一个比较艰难的时期,这时候中央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这样一个新机构还是很有必要的。我也注意到,这个消息发布之后,社会上和媒体上就有许多讨论,最终可以归结为这样一个问题:民营经济发展局到底是干什么的?我们应该怎么定位它?它会成为民营企业的“娘家人”还是强势“婆婆”,它是用来“管”的还是用来“服务”的?对于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连平:首先要看民营经济发展局的功能是怎么定位的,关于它的功能有关负责人提出了12个字——统筹协调、综合施策、促进发展。具体来看,我觉得可能会涉及以下内容:
第一,统筹协调各方,这是它最为重要的功能定位,作为主管部门来协调各方面的政策、资源;第二,营造更优的民营企业营商环境;第三,针对民营企业发展中的难点痛点综合施策;第四,加强要素的支持,通过财政、货币、金融等资源投入来加以推动;第五,促进民营企业公平准入;第六,运用法制手段来保持民营经济运行环境的平稳健康;第七,督促各种政策不断地落地。
如果从上述具体方面来看的话,该机构更多的是服务的功能而不是管理的功能,不是去当“婆婆”。尽管存在管理功能,但主要还是更好地为民营企业服务,保障它们各种资源需要,解决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促进后者更健康的发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在过程中逐步出现功能褪变,到一定阶段后,由一个多功能的服务者的角色转变为管理者,最终成为强势的“婆婆”,这是我们所不希望看到的。
观察者网:您刚刚也提到了民营经济发展局的主要职责,我们具体来看一下,它的主要指责描述一共103个字:跟踪了解和分析研判民营经济发展状况,统筹协调、组织拟订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拟订促进民间投资发展政策。建立与民营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协调解决民营经济发展重大问题,协调支持民营经济提升国际竞争力。您觉得,目前拟定的民营经济发展局的上述主要职责有什么特点?在具体履行实施的过程当中您又有怎样的建议或期待?
连平:综合来看,我认为,民营经济发展局职责的重点实施方向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通过调查研究,更多地掌握民营经济的发展状况和需求;第二,沟通各方面信息。现在民营经济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很多,如何能够将这些困难和问题第一时间反映到相关管理机构,并制定政策来解决问题,有助于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解决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至于说到建议,我考虑了以下几方面:
第一个方面,对于民营经济的发展,最重要的还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从实际出发,找到民营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和举措,并加以实施;
在此基础上,第二个方面是要能够加强要素支持,也就是运用我们国家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金融手段等各种资源投入,来针对性地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支持。这个方面不应该只是说说,也不应该只是一些空洞的政策,而是需要有真金白银的举措落地对此,我考虑了三个很具体的方面:
其一,要更好地解决民营企业目前遇到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首先要加强国家两级担保体系的建设,包括中央一级的担保基金和地方上的担保基金。有些省份可能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建立这种担保基金,应该尽快建立;已经建立的,要增强担保基金的实力,因为经过多年的担保后,有的担保基金实际支持能力已经非常弱了,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力度支持。用这些担保基金来为民营企业融资提供担保,使其融资更为便利,成本更低。
2023年9月5日,江苏南通,海安高新区的南通江中光电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正在赶制电梯部件产品订单。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聚焦民营企业关注,多措并举,为民营企业量身定做“政策包”“服务包”,强化企业在用工、资金、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保障,不断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激发民营企业的活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其二,从中国房地产发展的实际状况来看,我们需要探索建立房地产相关基金。房地产领域中许多企业都是民营企业,它们出现了很多困难。房地产基金如何通过财务资源投入,当出现问题时,尤其是商业银行出现不良资产时,房地产基金可以帮助他们进行处置。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规模很大,将来很可能出现一定规模地不良资产,为金融机构难以承受。当这种问题出现时,房地产基金就可以发挥非常直接、积极的作用,第一时间将风险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
其三,我们可以考虑构建专门支持中小微企业的政策性银行体系。现在,我国在中小微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方面,商业银行做了很多,国家也给商业银行提了一系列政策上的要求,例如利率、规模、增速等等。我认为,中国的商业银行当然应该承担一部分责任,但要注意的是,不能把所有的责任全部压在商业银行身上。支持中小微民营企业发展具有整个国家规划和战略方面的考量。毫无疑问,应该是财政更多地担当这方面的责任。所以我认为,如果能够构建一个政策性银行体系,对于支持中小微民营企业会发挥比较稳定的积极作用。
第三个方面的建议是要加强法制保障。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推进对民营企业法制方面的支持,在很多方面不断在深化、拓展,很多相关法律也在落地。但需要看到的是,整个法治保障还是不够的。如果这个问题能得到比较好的解决,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无疑是很好的帮助,有助于民营企业的信心不断得到提升。
观察者网:您刚刚提到的这些问题和建议都非常具体,我也注意到,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国家一直在推出对民营经济来说利好的政策。我注意到,7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之后,您撰文表示,《意见》发布正当时,为民营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要多管齐下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和激发活力。到现在,《意见》发布快2个月了,各地似乎也都在积极推进落实。据您观察,在这一顶层设计之下,民营经济有没有出现变化,或者接下来将会有怎样的变化?
连平:相关《意见》发布之后,各级政府、机构、部门都积极行动,制定了许多相关政策,最近又成立的民营经济发展局,可以说是相关政策推进达到了新的高度。
根据目前一系列相关政策所设计的方向来看,未来这些政策逐步落地之后,应该会给民营经济的发展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从政策出台到实施,再到产生效应,需要一段时间,不能操之过急。我们还要看政策落地过程中,有多少是实事求是、实实在在的、有针对性的举措。
在观察政策有没有对民营经济产生影响,或者已经产生了多少影响时,当然要看经济运行的许多相关数据。比如说,民间投资,这是一个民营经济的综合性指标,民间投资出现负增长,毫无疑问意味着信心不足、预期不稳。三年疫情以来,很多民营企业都躺平了。再比如说,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中有关中小企业的运行情况的数据,最近这个数据依然很不理想,未来我们要观察这些数据在政策实施一个阶段之后的是否逐步出现了改善。
我认为,今年第四季度应该会出现一些积极变化,因为政策推进力度较大,涉及面也很广泛,再加上宏观政策推动整个经济的恢复,例如,扩张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的货币政策等同样会给民营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多积极的推动作用。
2023年7月4日 ,四川南充,顺庆区纪委监委的纪检干部走进辖区四川日上金属工业有限公司,在钢结构和钢圈生产车间,纪检干部调研企业产销经营情况,助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观察者网:我们都知道,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民营企业的信心很重要。您认为民营企业的信心从何而来,提振民营企业家的信心和预期的核心是什么?
连平: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刚刚我们说到,国家通过一系列相关政策给予民营经济支持,并且要保证政策的稳定性,持续不断地给与支持,这样当然会有助于民营企业恢复信心、稳定预期。
除此之外,我认为如果在以下三方面能做得较好,对恢复信心、稳定预期会发挥十分关键地积极作用。
第一是困境中的支持。民营企业作为企业,出现经营、管理上的问题并不奇怪,可能一些大型企业还会出现系统性的问题。当出现大问题时,尤其是具有系统性影响的民营企业出现比较大的问题时政府的态度非常重要。政府支不支持,帮不帮助,是否会像对待国有企业一样给予民营企业支持、帮助、呵护和资源的投入至关重要。如果一视同仁的话,那么民营企业就会认为“我们是自家人,是娘家人,我和国有企业在自家眼中地位是平等的”,这一点非常重要。
我们不能“晴天送伞”,而要“雪中送炭”。在民营企业出现困难时,要坚定地给它和国有企业一样的支持。通过各种综合性手段,对民营企业进行强有力的、积极的支持。
第二是财富保障。民营企业家经过多年打拼,很多已经积累了不少的财富。许多民营企业家一直担忧:我积累这么多的财富,将来会不会遇到什么问题?会不会因为政策变故或者说法律保障不足,财富遭受很大的损失?
当然,国家在这方面的政策已经非常明确,很多相关法律也已落地,从法律角度来保障民营企业家的财富应该不存在问题。但在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许多问题,执行力不足,或者不能真正执行到位,不能真正地较为充分地保障他们的财富,这些问题是未来在政策实施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如果在保障民营企业的财富问题上,能够创造一种政策、法律很好地落地执行的环境,让民营企业家在财富保障方面放心、安心,就会增加民间投资的积极性。
第三是社会地位。许多民营企业家非常出色,多年打拼取得了很多成果,对所在产业做出很多贡献。我认为,出色、成功的民营企业家同样也是国家的财富,应该给他们相应的地位、荣誉和奖励。
应该建立一个机制,让那些非常出色、品行良好的民营企业家可以转任高官,担任国家较高层级部门的领导。国有企业的一些高级管理者可以转换身份,成为国家某一方面相应级别的管理人员,而长期以来,民营企业家却基本没有这种情况。在社会地位上,似乎同样出色的民营企业家比国有企业家“矮了一头”。如果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同样将专业能力出色、品行良好的民营企业家作为国家栋梁之材来对待的话,有助于提升民营企业家的信心,民营企业家就成为“娘家人”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