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山:让污水入厂 清水入河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17日电 (杨汉国)城市排水管网被称作埋在地下的城市“动脉”,是重要的基础设施。雨污分流改造既是居民家门口的“关键小事”,也是生态环境治理的“民生大事”,更是增强居民幸福感、获得感的惠民工程。2021年以来,营山县启动城镇污水治理两年攻坚行动,以完善城镇排水体系、补齐县城污水收集及处理设施短板为目标,彻底解决南门河、北门河、走马岭河污水主干管渗漏、溢流问题,从根本上治理县城雨水污水混流“顽疾”、净化城市“血脉”,切实改善和提升水环境质量。
即将建成的营山县城东污水处理厂(一期)。杨汉国 摄
新建截污干管 重构县城排污系统
日前,在营山县城咸安大道,道路中间实行了全封闭,作业区内一口直径8米、深度约13米的圆柱形工作井内,盾构机正缓缓向前掘进,井外一根根口径1.8米的污水管道正排队等候吊装入井。
据营山县城镇污水治理工程指挥部甲方代表刘征林介绍,该标段属于县城4条截污干管中线部分的一段,共1.2公里长,将通过顶管作业的方式,将管道连通至城东污水处理厂。为加快施工进度,早日消除对车辆通行的影响,该项目段一共有2家建设单位施工,共设置了8口工作井同时分段作业,预计在2024年1月全面建成。
据营山县住建局总工程师唐健介绍,受建设初期施工设计的局限,县城雨污管道错接漏接现象较为突出,部分沿河地段污水直排入河,既加重了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的负担,也让市民生活品质打了折扣。为摸清城市地下排水管网分布情况,2020年该局邀请专业公司进行了为期半年的普查。根据管网排查结果及相关规划,该局决定重新构建一套完善的排水系统,分区域建设北线、中线、南线、西线4条截污干管及配套支管,实现雨污分流,并同步建设城东污水处理厂(一期)。
目前,4条截污干管北线、中线、南线、西线分别完成管道铺设7.6公里、3.5公里、4.6公里和5.2公里,分别占任务量的85%、95%、90%、90%,计划于2024年春节前全面完工。
畅通“毛细血管” 实现雨水污水分流
近日,在营山县朗池街道北坝社区一居民院落,院内一条深约2米的基坑已经完成,从各个楼栋汇集而来的支管正等待与基坑中的主管搭接。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该院落建设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于排污管网堵塞、错接现象突出,雨天时常污水四溢,居民们很是无奈。通过改造后将形成“户排放—院收集—支管导—干管运—厂处理”的全封闭运行模式,从而让污水入厂、清水入河。
“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虽然我们的出行、户外活动暂时受到了影响,但我们打心眼里支持。”今年78岁的小区居民陈大爷说。
背街小巷和老旧小区是污水治理改造的重点和难点。一方面由于街道狭窄、建成时间长、作业面有限,施工条件差;另一方面是建设初期设计存在缺陷,加之地下管网分布资料缺失,改造难度大。为此,该县坚持以城市社区为单元,结合城市更新、水环境治理、道路升级改造等项目,统筹推进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错接混接改造、老旧管网更新、破损修复等,确保“干一片、成一片、见效一片”。同时加快老旧街区和城乡接合部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建设,连接支线管网和出户管,补齐“毛细血管”,积极消除城镇污水收集的空白区。
“我们今年实施小区院落整治132个,已完工6个,整治背街小巷26条,目前已完工21条,预计2024年5月前全面完工。”唐健说。
新建污水处理厂 提升污水处理能力
日前,在营山县城东污水处理厂建设工地现场,综合楼主体施工已经完成,3个二沉池、1个污泥回流泵井即将完工,调节池主体和生化池基础已经完成,整个施工作业区内热火朝天。
据工程承建方执行经理秦家松介绍,该厂总用地面积80亩,设计总处理能力10万吨/天,分两期建设,一期概算投资约3亿元,设计日处理能力5万吨/天,建设内容包括粗格栅、提升泵房、细格栅、曝气沉砂池、二沉池、高效沉淀池、反硝化滤池、紫外线消毒池及相关配套设施工程等。该项目预计今年12月进行竣工验收,明年1月投入试运行。
“城东污水处理厂建成投用后产生的尾水去向分为两部分,其中3万吨尾水经中水回用管道泵入中水处理厂处理后,用作营山县城走马岭河的生态补水,剩余2万吨尾水就近排入北门河。”营山县城镇污水治理工程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文斌说,这样一来将有效提升污水资源化利用率。
“过去直排入河的生活污水全部进入了排污管网,加之沿河环境得到了整治,水清了岸绿了,人居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营山县粮店桥街居民朱玉文如是说。
“我们的总体目标是,到2024年5月,县城生活污水收集率达到85%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92%以上,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进水BOD浓度达到90mg/L。”文斌说道。(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