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庆:改革“一子落” 发展“满盘活”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axegupay5k/62ec357069a9404087259ccacd475494~tplv-tt-large.image?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24674215&x-signature=Kxu2v8Ozt4n0dL09elEpCxM1R8g%3D南充新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黄骞文/图
时代风云激荡,改革风头正劲。惟其艰难,才能破浪远航,惟其笃行,才能勇立潮头。近年来,顺庆区紧握改革创新这一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认真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改革决策部署,将改革作为破解发展、民生与治理难题,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的“关键一招”,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层次变革,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提供充沛动能与活力。
A跑出经济发展“加速度”
改革是破解难题的“金钥匙”,也是发展进步的动力源。2020年7月,川东北区域首个省级新区——南充临江新区正式获批。几年来,作为南充临江新区主战场的顺庆片区,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按照“两翼齐飞”“三核共振”“五路并进”的发展思路,把实施临江新区建设“十大行动”作为战略抓手,全力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推动临江新区顺庆片区快速成型成势。
经济要发展,产业是支撑。近日,笔者在位于临江新区顺庆片区的南充新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看到,一排排全自动绕线设备在智能控制系统的指挥下,正“哒哒哒”快速运转着,绕线、缠线、焊接、组装、检测等工序全部自动完成。
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是产业发展的关键。作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新川电子着力数智转型,重构生产方式,加快装备制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步伐。目前该企业已成功申报近60件专利技术,还在全国建立了11个加工基地,分布在甘肃、河南以及成都、雅安、西昌等地。
在顺庆,高精尖企业不在少数。
同样位于临江新区顺庆片区的四川通光光纤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先后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紧密合作,开展光纤光棒材料关键技术研究,累计投入技改资金约400万元。同时,公司积极走出国门,与德国、日本等国家的行业领军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大力实施技改升级,提升研发能力。
四川通光光纤有限公司生产总监张广北介绍,光纤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大数据、互联网等领域,尤其随着5G时代的到来,光纤将成为信息产业的主要传输载体,全球市场需求规模达万亿级。
新川电子、通光光纤的发展得益于顺庆区近年来大力推动的经济体制改革。顺庆区始终坚持系统集成的改革理念,针对园区载体不优、规模体量偏小、质量效益偏低、企业培育不足等问题,统筹推进临江新区集成授权、“3+2产业链”链长制、项目全周期管理机制、企业分类培育机制、“管委会+公司”园区运行机制等系列改革举措,汇聚改革合力,增强整体效能,扎实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截至目前,顺庆已初步形成以中科九微为代表的先进半导体产业集群,以中景航天、人本轴承、日上金属、爱瑞特等为代表的高端装备智造产业集群,以凯普松、新川电子、天谷科技等龙头企业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及以通光光纤、华芯腾、泰鑫实业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全区工业企业达到454家,2023年工业总产值达到653.3亿元。
B切实改善民生福祉
一座城市的幸福感来自哪里?对于顺庆人来说,幸福感来自如期完成的市政道路雨污分流,切掉了雨污混流的城市“梗阻”;幸福感来自温馨舒适的“家长驿站”,为家长们筑起遮风挡雨的“港湾”;幸福感来自暖心的社区老年食堂,让老人们在家门口就能吃上“放心饭”“舒心饭”;幸福感来自串联起城市与乡村的“幸福公交”,延伸城乡居民出行的“幸福半径”……
以改革之“矢”,射问题之“的”。顺庆改革始终把增进群众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践行“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着力打通“痛阻难堵”、解决“急难愁盼”,谋划落实一批“小切口、大纵深”的微改革,让改革成果可感可及。
2021年12月,顺庆区创新实施“城市暖心工程”,全面开展走访慰问、就业帮扶、教育帮扶、医疗帮扶、生活帮扶、社会帮扶“六大帮扶行动”,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挂帅,构建“1+6+1”帮扶体系,702名副科级及以上领导干部、1552名街道办、社区干部与困难群众面对面交流思想、手拉手沟通感情、心贴心共解难题,力争稳定实现城市重点困难群众基本就业、基本教育、基本医疗、基本生活“四个有保障”,一场领导带动示范、干部协同联动的“暖心之旅”全面开启。
“太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帮助了,让我们这个家庭能够渐渐走出困境。”说起暖心帮扶,家住顺庆区华凤街道潆华小区的刘勇(化名)总是眼泛泪光。
刘勇和妻子共育有3个子女,大儿子上初中,年幼的双胞胎女儿患有癫痫、肢体2级残疾。为照顾孩子,夫妻俩无法外出工作。
为了解决刘勇夫妻俩养育子女的实际困难,顺发集团帮助刘勇安排了清扫保洁岗位,华凤街道办联系了康复医院,免费为两个孩子提供日常康复治疗。今年3月,刘勇家庭获得了“博爱南充·善行果州”暖心顺庆大病救助专项慈善资金2万元,同时,一位匿名爱心人士现场捐赠7000余元,并表示会持续关注双胞胎孩子的生活情况。在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暖心帮扶下,刘勇一家的生活有了大幅改善。
近年来,顺庆区紧紧围绕“重大民生工程、德政工程、良心工程”这一根本定位,深入实施“城市暖心工程”,铆紧“责任链”,健全“管理链”,夯实“帮扶链”,探索城市特困群体长效帮扶机制,在医疗、就业、教育、居住、养老等领域持续发力。全区5500余名困难群众受益,相关做法多次被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报道,并入围全国社区党建创新案例。
此外,聚焦“独居老人就餐难”,探索打造区统筹、市场化、多元化的养老助餐服务体系,让老年人乐享“舌尖上的幸福”;聚焦“上班族办事难”,依托市民驿站推行“5+2”延时预约和代收代办服务,有效破解“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的难题;聚焦“家长接送孩子难”,按照“一校一策”原则,因地制宜设置家长驿站、临时停车位、分流通道……一桩桩为民、便民的小微改革,折射出顺庆“以人为本”的改革温度,获得了广大群众的交口称赞。
C保障粮食稳产增收
近年来,顺庆在改革过程中,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关注本地实际、基层经验、发展急需、群众期盼,谋划推进了一批富有顺庆元素、反映顺庆特色的“原创性、原动力”自主改革创新事项,有效增强改革的精准度和生命力,为现代化顺庆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顺庆区地处丘陵地区,和其他县(市、区)相比,农业体量小,基础比较薄弱。2023年,顺庆在各个乡镇启动农业全域全程机械化试点工作,按照“一年拉框架、两年成体系、三年见成效”的思路,持续推进全域全程农业机械化和农机社会化服务改革,从根源解决耕地撂荒难题,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奋力打造丘区农业现代化“顺庆样板”。
粮食丰产稳产离不开科技支撑和机械助力。5月17日上午,笔者在芦溪镇一处小麦种植基地看到,一台台大型联合收割机缓缓驶入金色的田野,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声响起,一排排锋利的刀片迅速旋转,将麦秆整齐地切割下来,麦粒与麦秆瞬间分离,被吸入机器内部进行脱粒处理。不一会儿,饱满的麦粒就从收割机的出粮口倾泻而出,如同金色的瀑布般流入等候在旁的运粮车中。
“现在从播种到收获,基本全程使用机械,既省时又省力!”种植大户韩晓伟正在田边查看收割情况,今年,他总共种植了3700余亩小麦,看着颗粒饱满的麦粒,他的脸上难掩丰收的喜悦。“今年,我们还计划购买粮食烘干设施以及大型收割机、旋耕机和插秧机等设备,进一步做好粮食精深加工增值文章,将机械化作业完全贯穿播种、管护、收割等全流程,助力增产增收。”
“目前,我区渔溪镇、李家镇等地探索出了土地股份合作制模式,土地集中连片经营也有了一些积极实践,每个乡镇(涉农街道)都出现了农机大户和能人,农机社会化服务雏形已现,宜机作业面积持续拓展,这些都让全域全程农业机械化成为现实。”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说。
截至目前,顺庆区已建立农机化服务网格28个,全区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69.15%。同时,通过农机化网格的建立,农机大户和能人的带动,以及农机手的培训,顺庆区正逐步构建起一个主体多元、竞争充分的农机化服务市场,切实保障粮食稳产增收。
改革“一子落”,发展“满盘活”。顺庆将凝聚起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破浪前行的动力,继续沿着全面深化改革之路笃定前行,以改革的精神和创新的勇气,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交出一份党和人民满意、无愧于时代和历史的新答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