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沛、充足、充盈、充实,这就是南充!
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万千气象看四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南充专场”。
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冯方雄/文 余中华/图
11月18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万千气象看四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进入“南充专场”。
“如何以改革为动力更好推进南充高质量发展?”“怎样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川东北经济区振兴南充从哪些方面发力?”“教育、医疗实现高质量发展有哪些举措……”发布会上,各中省媒体接连抛出问题,从多个维度触摸南充发展的强劲脉动,从多个角度倾听南充发展的奋进足音。
“南充因地处‘古充国’之南而得名,‘充’字历来有丰裕、繁盛、美好的含义。”发布会上,南充市委副书记、市长尹念红用“充沛、充足、充盈、充实”四个关键词,明晰传递出南充坚决扛起建设嘉陵江绿色生态经济带示范市、打造西部绿色发展样板区重大使命的实干担当,生动阐释了南充厚植生态底色、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举措成效。
充沛
南充绿色动能“充沛”
水绿、地绿、产业向“绿”而行
“近年来,南充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让绿色成为了南充最亮丽的底色。”随后,尹念红从三个维度描绘了南充的“绿色动能”。
南充的水绿——嘉陵江从北至南纵贯南充全境300公里,把最柔美的身段留在了南充,嘉陵江干流常年稳定保持Ⅱ类以上水质;南充的地绿——建成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5个国家级湿地公园、26.5万亩嘉陵江绿色生态走廊,再现了唐代画圣吴道子笔下《嘉陵江三百里风光图》的美丽画卷;南充的产业向“绿”而行——是全省重点打造的千亿级绿色化工产业基地,创成国家级、省级绿色园区7个,有机农产品享誉全国,亚洲有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永久会址落户南充。
充沛的动能,更需以改革之匙去激活。“改革创新,始终是南充最鲜明的标识。”在回答中国改革报记者关于南充全面深化改革成效的提问时,南充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志权介绍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南充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始终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关键一招”,紧紧围绕经济体制、农业农村、党的建设等9个领域,先后出台重大改革方案579个、涉及改革事项1968项,各领域改革成效突出,为现代化南充建设提供了强劲动力和制度保障。
改革还将持续成为南充发展的动力源泉。下一步,在塑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等方面,南充还将推出8个方面、397项创新性改革举措。同时,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大力实施一批小切口、大纵深的微改革项目,全力打造市域集成改革示范市。
绿色底色,也是南充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底气。
针对四川广播电视台记者关于南充推动文旅消费亮点举措的提问,南充市政府副市长罗明远用三个“新”来进行了概括。即:以产业“焕新”为支撑,抓好主体“培优育强”、项目“提速增效”与产品“迭代更新”,加快促进消费升级;以体验“上新”为突破,“上新”景区景点、艺术展演、文博非遗、体育赛事,持续引领消费需求;以场景“创新”为载体,创新嘉陵江亲水场景、夜间烟火场景、国潮古风场景,全面拓展消费空间。
充足
南充产业潜力“充足”
初步形成“3+2+3”产业体系
“近年来,南充坚持产业为本、工业当家,初步形成‘3+2+3”的产业体系”,尹念红紧接着介绍说,当下南充汽车汽配、化工轻纺、食品医药“三大支柱性产业”集群发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两大成长性产业”加快培育,低空经济、氢能、人工智能“三大新赛道产业”抢滩布局。真空装备产业入选全省新型工业母机产业新赛道、新能源汽车与智能汽车产业集群入选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成功获批全省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南充造”竞争力不断提升,以中科九微、九天真空为代表的专精特新企业,具有全国领先乃至世界领先的真空装备制造技术。三环电子的光纤陶瓷插芯产品,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0%以上。
“南充造”影响力不断扩大,生产的吉利新能源商用车行驶在上海、成都、杭州等30多个城市的大街小巷;服务了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等国家重大赛事。高寒零碳旅居舱、玻璃画等高科技和非遗产品亮相今年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南充造”正走向世界,丝绸制品畅销全球,尚好桑茶走出国门。吉利新能源商用车,去年出口东南亚,今年又进军欧洲市场。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90.1%。
潜力“充足”,向“新”而行。在回答科技日报记者关于南充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提问时,罗明远重点从南充着力构建的“3+2+3”产业体系上进行了进一步的详细解读。
聚力培优三大支柱性产业。南充锚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目标,大力推进汽车汽配、化工轻纺、食品医药“三大支柱性产业”转型焕新,加快打造工业经济发展“主引擎”。
持续壮大两大成长性产业。南充鼓励企业实施核心技术攻关,增强综合竞争力,前三季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两大成长性产业”产值分别增长48%、27%,成为我市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前沿阵地。
加快布局三大新赛道产业。南充围绕低空经济、氢能、人工智能“三大新赛道产业”,高起点编制发展规划,分行业出台支持政策,努力在新赛道抢滩布局中构筑起产业发展新优势,加快打造富有南充特色的新质生产力。
充盈
南充开放活力“充盈”
四川东向北向的开放门户、对外开放平台
“作为四川东向北向的开放门户,南充拥有畅达的立体交通体系与便利的对外开放平台,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推动高质量发展,”尹念红介绍说,当前南充正大力开展营商环境优化争先行动,持续完善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配套,加快“人城产”一体化发展,以“店小二”精神服务好全市39万市场主体,过去两年南充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经营主体满意度均获“全省第一”。
活力“充盈”的南充,在对外开放的舞台上正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在推动区域共兴的进程中也有着新的使命。
“引领和带动川东北振兴发展是省委省政府赋予南充的重要使命。”尹念红介绍说,南充紧紧围绕组团培育省域经济副中心,深化区域协同联动,聚焦“通”字做文章,合力振兴求突破。
——围绕区域“连通”,合力打造川东北开放门户。今年6月巴南高铁开通,标志着南充正式迈入“高铁时代”,南充、巴中两地一举形成半小时经济圈。不远的将来,西渝高铁、成达万高铁、汉巴南高铁、南广铁路在川东北地区也会实现互联互通,四川东出北上的铁路大通道将全面打开。
——强化产业“融通”,合力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川东北五市资源禀赋各有不同,但互补性日益增强。川东北五市联合制定了《川东北经济区规上工业企业产品目录表》,推动产业方向错位、链条衔接、功能互补。
——深化文旅“互通”,合力打造精品旅游线路。积极融入巴蜀文旅走廊建设,联手打造三国文化游、红色研学游、生态体验游等精品线路。目前嘉陵江流域26个县(市、区)组建了文化旅游联盟,共建旅游市场互惠机制。
——推动政务“畅通”,合力构建一体化营商环境。推动川东北5市签订医保、住房公积金等领域合作协议,年底前将实现医疗保障服务事项线下通办。同时,我市与达州市协同重庆市万州区、开州区、云阳县全力推动政务服务一体化,6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将在五地实现通办。
充实
南充惬意生活“充实”
千年古邑、幸福之地、烟火城市
“我们诚挚邀请大家走进南充,感受千里嘉陵江、锦绣南充城的生态之美、人文之韵、山水之乐。”发布会上,尹念红进一步品推南充。
走进这座千年古邑,既能领略开国元勋朱德、民主革命家张澜、共和国大将罗瑞卿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风范,也能感受辞赋家司马相如、史学家陈寿等历史名人的千古风流。既能体验独特的红色文化、三国文化、丝绸文化、春节文化,还能欣赏享誉世界的川北大木偶、川北皮影、川北灯戏、川北剪纸非遗“四朵金花”。
走进这座幸福之地,能享受近在咫尺、优质普惠的公共服务,拥有西华师范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川北医学院等10所高校;全市医疗卫生资源总量居全省第2位,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北京安贞医院项目成功落地,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国家优质医疗资源。
走进这座烟火气十足的城市,可以徜徉阆中古城,感受2300年的历史底蕴;相约相如故城,品味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千古爱情佳话。在南充主城区,白天漫步嘉陵江绿道,晚上乘船夜游嘉陵江,打卡黄金江岸等“五区八景”;穿梭于大街小巷,在1227等特色街区中品尝南充米粉、川北凉粉、张飞牛肉等地道美食,共享诗画田园。
生活“充实”的幸福之地,其显著特征就是民生福祉的持续增进。
在回答四川日报记者关于南充教育惠民举措的问题时,南充市政府副市长欧阳梅首先用数据说话:南充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406所、在校学生93.7万人、专任教师6.6万人,形成大、中、小、幼相互衔接,普教、职教、成教协调发展,公办、民办相互促进的教育体系。随后,欧阳梅从四个层面讲述了实现“学有所教”的南充路径。
坚持“普及普惠”,让教育更加公平。推动公办学位扩容提质,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更大程度惠及民生、促进教育公平。
坚持“提质增效”,让教育更加出彩。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推动教育品牌创优,纵深推进高校与城市融合发展。
坚持“全面发展”,让学生健康成长。实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聚焦残疾儿童和“问题少年”等群体,推进特殊教育学校和专门学校建设。
打造“平安校园”,让社会放心安心。建立市、县两级平安校园联席会议制度,实施“十二大专项行动”维护校园安全,出台“十个牢记”弘扬教育家精神,“十个必须”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十条禁令”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在回答四川发布记者关于南充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举措时,欧阳梅以实际案例与翔实数据作答,生动展示了实现“病有所医”的南充方案。
在南充,看病不用“出远门”。把国省级医疗资源“引进来”,群众在市内就能享受到国家级、省级医疗服务;让优质医疗资源“沉下去”,在市辖3区组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6县(市)全面推行“一个总医院”模式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让签约医生“进家门”,组建家庭医生签约团队2292个,开展健康服务“敲门行动”,让群众“在家”看上病。
在南充,看病治疗“很安心”。有高水平的三甲医院,有高质量的学科建设,有过硬的人才队伍,有丰富的智慧医疗应用场景,也有温馨的诊疗服务。
在南充,看病能够“更省钱”。推动40余批集采药械落地、平均降价50%以上,降低92项医疗项目价格,今年已为群众节省医疗费用5000余万元。打好“医疗保障+医疗救助+商业保险”组合拳,进一步减轻了群众看病就医负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