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妖姬2017 发表于 2025-2-1 19:23:07

川东北迎来发展契机,南充、达州能否实现战略升级?

在当今区域发展的滚滚浪潮中,四川省以高瞻远瞩的智慧,将目光聚焦于川东北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南充与达州,这两座城市承载着推动区域发展的使命,如璀璨星辰,在新时代的进程中,向着大城市的目标砥砺前行,引领川东北走向全新的高度。
南充,这座嘉陵江畔的明珠,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宛如一部千年史书,记录着岁月的痕迹。其广阔的地域和庞大的人口基数,使其在川东北经济发展格局中占据着关键地位。近年来,南充在经济领域成绩斐然。在工业方面,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千家,产业多元,涵盖汽车汽配、油气化工、丝纺服装等主导产业。汽车汽配产业发展势头尤为迅猛,2022 年总产值达到 600 亿元,同比增长 15%。吉利新能源商用车生产基地的建成投产,更是为南充汽车产业带来质的飞跃,产品畅销欧美、东南亚,在国际市场上打响了名号。丝纺服装产业作为南充的传统优势产业,在传承千年丝绸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丝绸制品产量占全省的 75%,年出口额达 3 亿美元,让南充丝绸在国际时尚舞台上独树一帜。



在交通建设方面,南充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 500 公里,如同交通动脉,连接着周边城市。兰渝铁路、达成铁路在此交汇,年货运量 1000 万吨,客运量 1500 万人次,宛如钢铁巨龙,带动着人流与物流的涌动。高坪机场航线不断拓展,已开通 30 余条国内航线,年旅客吞吐量 120 万人次,货邮吞吐量 5000 吨,进一步拉近了南充与国内外的距离,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
如今,在四川省的战略规划推动下,南充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在城市建设上,南充对标大城市标准,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规划建设城市公园、文化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提升城市的宜居品质。在产业升级方面,南充着力培育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计划未来三年内将新兴产业占 GDP 的比重提升至 15% 以上,同时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此外,南充依托阆中古城、三国文化遗址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预计到 2025 年旅游总收入突破 1000 亿元,打造国内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全方位提升城市综合实力。



达州,位于川渝陕结合部,是川东北重要的交通枢纽与物流中心。达州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是天然气储量高达 3.8 万亿立方米,约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 10%,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气资源富集地。依托这一资源优势,达州的能源化工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了从天然气勘探开发、净化加工到化工产品生产的完整产业链,年总产值超过 900 亿元,对地区经济增长贡献率达 30% 以上。
在交通建设上,达州同样不遗余力。襄渝铁路、达成铁路、达万铁路等多条干线在此汇聚,铁路运营里程达 600 公里,年客运量 2000 万人次,货运量 1200 万吨。公路交通网络日益完善,包茂高速、恩广高速穿境而过,公路总里程达 2 万公里。达州金垭机场的建成投运,提升了航空运输能力,已开通 20 余条国内航线,年旅客吞吐量 150 万人次,货邮吞吐量 3000 吨。



在四川省的战略指引下,达州加速城市升级。在交通枢纽建设方面,积极推进西渝高铁、成达万高铁等项目,预计到 2030 年,铁路客运量突破 3000 万人次,货运量达到 1500 万吨。在产业发展上,达州在巩固能源化工产业优势的同时,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规划建设产业园区,吸引国内外企业入驻,力争未来五年内新兴产业产值突破 500 亿元,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达州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加大环保投入,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打造绿色生态宜居城市,增强对人才和投资的吸引力。
南充与达州的城市升级,不仅关乎自身发展,更对川东北区域协同发展起着引领作用。在产业协同上,南充的汽车汽配产业与达州的能源化工产业可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合作,共同打造川东北产业集群,预计未来五年内区域产业集群总产值突破 5000 亿元。在交通互联方面,共同构建一体化交通网络,加强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实现区域内交通无缝对接,降低物流成本 20% 以上。在资源共享方面,教育、医疗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在区域内共享流动,提升川东北的民生福祉,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四川省推动南充、达州迈向大城市的战略规划,是对川东北区域发展潜力的深度挖掘。这一规划的实施,将为川东北注入强大动力,让南充与达州成为区域崛起的双引擎,带动经济、文化、社会全面腾飞,在四川乃至全国的区域发展版图中书写辉煌篇章。让我们拭目以待,共同见证南充与达州的华丽蜕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川东北迎来发展契机,南充、达州能否实现战略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