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2024年各地GDP排名,顺庆!547.6亿第一,嘉陵高坪相差1亿
2024年,南充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61.68亿元,在四川省内排名第5,常住人口555.11万,人均GDP为5.19万 。其下辖的3区5县1市经济发展各有千秋,共同构成了南充的经济版图。顺庆区:核心引领,多元驱动
顺庆区作为南充的中心城区,2024年GDP达547.6亿元,位居全市首位。从产业结构看,服务业是其经济增长的关键支撑。这里商业氛围浓厚,集中了大量高端商场、写字楼与金融机构,如王府井购物中心等,吸引了众多消费者与企业,消费市场繁荣,金融、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达。同时,工业也在稳步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逐年增加,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南部县:工业强基,多元并进
南部县GDP为481.8亿元,是南充的经济强县。工业方面,食品饮料、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优势明显,保宁醋等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企业不断进行技术改造与产品创新,提升市场竞争力。新兴产业培育也成效初显,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吸引了一批优质项目入驻,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农业基础稳固,是全国粮食生产大县、生猪调出大县,特色农业发展态势良好,农产品加工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阆中市:文旅领航,产业协同
阆中市GDP306.9亿元,凭借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文旅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阆中古城是中国四大古城之一,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带动了餐饮、住宿、购物等服务业繁荣。同时,阆中积极推动工业发展,食品加工、丝纺服装等产业有一定规模,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农业也在向现代化、特色化方向发展,中药材、果蔬等产业发展迅速,促进了农民增收与农村经济发展。
嘉陵区:产业集聚,加速崛起
嘉陵区GDP255.4亿元,汽车汽配、丝纺服装产业特色鲜明。吉利汽车等龙头企业带动了汽车产业链发展,零部件配套企业不断集聚,产业集群效应逐步显现。丝纺服装产业历史悠久,通过技术创新与品牌建设,产品品质与市场份额不断提升。此外,嘉陵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成效显著,促进了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
高坪区:开放创新,活力迸发
高坪区GDP254.1亿元,依托航空港经济开发区,电子信息、丝纺服装等产业发展迅速。园区内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品远销国内外。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物流、商贸等产业蓬勃发展,南充现代物流园成为区域物流枢纽,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高坪区积极推进城市建设与文旅融合,江东新区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凌云山等旅游资源开发不断深入。
仪陇县:红色赋能,产业升级
仪陇县GDP287.6亿元,作为朱德总司令的故乡,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红色旅游的发展带动了服务业繁荣,相关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工业方面,农产品加工、机械制造等产业稳步发展,依托本地农产品资源,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特色种养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营山县:交通枢纽,商贸兴县
营山县GDP285.8亿元,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是南充的交通枢纽之一。商贸流通业发达,形成了多个专业市场与商业综合体,消费市场活跃。工业上,积极培育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产业,加强与成渝地区的产业合作,承接产业转移。农业发展注重特色,粮油、畜禽等产业稳定发展,同时大力发展特色水果、中药材等产业,促进了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
蓬安县:文旅融合,绿色发展
蓬安县GDP220.7亿元,以周子古镇等文旅资源为依托,文旅产业发展迅速。举办各类文化旅游活动,提升了蓬安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工业方面,积极发展节能环保、机械制造等产业,推动产业绿色发展。农业以绿色生态为导向,发展特色农业,相如李、锦橙100号等农产品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西充县:有机农业,创新发展
西充县GDP221.7亿元,是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县,有机农业发展成果显著,形成了从种植、养殖到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工业上,积极培育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等产业,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同时,西充县注重生态保护与文旅融合,以张澜故里等景点为依托,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了一三产业融合发展。
南充市各区县在经济发展中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与优势,但也面临着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等挑战。未来,各区县需加强协同合作,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推动南充市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