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禹迹山大佛
在南部县碑院镇大佛村,海拔667米的禹迹山腰上有一尊大佛,被称为碑院大佛或禹迹山大佛。大佛刻凿于何年?人们为什么要刻凿这尊大佛?刻凿大佛又花费了多长时间?近日,记者前往探秘。http://p3.pstatp.com/large/2ed5000402344a3fca1c
民间版本揭秘大佛“生日”
禹迹山大佛高18米(原高20米),是四川省十大名佛之一。大佛刻凿的确切时间由于没有确凿的记载,因而民间流传着三种版本。一种版本是,明万历进士曹学诠在《蜀中广记》卷二十四《名胜记》第二十四中写道:“县(南部县)东南与蓬州(今蓬安)相接三十里为禹迹山,禹治水所经也,有小石泉,凿石为像,层楼覆之,宋绍兴间何汝贤有禹迹山院记。”人们据此推断,北宋时期大佛就已经存在。
另一种版本是,唐天宝年间(公元742-745),北方战乱连年不断,唐玄宗入蜀避难,一大批画匠、雕工、高僧跟随他进驻四川,并带来了四川文化艺术的繁荣。后来,四川图腾石佛进入了鼎盛时期。大足石刻、安岳石刻、巴中石刻、广元石刻以及乐山大佛等先后涌现出来。这些石刻佛像的涌现表明,禹迹山大佛“出生”的最佳时机也是那一时期。
http://p9.pstatp.com/large/2ed700027f50767ad939
第三种版本是,唐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沈荣(成都府犀浦尉的侄子)请人在今南部县盘龙镇回龙山上刻凿了《功德记》与十五尊佛像,其中佛像的造型和表现手法与禹迹山大佛惊人相似。这说明,刻凿大佛的工匠与刻凿唐代回龙山佛像的工匠应该是同一批人,如果排除他们之间是师徒关系的话,禹迹山大佛的“生日”在公元769年左右。
对于这些民间说法,南部县文管所所长陈刚比较赞同第二种版本。他分析说,禹迹山大佛的衣纹雕刻手法带有明显的盛唐遗风,同时也体现出了“曹衣出水、吴带当风”的唐代画风。当时人们之所以要不惜代价刻凿这么一尊大佛,很可能与佛教文化的兴起有关。
http://p1.pstatp.com/large/2ed600027d1c1b54b675
刻凿花费时间约20年
禹迹山大佛左右各有一石龛,民间传说石龛内有一奇石,左边的奇石状如待命的卧龙,右边奇石形如驯服的老虎。因为它们的存在,禹迹山便多了一些带有神话色彩的传说。
从科学的角度看,禹迹山的地质构造是很适合摩崖造像(石刻)的,因为整个山体地质结构比较稳定,山石的硬度和结构都比较理想。同时,刻凿佛像的那一面山体减小了迎风面,延缓了风化速度,还减少了烈日和暴雨的危害。
刻凿大佛的发起者是谁?这恐怕比大佛的身世还让人难说清。比较认可的说法是,它是当地一些佛教信徒发起的。为了完成这一宏伟工程,那些虔诚的信徒通过化缘、募捐等方式到民间筹集资金,然后花钱请来以刻凿佛像为职业的石匠对整个山石进行设计。
http://p9.pstatp.com/large/2ed600027d17d898768f
要在山石上刻凿一尊巨佛无疑是一种不小的挑战。比如,镂空圆刻,它既要体现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的特点,又要体现山与佛的差异并保证佛像的坚固与稳定。又比如,如何排洪、泄洪,如何保证悬空情况下完成佛像丰富的面部表情等。
禹迹山大佛的刻凿需要耗费多少时间,这也是一个未解的谜。有人参照乐山大佛作了简单的推算。乐山大佛高71米,刻凿花费时间是90年,禹迹山大佛原高18米左右,高度虽不及乐山大佛的三分之一,但是难度却因为是立佛,全身比例要求严而不亚于乐山大佛。如果在工匠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刻凿禹迹山大佛需要20年左右的时间。
http://p3.pstatp.com/large/2ed600027d19e0e09220
沧桑见证千古奇功
据《南部县志》记载,北宋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大佛附近的村民为了避免大佛遭受风吹雨淋,随山形就地势为大佛量身修建了一座寺庙。南宋建炎年间(公元1127年—1130年),连年不断的烽火逼近禹迹山,寺庙被大火烧毁,大佛的左手、右手均被燃烧掉落的梁木砸毁。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年—1162年),人们重修了寺庙,同时请来木工按照大佛原来的造型为它复制了被毁坏的左右手。明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人们为扩大寺庙规模,修建了五层密檐式的寺庙。清嘉庆年间,因为战乱,在大佛右侧开凿了40多间石窟作为防御工事。石窟的开凿对大佛佛身的稳固同样造成了危害。清光绪八(1882年)大佛被维修过一次。人们请来工匠在僧衣边缘加刻了花边图案,用灰浆涂抹了面颊,这些都不同程度破坏了原刻凿风貌。
如果说人为的原因破坏了大佛原有风貌的话,那么,来自自然的、难以预料的其他因素给大佛带来的破坏同样是致命的。比如,山中年代久远的一些乔木,其根系特别发达,那些根系一方面破坏着大佛的佛身,另一方面则招来了大量的飞禽,飞禽的粪便与雨水混合在一起加速了佛身的风化与衰减。又比如地质沉降等带来的佛身局部裂变等。尽管如此,禹迹山大佛仍经过了重重考验,历经千年依旧幸存下来。
1983年,南部县政府公布禹迹山大佛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并树立保护标志,划定了保护范围。1985年,南部县政府成立了维修禹迹山大佛筹募资金领导小组。1989年,禹迹山大佛管理处成立。1991年,南部县恢复修建了大佛阁楼,同年,四川省政府公布禹迹山大佛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禹迹山大佛被列为南充市首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6月,四川省文物局将禹迹山大佛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推荐单位。
|南部县宣传部官微@微播南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