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古城(保宁)
阆中,古称保宁,是四川省南充市代管的县级市,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位于嘉陵江中游,秦巴山南麓,山围四面,水绕三方。东靠巴中市、仪陇县,南连南部县,西邻剑阁县,北接苍溪县。2000多年来,为巴蜀要冲,军事重镇,有“阆苑仙境”、“阆中天下稀”之美誉。阆中市幅员面积1878平方公里,辖21个乡、25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88.19万(2010年),其中城区人口32万。是中国生态建设示范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千年古县、中国春节文化之乡。
阆中,素有“阆苑仙境”、“巴蜀要冲”之誉,唐代诗人杜甫在这里留下了“阆州城南天下稀”的千古名句。境内拥中国四大保存最完整的古镇之一的阆中古城,古城建址是完全按照唐代天文风水理论的一座城市,被誉为“风水古城”。
http://p3.pstatp.com/large/3e5f000092cca7f01c58
阆中商周时属梁州,春秋时属充国。战国后期(约公元前318年),巴国灭充国并从江州迁都于阆中。
周慎靓王姬定六年(前316年),秦国惠王嬴驷派张仪、张若、司马错率队走石牛道(即剑阁金牛道、剑阁道)灭蜀吞苴,不久灭巴。秦王设立郡、县、郊(乡)、亭、里五级制。置蜀郡、巴郡。宣告蜀、苴、巴三国灭亡。
公元前314年,秦灭巴,秦惠王设置阆中县,隶属于巴郡。
http://p1.pstatp.com/large/3e620000821cd0fe8a47
http://p1.pstatp.com/large/3e5f00009350efcc8e53
阆中境内有两大山系:嘉陵江以东属巴山山脉,以西属剑门山脉,两大山脉分支余脉,在阆中市分别呈西北至中南,东北至西南走向,形成东西北部高,中部低的堰尾槽状地势和多层次梯级地形,处在川北低山区向川中丘陵区的过渡地带。最高点为龙泉镇的马鞍山,海拔888.8米,最低点为最南端的朱镇乡猫儿井嘉陵江段,海拔328米。境内平坝、低丘陵、高丘陵、低山、台地、山原兼而有之,属低山地貌为主和少数丘陵带坝地形。
http://p1.pstatp.com/large/3e62000082b2ab70e8e9
http://p1.pstatp.com/large/3e6100008d60b22966ef
http://p3.pstatp.com/large/3e6100008d614e2ba19a
阆中素有“阆苑仙镜、风水宝地”之美誉。唐代大画家吴道子三百里嘉陵江山图,称阆中为“嘉陵第一江山”,也是中国第一风水古城。城中保存着1.78平方公里唐宋格局、明清风貌的古街古巷。阆中市有220多处人文景观,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如风景秀美的锦屏山和历史悠久的腾王阁等。
阆中建县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1984年6月,阆中被列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古城。1986年12月,国务院批准阆中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城区文物名胜众多,杜甫、元稹、李淳风、袁天罡、吕洞宾、司马光、苏轼、陆游、张善孖、丰子恺等先后来阆,留下不少著名诗篇和珍贵墨宝。
阆中城区地面文物点有200余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0余处,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均居四川省县级政区之首。馆藏文物有3000余件,其中国家等级文物2000余件。
阆中文化的主体是以汉桓侯祠(张飞庙)为代表的三国文化,以云台观、大佛寺、永安寺、巴巴寺、福音堂、天主教堂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贡院为代表的科举文化,以巴渝舞、皮影、川北灯戏、亮花鞋、剪纸等艺术为代表的民俗文化,被誉为“多元文化和谐发展的典范”。
http://p1.pstatp.com/large/3e5d00036528f77c864a
http://p9.pstatp.com/large/3e6300008ce7c7870f17
http://p1.pstatp.com/large/3e6000005dee92661c8b
http://p3.pstatp.com/large/3e5f00009489eb2ab25e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