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营山:智志双扶聚民心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RGtnejj1i1lmWd营山县朗池镇兴云村脱贫奔康产业园(余中华 摄)
营山位于四川东北部,因“四山环绕,宛若营垒”而得名,属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在脱贫攻坚实践中,营山县注重把教育扶贫和风气引领放在重要位置,引导贫困群众摒弃“等、靠、要”思想,不断提升主动脱贫的志气和本领,实现了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的转变。
教育扶贫 点亮贫困家庭希望之灯
1月29日,在重庆工商大学读书的大学生胡兰回到了位于青山乡三湾村的老家。寒假里,除了帮家人干农活外,她还主动给村里的留守儿童补习功课。孩子们最喜欢听这位姐姐讲大学校园里的生活。胡兰也总是鼓励小弟弟小妹妹们:“只有发奋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扶贫先扶智,治穷要治愚。近年来,营山县把脱贫的发力点放在教育上,建立完善贫困生立体资助体系和“梯度支教”模式,着力破解“控辍难”“保学难”“提质难”问题。
胡兰就是教育扶贫的受益者之一。父母长年患病,家庭经济困难。高中阶段地方学校为她减免了学费,并按每年2000元的标准发放了助学金。“去年我考上大学后,我获得县上‘金秋助学’5000元的助学金,还办理了8000元助学贷款。读大学期间每年还能获得4000元助学金。”胡兰告诉记者,“是教育资助政策圆了我的大学梦。”
营山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李勇介绍,自2013年以来,“让梦想启航-金秋助学”活动累计发放助学金1162.5万元,帮助2325名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此外,还累计发放各类教育扶贫资金4502万元,资助7.3万人次。从学前、小学、中学、大学直至就业,都有配套的教育扶持政策,真正实现了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失学。
如今,营山各乡镇最漂亮的房子是教学楼,最美丽的环境是校园。“除了完善基础设施,我们还从教学质量上加大了对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从2018年春季全面实施‘梯度支教’。”
营山县教育局局长蔡红兵表示,梯度支教包括城区学校辐射农村学校,农村优势学校辐射农村薄弱学校,乡镇中心校辐射村小的三级网络。以县城学校为例,符合条件的音乐、体育、美术、英语、信息技术专任教师在完成本校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每周固定1天到指定农村薄弱学校支教。
目前,营山县有400余名教师往返城乡“梯度支教”,从根本上解决了基层薄弱学校学科不配套的问题,让偏远山区的孩子同样享受到了“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坝坝宴+院坝会 架起干群连心桥
1月27日,木垭镇锡山村热闹非凡,村民们扶老携幼涌向村委会大院,参加团年宴。蒸圆子、炖羊肉、夹沙肉……一道道家常菜逐个上桌,村民们吃得眉开眼笑。
“今天一共办了八十桌,在家的男女老幼一个不漏。菜品全是农民自家种的养的,厨师和帮忙打杂的也全是村里的,没让老百姓筹一分钱。”锡山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杨汉国介绍说。
坝坝宴上,乡亲们频频举杯,互道新年吉祥,岁岁平安。没有赶上团年宴的乡友通过微信互动,虽然看得眼馋,但也同样开心。70多岁的村民曹元甫感慨地说,“全村一起团年还是头一回,好久没有这样热闹和开心过。”
一场坝坝宴,热了众人心。春节返乡的务工人员了解了家乡的发展变化,平素心里有“疙瘩”的乡亲通过碰杯解开了心结。
与坝坝宴异曲同工的,是该县全面推行的院坝会制度。院坝会以村民小组或农家院落为单元,除宣传脱贫攻坚政策之外,还有村务公开和民主监督方面的内容。参会群众不仅可以咨询政策问题,还能就乡村发展提意见建议。
“院坝会直接开到农家院落,干部与群众坐在一条凳子上,少了‘官话’,多了融洽。”黄渡镇兰武村第一书记罗亮说。
营山县扶贫移民局局长杨光介绍,院坝会这种方式让干部真正走进了群众生活,走进了群众内心。群众把政策闹明白了,心里敞亮了,才会由衷拥护精准扶贫好政策,提升满意度和认可度。
文明新风 激发脱贫致富内生动力
“又要发‘流动红旗’了,看看这次是谁家。”1月19日,营山县灵鹫镇青羊村村民早早来到村委会活动室。贫困户鲜小春当天被表彰为村里的“自力更生脱贫示范户”。接过“流动红旗”,这位中年汉子朴实的脸上堆满了笑容。
“三户人挤住在破旧的石屋,妻子女儿相继患病。作为家里的顶梁柱,我逐渐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每天在叹息声中消磨烦恼。”鲜小春这样描述过往的生活状况。
2014年,精准扶贫的东风吹开了鲜小春一筹莫展的眉头,村干部和帮扶干部主动找他商量,一边给他加油鼓劲,一边帮他规划产业。2017年,鲜小春家实施了D级危房改造,新房子建成了,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
基础条件的改善,各级干部的关怀,激发了鲜小春主动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他把邻居撂荒的土地开垦出来,种上了水稻、莲藕、红薯,又搭建起圈舍养猪、养家禽。2018年,光靠卖莲藕和稻谷就赚了10余万元。这是鲜小春晒出的“幸福账单”。
鲜小春只是营山扶贫先扶志众多典型事例中的一个缩影。各乡镇广泛开展“脱贫示范户”、“脱贫致富带头人”评选活动,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营造出了“人人志在脱贫、人人争先脱贫”的良好社会氛围。
茶盘乡罐坪村地处望龙湖核心淹没区。受水库阻隔,全村10个村民小组374户被切分在相距甚远的两个山坡。山高坡陡,产业单一,贫困程度深重。
“过去,我们村是有名的上访村。村里发展滞后,信访积案多,各级干部头痛不已。”罐坪村党支部书记胡裕全说,帮扶干部和村“三委”在抓产业的同时,广泛开展“民主法治、感恩孝道、互助自强、扶贫政策、实用技术”为内容的“五项教育”和“清洁家园、美化庭院、告别陋习”为内容的“三项行动”。
村委会还建起了“罐坪村一家人”微信交流群,通过村务“微公开”,方便村民通过网络当“管家”。如今,罐坪村不仅摘掉了上访村的帽子,还被表彰为“省级四好村”“省级卫生村”和“脱贫攻坚先进村”。
“甩掉‘等靠要’,扶起精气神。‘精神扶贫’激发了营山贫困群众锐意进取的斗志,既富了口袋,又富了脑袋。”营山县委书记黄金盛说,营山将深入推进“乡风文明提升工程”,让广大农民群众不仅在物质上富起来,也在精神上富起来。(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来源:中国日报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