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巾帼英雄第一人只是传说而已
昨天编辑列给我的名单从妇好到花木兰、梁红玉、陶三春、樊梨花、穆桂英、冼夫人、秦良玉等等。
这一系列的巾帼英雄中,历史上真正有着显赫战功的女英雄其实并不如民间传说中的女英雄有名,
比如花木兰和穆桂英,可谓家喻户晓,而冼夫人和秦良玉知道的人却不多。
因为有杨家将三分真七分假的历史背景渲染,很多人不知道穆桂英其实并没有真实存在过。
而相比穆桂英,花木兰就是一个比较神奇的存在,她的史料很丰富又很模糊,
很多人会疑惑她女扮男装十二载为什么没被发现,
但是更多人还是相信花木兰是真实存在过的。
所以呢,今天就来聊聊这位民间传说中的巾帼英雄第一人。
听起来好像又不会走励志风了
别急别急,往下看
http://p3.pstatp.com/large/dfic-imagehandler/8ff87abb-e5d6-4703-b8fe-8fe5174ee86a
我们所了解的花木兰,最早应该起源于《木兰辞》: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哪怕毕业很久了,依旧朗朗上口。
千百年来,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飒爽英姿,因着她对父亲的孝心对国家的忠心,还有辞官还乡所表现的不慕功名利禄、热爱和平生活的高尚情操,使她成为中国甚至是在世界都备受尊敬和推崇的一位女性,
在唐代时期还将她追封为“孝烈将军”,并设祠纪念。
http://p9.pstatp.com/large/pgc-image/22fc121af31c42d4ab83ed317d06c42c
但是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在整首木兰辞里,没有提及木兰的姓,也没说她是哪里人氏,生卒何年。
而我们所熟知的木兰,她姓花。
其实在史学界,木兰是不是真实存在的人物,一直都存在争议,
当然分为“正史无记载”和“民间传说都有原型”两派,
然后认为她真实存在的这派里,对于她到底姓什么,又分了好几派。
难为花木兰的争议没红楼梦这么大,否则又可以养活一批研究人员。
主要有以下几派,大家看个热闹就行:
http://p1.pstatp.com/large/dfic-imagehandler/33dceec2-3ef8-4ef6-ba08-4bd10b9f64c1
据《木兰奇女传》记载:
唐朝初期,有一个女子叫朱木兰,湖广黄州府西陵县的双龙镇人。练习弯弓骑马,熟读文韬武略。14岁女扮男装代父从军13年,屡建奇功,荣归故里。被唐太宗李世民赐姓李,并封为武昭将军、武昭公主。
据《三十二兰室诗钞》记载:
西汉初年有一位木兰姓魏,名木栾。系毫地(今河南)人,父亲是魏应。在汉武帝期间,代父从军英勇作战,最后战死,被朝廷追谥孝烈。
据《韩木兰(娥)传》记载:
元末有一位女子叫韩木兰,原名娥,四川阆中人。从小没有父母,和叔叔韩立相依为命。12岁女扮男装代叔从军13年,改名韩天保,杀敌无数,战功卓著。后人在其家乡修建了木兰庙以纪念。
据《新唐书》记载:
有一名少女叫任木兰,性格刚烈,有一腔爱国之心。在国家有危险的时候,她散尽家财,招募数千义勇保卫国家。并女扮男装,率领自己的部队,大白强大的叛军,为国立功。著名边塞诗人岑参曾写诗赞她:“甲士千群若障云,一身出能定三年。 ”
宋初时的文人何承天在其《姓苑》中,认为花木兰姓木,是子贡的后人。子贡师承孔子,名端木赐,端木一族因躲避仇家而遮名,改“端木”为“木”姓。
http://p1.pstatp.com/large/dfic-imagehandler/1bbf3912-6728-4f6a-9b78-63da60b4d5f4
先来看一下《木兰辞》的年代,它是属于南北朝时期的民歌,所以呢那种唐朝元朝的木兰传说只能说是后人牵强附会,首先排除。
何承天的“木”姓说法可信度也不高,你不能指望一个编“百家姓”的人不辞辛苦地去翻阅“海量”史书来考证一个可能并不存在的人物的姓氏,何承天既然身在宋代,离木兰的传说还是远了一点。
那么符合的目前只剩下魏姓这一说,而且看起来史料支持还蛮多的。
在河北完县木兰庙前的石碑上,有这样的记载,“神姓魏,字木兰。”
这碑,始立于元代至顺三年(公元1332年)四月四日,是目前为止后人所发现的最接近花木兰时代的石刻,其上记述,花木兰实为亳州人:“汉文帝时,单于侵境,大括天下民以御,神父当行戍。父极痛无男子可代己者。哀叹好久,竟行。神闺中,悯其父老,即洗铅粉,脱梳珥, 一变戎服,贯甲胄,趋赴军中……,在军凡十二年,屡立殊勋,论功上首,辞弗受赏,愿归 故里,事奉父母。文帝嘉焉,特从其志。”
此后,还有有明朝朱国帧《涌幢小品》,清朝《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等,对此说进行附和。
但其实呢?所谓“孝烈将军”,指的是唐朝帝王对花木兰的追封,究竟唐朝哪个皇帝对木兰进行了册封,也根本没见诸于正史。
然后到了明、清两朝再来对这“孝烈将军”进行确证,朱国帧这些人再对“魏”姓说法进行附合,怎么看,这个严谨性都很成问题。
然后围绕花木兰姓什么,又展开了花木兰故里之争。几处为了各自证明花木兰是自己家乡人,打了几百年的嘴仗,搬各种史料证明自己是真的,别家是假的,言之凿凿,看着挺欢乐的
http://p3.pstatp.com/large/dfic-imagehandler/d862aa80-8e31-44f4-b0d4-2efe577597a9
就我个人认为,木兰其实并没有真正存在过。
你想想在冷兵器时代,以女儿身戍边上阵杀敌,回军营厮混在一堆男人中,十二年不被发现……简直是天方夜谭。
所以现在改编的电视剧,花木兰身边都有一个知根知底帮她隐瞒替她兜篓子的男性角色存在,迪斯尼的动画版本和袁咏仪的版本里还有神兽神仙相助,说明编剧们也实在不晓得怎么能说圆这个点。
最近听说又出幺蛾子了,因为学者们又发现:木兰的姓或许无关要紧,她的名字才是千古谜题。这又从何说起呢?
要知道,现在可知最早记载了《木兰辞》的著作,是《古乐府》。但是,在《古乐府》之前,有一个叫智匠和尚,他编了一本《古今乐录》,里面便记载了《木兰辞》的题目,并且提到了一句:“木兰不知名”。言外之意可能是,木兰是个女子的姓,但并不知道她的名字是什么。
延伸考据开去,鲜卑族有“仆兰”及“丘穆棱”姓。“木兰”很可能是这首诗传入民间时,发生的音译转换。
嗯,再考据下去要把木兰考据成韩国的了。
打住。
http://p9.pstatp.com/large/dfic-imagehandler/cb92e233-8abf-4084-8585-b2242c84add0
其实木兰是否真实存在并不重要。
我们来看一下她为什么会成为巾帼英雄被广为流传。
花木兰的形象定型是在明中晚期,那个时候北方边境蒙古和满洲力量连绵不断的侵扰,使得当时人在心理上持续紧张。
明王朝和民间开始大规模复兴对抗外敌的英雄形象和历史记忆,其中影响最深远的就是对岳飞的纪念活动,并在岳飞墓前树立了四奸臣的“铁跪像”。
而木兰这个形象之所以会被凸显出来,除了出于晚明时人们对抗御外侮的社会心理,但也是因为当时出现了一种对女性气质的特殊看法,那可说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事。
http://p9.pstatp.com/large/dfic-imagehandler/6b4558d3-6505-4283-8e6b-99c155828886
引领这一潮流的是以狂士著称的文人徐渭,他是第一个将木兰传奇改编为戏剧的作者。
在他的杂剧集《四声猿》中收录了四个剧本,除了《雌木兰替父从军》,还有《女状元辞凤得凰》,描述五代才女黄崇嘏改扮男装高中状元的事迹(这无疑启发了清代陈端生撰写著名的弹词《再生缘》)。
这两剧理应合并起来看,它们都借历史故事寄托了一种新的时代精神:
女性也可以凭借自己的才华,做出惊人的事业,而“文”还是“武”不过是她们自我实现的不同方式。
也是在徐渭的《四声猿》里,不但花木兰的形象正式定型,她身边的人也都有了自己的形象,比如她的父亲名花弧,母亲花袁氏,姐姐花木莲、弟弟花雄等等。
所以,虽然徐渭写的花木兰跟《木兰辞》里的木兰比起来算是有很多不符合的地方,但是不妨碍木兰从此正式有姓有家人,并开始有血有肉形象丰满起来了。
http://p1.pstatp.com/large/dfic-imagehandler/ec907ab5-0db0-4eed-8c9a-c07606921eed
可以说,木兰的形象完美地符合这样的社会心理需求:她保家卫国,抵御外侮,又英武善战,幼有奇志。
但是,一直以来明清对于木兰形象的重视并不是女性本身的解放,而是通过解放女性来挽救国家。
换言之,“女英雄”是对“男英雄”的补充。
正如戴锦华在《雾中风景》中所说的,“除却作为妲己、褒姒一类亡国妖女,女人以英雄的身份出演于历史的唯一可能,仍是在父权、男权衰亡、坍塌之际。”
而迪斯尼演绎的《花木兰》则被赋予了更多现代的意义,她成了一个具有西方思想的现代女性,追求个性解放和女权意识,最终实现女性的自我价值。
可以说,直到花木兰的出现,迪斯尼的女性角色才真正抛弃娇弱的标签。她可以无意婚姻与家庭,能身着男装,会习武打仗,比男人更强大。
也正是花木兰的出现,标志着拥有独立人格、追寻自我成长的新女性形象登上舞台。
木兰的恋爱历程,也完全推翻以前的公主等待王子来拯救的模式,而是和爱人并肩作战。两人从相识到相知,并没有丝毫的附庸和被拯救的关系,最终日久生情。
你看,木兰的形象就是这样一步步的完善丰满,每个时代都会赋予她更多新的意义,她已经成为一个符号,所以她是否真实存在过,已经并不重要了。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7479c92b0f0f448e91db63d2c3e0e223
看,其实我还是挺励志的对不对
以致于发初稿给好友看,他半天回我一个:这次的结尾好像不太一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