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f17 发表于 2020-6-8 06:22:05

《中国青年》:一个农民诗人的一次瓦下听风

曹福章:一个农民诗人的一次瓦下听风
近日,《中国青年》杂志2018年第18期刊发了农民诗人曹福章对乡土散文集《瓦下听风》的书评《沉静中的飞翔》。刊发一篇书评,本不是一件多大的事,但是对于一个农民或者农民工的生活和创作,非常有必要说说此事。
曹福章是南部县双峰乡农民,今年50多了。与他的同龄人一样,多年都在农村务农,随着打工潮的兴起,他也加入了务工大军,在远近的城镇打工。他目前在南部县城一公司打工,但是听他说这家公司即将搬迁,他又要寻找新的工厂。虽然多年生活漂泊不定,但有一件事于他是风雨如磐雷打不动的,那就是常年坚持读书写作投稿。去年,《四川日报》还用不小的版面刊登了他的打工之余读书写作的事迹,对于一个写作者而言,省级党报如此宣传,是一件光荣的事。
《中国青年》早年看过,影响不小,不知道受新媒体的影响,现在冲击如何。但是,能上此刊,也绝非易事,而特别又是对于一个无高学历又没有经过专门培训的年过五旬的农民。我知道,一本关于农村转型发展的乡土散文集《瓦下听风》,对一个身处其中的农民来说是最有感触的,他们的生活和命运,通过我的文字展示了出来。因此,曹福章眼中和笔下的《瓦下听风》,应该是最贴近瓦顶上风声的,他的文字,才是来自土地最真实的声音。文章中也有不少溢美之辞,我虽然不那么认可,但是,也有不少真切体会的确与我一样感同身受。在此,感谢曹老师的深度阅读!



https://p3.pstatp.com/large/pgc-image/1537443733824bc0a7e89ca



        曹福章
       《四川日报》记者肖姗姗在长篇通讯《他们的文学梦想,倔强地生长在泥土之上》中写到,“循着省作协的文学扶贫足迹,南充市南部县双峰乡曹家窝村农民诗人曹福章的故事渐渐浮出水面。
       “爸爸妈妈被生活派到远方……”在打工的矿泉水厂,50岁的曹福章虽然累得气喘吁吁,        还是将自己关注农村教育的新诗念了出来。曹福章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少小家贫,但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尤其是语文。
       1980年,14岁的曹福章写的组诗《水韵》发表,还收到了6元钱稿费,这让他成了学校的名人。不过,这却没能改变父亲对读书无用的看法,初中一读完,曹福章就被喊回家种地。忙碌的农活,并没有浇灭他对文学的向往,反而让他体会出别样的诗情画意:        “山村是喊出乳名的亲娘/忙的时候/就挥镰磨刀/就肩挑背扛/把日子栽种成万千吨的粮食和歌唱。”        到了晚上,累了一天的曹福章不着急休息,而是将藏在心里的诗句,完成的、没完成的,都写下来。他买不起本子,就拿铅笔头写在家里的石柜子上,觉得写好了,完整了,可以投稿了,他才找个用过的信封,小心翼翼地誊在上面。多年来,曹福章先后在《星星》《中国微型诗》等刊物上发表诗歌。可是,由于家里太穷,2007年,曹福章的老婆离开了他,留下了一个收养的女儿。
               为了给女儿更好的生活,曹福章去中药厂打过工,去南部县升钟湖养过鱼。打工时,他将十个手指头砸出过血,差点连诗都写不了,养鱼时,他还差点淹死。不过,生活的苦难没有击倒他,他用挣来的钱供女儿读书和自己买书。他将苦难写成诗——        爬上五月额头的劳动节/把喜悦绽放到工厂车间城市世界/守着一亩三分地打转的父老乡亲/依旧肩挑背磨……
              是的,倔强地生长在泥土之上的,不只有文学!





https://p3.pstatp.com/large/pgc-image/153744373395172b03d3a94




https://p3.pstatp.com/large/pgc-image/153744373393815ea6f4a5b




https://p3.pstatp.com/large/pgc-image/1537443733933aa97944f09




https://p3.pstatp.com/large/pgc-image/153744373455694fdadf383




https://p3.pstatp.com/large/pgc-image/1537443734093750370bc57





沉静中的飞翔
——读《瓦下听风》
曹福章
              故乡,是文人墨客永远抒写不完的主题,时而高昂,时而低沉,时而悲伤,时而欢天喜地。当山村与城市,成为彼此的参照物时,时光从耳边飞过,繁荣与市井一直在不断搏斗!
              彭家河沉静下来!那些乡土沉静下来,乡土中的记忆和岁月,沉静下来……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初,我们上学,手背在背后,笔挺地坐在座位上,跟随老师的一个竹竿晃动,口中跟着老师念念有词。八十年代上学,拿着书本,一篇篇死记硬背。没有想到2017年末,我再一次做个学生读书,做一个50岁的学生,一字一句读《瓦下听风》。
              彭家河的文字朴实无华,感观独到,穿透力强。当读到《怀念麦子》,我的情绪跟随那些麦子波动:老农抽烟,细细思量哪一块地肥,哪一块地瘦;分配种子,并准备碳氨、尿素肥、磷肥、油枯;接着是一家人,男女老少牵牛,背犁耙,浩浩荡荡去种麦的场面,跃然纸上。把八十年代分产到户、农民抢种的情景,再次搬上舞台!从播种后展开丰富的想象力,把麦子的长势、拔节、扬花和丰收,想像成麦子梳妆打扮以及出嫁!这是喜悦的高潮。紧接着写改革开放,人们一拨接着一拨去城市打拼,人去屋空,田园荒废,蒿草纵横,麦子的宿命到了……
              读《怀念麦子》,就像是看一部精彩的电视剧,故事情节起伏跌宕 ,喜中有悲,由高潮跌入低谷!担忧那些麦子的命运,和麦子一样进城打工人的命运,身后农村的今后的命运……
山村和城市就像前行中两条隧道,不交叉,重叠,而一直不停地运动。走着走着,总有一些人与物落单了。前行的、落单的人与物 ,成为彭家河独特的镜像,有时像一壶老酒浓烈,有时像一根刺,扎进某个神经。作者没有麻木,一直静静地醒着。那些文字时而发光,时而暗淡,领着你前行,或者亮着灯,等你回家!温驯的背后潜伏着矛与盾激烈地交战。变迁的时代、横流的物质、背叛的灵魂,在江湖中左右扑腾……
《瓦下听风》是一部聚人物形象色彩于一体的乡土题材。它的最大特点是抓住了人们最熟悉的物。这些物在现代化建设的新型城镇化中被遗弃和闲置。比如文中的锈,是农村农具(收割用的镰刀、除草挖地的锄头、犁田的铧、耙地的耙等)独有的外衣。经常使用的农具是不会生锈的,反而是亮光闪烁,只有闲置久了才会生锈。而作者在文中,把锈说成是农村的一种流行的病,这“锈”字和“病”有份量,四两拨千斤!他道出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农村人去楼空、水土流失的痛,因而引人反省和深思!再比如钢筋混凝土,它能够树立城市的外观形象——硬度与冷漠。那些耸立的建筑群分割着天空,成为时代的背景。大家都没有去细心想过:它们的出现,它们的存在,制造了多少亩田块、沟壑山梁以及河流的失踪。它们是靓丽的风景,也是失踪者的罪魁祸首!
        彭家河的文字没有吹捧,更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他在喧嚣的城市化进程中沉静下来,以农村中的城市人,或以城市中的农村人的身份,抓住逝弃物,逐一挖掘、打磨,让读者耳目一新。从乡村进化史到城市心灵史,再回到大地编年史,这三个史贯穿整部乡土;从乡村出发,穿越地域时空,穿越城市,最后重新回到大地上来,回到被人们遗忘的故土!这三个史被作者打磨成三枚宝石,投入静止的水里,溅起千层浪,被光折射成飞翔在天空下的三只风筝,或许是三只蝴蝶……
合上《瓦下听风》,我静坐了很久,很久。进去,出来,再进去,再出来,如此反复多次。也许是还沉浸其中,沉浸在某一篇乡土的宏观场面,沉浸那些遗失物里拔不出来。其实,就是那些乡土中的遗失物,揭开了整个《瓦下听风》的谜底,而构成这些谜底的是彭家河沉静中的灵魂出窍,哲学的飞翔!
彭家河的每一篇散文,慧眼如炬,在你前方亮着……



https://p3.pstatp.com/large/pgc-image/15374437343104c530c0c5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青年》:一个农民诗人的一次瓦下听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