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灯戏家族班200多年走山乡
川北灯戏,是充满川北山乡泥土气息的地方戏种,因山乡民众喜闻乐见,被称为“农民戏”“喜乐神”。又因演戏时剧场会挂着写有“五谷丰登”“人寿年丰”字样的大红灯笼,用作照明和象征吉祥,故得名灯戏。2006年5月,川北灯戏被国务院授牌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学者考证,川北灯戏源自跳端公、傩戏、庆坛等民间祭祀活动。历史记载已有近300年。川北灯戏以笑戏闹戏居多,即便是苦戏悲戏也多采用川北民间歌舞、杂耍、木偶、皮影、猴戏和跳端公的唱做手法。川北灯戏的音乐源于民间小调、民歌、神歌、佛歌、嫁歌和劳动号子,最早使用的乐器只是一把胖筒筒、一个鼓盆和老大锣,由一或两个人伴奏。
清末和民国期间,在南充地方民间灯戏班中,影响较大、戏班活跃时间最长的有3个,即由南部县双峰乡杜姓家族组建的杜家灯戏班、由阆中市峰占乡民间艺人徐玉山组建的徐家灯戏班和由西充县高院乡陈善组建的家族灯戏班。
高院乡的家族灯戏班常在农闲时演出,融合了跳端公、耍龙灯等表演形式。经陈氏家族数代人的努力,其灯戏技法不断提高,独创了30余个剧目,在当地名噪一时。
据杜家灯戏班传人杜南楼讲述,灯戏班传到他时已是第七代,已有200多年历史。现常在剑阁、南部、盐亭等地山区农村表演,能自刻“傩坛灯”面具,人物形象生动逼真。
徐家灯戏班常在苍溪、阆中等地农村演出。徐玉山过世后,由其孙辈徐廷兴继承祖业,而后又传给其子孙。徐家灯戏班曾一度解散,上世纪80年代初恢复改名为峰占灯戏队。他们整理改编的川北灯戏《巧还租》《竹篮记》曾获阆中市业余灯戏调演一等奖。 本报记者敬松整理
(责编:罗娟、高红霞)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