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黄梅」大坪手记
如果一个村是一本书,那么大山深处的大坪就是本线装书。——题记
https://p3.pstatp.com/large/pgc-image/32f3e90d8f644babbb93b2d82b318147
“大坪”,群山之间一片较大的山间平地,故,村名大坪,山为大坪山。这里山高林密,溪流清澈,空气清新,宛如桃源。身处绿树环绕,鸟语花香的大坪,久居闹市的你,心境亦自会有了一份释然。
从黄梅县城北出发,沿途经过五祖镇的阻马、郝大屋、向桥、中山等村,到大坪大约20多公里。跨过黄梅县军休所2008年9月8日捐资修建完工的“军民桥”,就到达了大坪地界。
https://p3.pstatp.com/large/pgc-image/d547ae826c4f4ddda923daeb88a5f158
我先后到过大坪村两次,第一次是2018年9月28日,和好友商宏志一起到这里采风。第二次是2020年5月23日,和M君一起来这里航拍。
大坪山,属大别山脉古角寨山系,海拔568米。山上多松、杉树,岩石兀立。
https://p3.pstatp.com/large/pgc-image/39f9fb2fee184663b28b712adb1f42b2
第一次来的时候,我们先到大坪村南部的汪祠堂,从桥头走800多米就可到达。这里是汪氏家族在此修建了一座祠堂,故名。只有20多户人家。祠堂5间,一进三重,有天井、台阶,青瓦,还有历经沧桑的马头墙,当年新四军游击队在北部山区打游击的时候,曾把伤员藏在这里养过伤。这里的房屋多为土砖青瓦,留在墩子里的多为老人。年轻一代要么到外打工,要么搬出去居住了。
https://p3.pstatp.com/large/pgc-image/b8297036944042c48636c7baf5b706e4
大坪村,北至柳林乡徐东山村。居民有汪、张、向等姓,因此有汪坳上、汪柏树下、汪祠堂、汪塘岸上、汪团石、张家等自然墩。我印象深刻的是汪祠堂的祠堂,汪柏树下的柏树,汪塘岸上的那口大池塘,还有张屋那平坦处的稻田。
https://p3.pstatp.com/large/pgc-image/2fc57619eac44f79b48672883cef500e
因地处偏远地带,大坪村经济实力很薄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绿色生态就是这里摆脱贫困的“聚宝盆”,这里有成片的竹林,有无污染的有机茶叶,有清澈的溪水,一直养育着这里的人、滋润着这里的大地。有新鲜的空气,有2100多亩的公益林,可以“森”呼吸,还有几十亩雨花菜基地。
我喜欢这儿的雨花菜,吃起来口感好,晒干后的雨花菜。用温水泡发后,放入清水中漂洗,挤干水份可素炒、炖肉、做汤,是上好的火锅料菜。当地人很淳朴,留我们吃饭,有新鲜的扁豆,有土鸡蛋打蛋汤,有雨花菜炖肉,还一人倒了一大杯自家酿制的糯米酒,平时不喝酒的宏志,也要了一杯。在大树脚下,吹着凉风,喝着米酒,真有一点酒不醉人,人自醉的感觉。
https://p3.pstatp.com/large/pgc-image/d721cc5453f544d9aa14f6729baa3bc2
这次我们来到大坪村,和上次时隔一年多。跨过“军民桥”,沿着水泥路面,穿越一片竹林,原生态的张家墩就成为了我们航拍的落脚点。一位90多岁的老奶奶站在门口笑眯眯地看我们这些外来人在天上地下的拍摄,两个70多岁的老人,还在家门口的地里干活。老人们身体健康,也很健谈。几个小朋友从楼上的窗户里偷偷看我们,谁知,我们一举相机,他们就齐刷刷的躲起了镜头。
村里人很少,但地面也很干净。许多农户房前屋后,都栽种着果树以及不同季节有不同的颜色的花草。这个时节是艾草、端午槿。红的红、绿的绿,煞是好看。
大山深处的大坪,一呼一吸平缓且恬静,远离喧嚣,听着鸟叫,闻着花香,享受着炊烟袅袅的宁静,这不正是大坪村的迷人之处吗?
作者:曹锦军,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曹锦军围炉》文旅微信平台总编、2019年长江读书节领读者、黄梅摄协副秘书长、《黄梅文艺》杂志副主编,著有《北纬三十度上的黄梅》《烟雨浸润滨江城》,主编有《穿越时空赏黄梅》《大美黄梅》等书。文字作品发表百万字,散见于《长江文艺》《长江丛刊》《湖北日报》《 文旅湖北》《荆楚群文》《涛声》《黄冈日报》《鄂东晚报》《黄石周刊》等。摄影作品多次在省级比赛得奖或入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