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燕雀傥 发表于 2020-6-22 13:23:23

他们的文学梦想,倔强地生长在泥土之上

https://p3.pstatp.com/large/2f86000de5c48164cebd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肖姗姗)7月11日,南充市仪陇县新政镇安溪潮村。

“成片的格桑花在太阳的炙烤下,像冰淇淋般化开,那淌下来的色彩,风一吹,就蒙了我的眼,紫的、红的,映着一栋栋灰瓦白墙的小楼,甚是好看……”人群中,有人在手机上写下这样的文字,有人用相机拍下这样的美景。

这是2017年四川省中青年作家培训班“小说类”的“课堂”,培训班的学员是由全省市州、产业作协推荐的60余名中青年骨干作家,而老师,则包括省作协主席阿来,省作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侯志明,著名作家王十月、葛水平、刘庆邦、王干等。

受训的学员大都来自农村,文字保留着泥土的芬芳和野性生长的力量,但他们平时很难有机会和名家面对面,系统学习写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样的培训,近年来省作协已开展多次。这对基层写作者是一次接地气的文化扶贫,而当他们深扎大地,书写乡村,又使扶贫有了更深一层的意义。

https://p3.pstatp.com/large/2f96000680f92d6cc0ef

刘恩龙

带着书籍走四方 打工生活是他写作的财富

从养鸡倌到写作者,曾经辗转的打工生活,是雷波县锦城镇城北村村民刘恩龙写作的财富。

“阿来讲了以下几点:一、创新。创新就是言人所未言,写人所未写,就是打破常规打破传统,写自己独特的感官体验……”伏在课桌上,刘恩龙认真地做着笔记。这是他第一次近距离地看到《尘埃落定》的作者阿来,由于不善言辞,他忍着找阿来合影留念的渴望,默默转过身把笔记一个字一个字地敲在了微信朋友圈上。

41岁的刘恩龙,从读小学起,就喜欢写东西,语文成绩一直是全年级第一。1996年高中毕业后,他当过村小教师,在养殖场养过鸡。“养鸡时,从早忙到晚,一个月工资只有330元,我把一半都拿来买了文学书籍。”刘恩龙说,白天养鸡很累,但是晚上如果不看书就睡不着。

养了一年鸡之后,刘恩龙先后去了西昌、成都、广东打工。在广东的玩具厂,他每天至少连续工作11个小时,而且经常通宵加班。但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在夜深人静时,刘恩龙会将行李箱放在集体宿舍的床上当桌子,安安静静地写一会儿小说。他写他做的梦,写在网上看的新闻,写自己童年的遭遇,发表了短篇小说《命运》、中篇小说《等待判决》以及散文《爱情》。

后来,刘恩龙回到了家乡雷波。离开时的行囊已经破烂不堪,但刘恩龙心里并不荒凉。“走到哪我都带着书,这些书是我最大的财富。”2016年,刘恩龙靠着打工攒下的钱和微薄的稿费,结束了打工生涯,开始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热爱的写作当中,还成为了2017年四川省中青年作家培训班的一名学员。

“以前都是自己找书来看,纸上谈兵,没有系统专业地学习过文学理论,创作多次遇到瓶颈。”刘恩龙说,阿来、葛水平、刘庆邦成为自己的老师,过去连这样的梦都不敢做,很感激省作协对农民写作者的重视,“这次培训对我帮助太大了,学习的经历就是个很好的小说素材,遇到很多人,听到很多事,看到很多景,阿来老师说社会、世界、生活、人时刻都在发生变化,如果捕捉到了,我们小说中就会出现新的意义、新的内容,我想这样尝试着去创作。”

https://p3.pstatp.com/large/2f86000de5c6a730e688

曹福章

将苦难写成诗 农民诗人追求创作多样化

近年来,省作协已对全省21个市(州)的中青年作家进行了分片区普训,一批中青年作家迅速成长。循着省作协的文学扶贫足迹,南充市南部县双峰乡曹家窝村农民诗人曹福章的故事渐渐浮出水面。

“爸爸妈妈被生活派到远方……”在打工的矿泉水厂,50岁的曹福章虽然累得气喘吁吁,还是将自己关注农村教育的新诗念了出来。

曹福章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少小家贫,但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尤其是语文。1980年,14岁的曹福章写的组诗《水韵》发表,还收到了6元钱稿费,这让他成了学校的名人。不过,这却没能改变父亲对读书无用的看法,初中一读完,曹福章就被喊回家种地。忙碌的农活,并没有浇灭他对文学的向往,反而让他体会出别样的诗情画意:“山村是喊出乳名的亲娘/忙的时候/就挥镰磨刀/就肩挑背扛/把日子栽种成万千吨的粮食和歌唱。”到了晚上,累了一天的曹福章不着急休息,而是将藏在心里的诗句,完成的、没完成的,都写下来。他买不起本子,就拿铅笔头写在家里的石柜子上,觉得写好了,完整了,可以投稿了,他才找个用过的信封,小心翼翼地誊在上面。

多年来,曹福章先后在《星星》《中国微型诗》等刊物上发表诗歌。可是,由于家里太穷,2007年,曹福章的老婆离开了他,留下了一个收养的女儿。

为了给女儿更好的生活,曹福章去中药厂打过工,去南部县升钟湖养过鱼。打工时,他将十个手指头砸出过血,差点连诗都写不了,养鱼时,他还差点淹死。不过,生活的苦难没有击倒他,他用挣来的钱供女儿读书和自己买书。他将苦难写成诗——爬上五月额头的劳动节/把喜悦绽放到工厂车间城市世界/守着一亩三分地打转的父老乡亲/依旧肩挑背磨……

去年,坚持写作的曹福章成为四川省中青年作家培训班的一员。“收获真的太大了!上了课以后,觉得自己以前的创作太单一,更像是一种记录。”通过学习,曹福章开始尝试用多种手法驾驭文字,他说,虽然自己是农民,但他记得去年培训班上鲜红的横幅“四川省中青年作家”几个大字。“这是对我的认可,我会坚持写作,希望以后对得起‘作家’二字。”

https://p3.pstatp.com/large/2f90000de75b37d82935

李平善发表过文章的刊物

在书店“偷知识” “追星”作家想圆文学梦

7月底,培训班将来到达州渠县。为了让文学扶贫进行得更好,省作协将组织学员报题创作,经过专家审定后,优异者能获得资金及出版支持。来自渠县的语文老师李平善渴望自己能入选下一期培训班,圆自己出书的梦想。

《一碗冷稀饭》《浪迹天涯》《绝处逢生》等上百万字农村题材作品,让渠县三汇镇第三中心学校的语文老师李平善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作者。从农家少年到写作者,他的文学之途异常坎坷。

和不少来自农村的作者相似,年少的李平善白天读书,晚上放学就干农活,干完农活再看书,有时候一读就是一个通宵。高中毕业后,他开始了流浪式的打工生涯。“为了生存,几乎辗转了大半个中国。”李平善说,他去过新疆、广东、海南、山西、武汉……在工地上搬砖、推斗车、提灰桶、洗碗、卖报纸。“你能想象的,不能想象的苦,我都吃过了。”唯一让李平善感觉安慰的时光,是抽空去书店看书。在书店里,他知道了莫言、沈从文、高尔基……“有一次,我在广东的新华书店,看得忘记了时间,等回过神来,书店都已经关门了,我就在里面看了一个通宵,第二天书店的人来看到我,以为我是小偷,抓住我问我偷什么,我说,我能偷的,只有知识。”

除了“偷”知识,李平善还追“星”,他在阅读了作家罗伟章的小说后,非常渴望和作家交流,一次,他听说罗伟章有可能在宣汉或者南充,他用了一天的时间,从渠县赶到南充,又从南充赶到宣汉,终于见到了他心目中的老师。

流浪打工期间,李平善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为题材,写了很多散文、诗歌、短篇小说,投稿到各个文学杂志,偶尔有10元、6元的稿费寄到,他会高兴地告诉每一个工友,但工友往往摇着头说:“可惜了,这人离疯不远了。”说到这儿,李平善湿了眼眶,“是生活的苦难,给了我创作的灵感。”著名作家贺享雍也曾这样鼓励他:“前半生的苦难,恰恰是你的一笔财富,是它让你的文思有了火花,创作出精彩的故事。”

如今的李平善,凭借自己的文学才华,考取了渠县三汇镇第三中心学校的公办教师,教小学语文。稳定的工作让他可以静下心来阅读、写作。提及省作协即将到渠县开办培训班,李平善流露出强烈的学习愿望,“能出一本自己的书,是很多写作者的梦想,我会朝着这个方向再努力。”

https://p3.pstatp.com/large/2f90000de75c46d21ea7

李平善在创作

【记者手记】他们的作品就像用相机拍下的农村生活

渠县,文风尤盛。在这片土地上,活跃着大批跟李平善一样热爱文学的写作者,他们有的已经一书成名,有的刚刚崭露头角,有的默默无闻。同样出生于渠县的著名作家贺享雍这样评价:“李平善是从田坎上走出来的农民作家,他的作品就像用照相机拍下的真实的农村生活。”

农民写作者不缺深入生活的体味,不缺比泥土还要粗粝的表达,不缺书写的勇气,但仍缺乏创作出优秀作品的能力。文学扶贫,就是要让他们除了能扎根土地外,更能全面提升他们的创作能力。

“今年的工作重点就是‘抓新人’。”翻阅着2017年四川省中青年作家培训班的名单,省作协主席阿来若有所思。为了这个目标,省作协不仅请来了国内文学名家授课,更会在培训结束后,长期跟踪学员创作,在前期就介入学员创作,让他们在创作中少走弯路。

四川文学的高地,未来谁攀高峰?或许,就在这些基层作家的中间,就在这些放下锄头拿起纸笔的农民写作者中间。期待这些大地的赤子,能为他们的母亲写下最美的语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他们的文学梦想,倔强地生长在泥土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