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825 发表于 2020-6-23 10:38:35

【扶贫先锋】扶贫路上的警察“夫妻档 ”

山花烂漫、草长莺飞的美丽时节,四川法治报记者一行3人从南充市区驱车1小时30分钟,前往阆中市五马镇东木门村,采访当地远近闻名的一对驻村扶贫监狱民警夫妻张学武、靳南春。



https://p3.pstatp.com/large/pgc-image/c5bf8b20a038450d9af66f3fc31042ab



村民杨昌连一家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全家福”合影,左一左二为张学武、靳南春夫妇
        从阆中古城边缘过嘉陵江大桥,便进入了五马镇的地界。车沿着一条弯弯曲曲的、起伏不断的水泥路离开湿地公园,开进落差近500米的新修的盘山公路,再经过了四段270度的拐弯山路,记者一行才到达村口,站在高高的山梁上,一个S型的村落映入眼帘:暖阳下,满山葱茏,整洁的房舍,蜿蜒的通社路,特别是新建的两层村委会大楼格外引人注目,鸡鸣狗吠鸭叫声隐约入耳,一部新农村的交响曲正在演奏……“从昔日‘穷山沟’到如今的美丽乡村,东木门村的华丽转身离不开南充市监狱的对口精准帮扶,离不开从事精准扶贫工作的监狱民警夫妻张学武、靳南春,这是他们主动作为,用真心贴近群众,用脚步丈量民情,助力村民脱贫致富的结果。”阆中市常务副市长杨洪江道出了原委。
圆乡土情结梦 把家安进了贫困村
        采访车从山梁拐下一个U形小坡,来到一个小二楼前,一对中年夫妇站在门口迎接我们——正是张学武、靳南春夫妇。
        今年55岁的张学武是南充市监狱工会主席,南充市优秀共产党员,目前被推荐为省委省政府表彰的优秀驻村队员。因长期废寝忘食地工作,身患胃病的他被切除了大半个胃,这让个子不高的他显得更加瘦弱。53岁的妻子靳南春也是一名监狱警察、中共党员,在单位做文字工作,还有一年多就退休,由于患“甲减”30多年,身体也很消瘦。“去年他主动报名驻村开展扶贫工作,我知道后也申请驻村扶贫,一是为扶贫出点力,二是好照顾一下多病的丈夫,于是组织上批准了我们的请求”。在二楼一个住房兼办公室的房间坐下来后,靳南春说。房间里有个小冰箱,是靳南春带来的,丈夫需要经常吃药,有些药需要冷藏。这里成了他们的新家,已经住了1年了。东木门村是两个村合并的,有14个社,社与社之间相隔较远,又是山路,为了开展工作,他们还专门买了一辆摩托车作为代步工具。
        为什么会如此坚定地驻村扶贫?张学武告诉记者,他们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学子,有很深的乡土情结,帮助乡亲们致富一直是他们的心愿。如今有这样一个机会,他们凭着灵魂深处的冲劲立即报了名。驻村后,他们在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方棡带领下,以村为家,充分发挥“夫妻档”的优势,利用2个多月时间,走遍了全村的每个角落,与村民挨家挨户详谈,访完了全村400余户村民,收集反映最强烈的意见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贫困户识别不精准问题,驻村工作队探索出“下”村摸底初核、“上”桌汇总初议,“下”村开会评议、“上”桌集体审核,“下”村公示名单、“上”报乡镇终审的“三上三下”精准识别方法。
圆“肥猪路梦” 打通最后一公里路
        记者一行在东木门村里走访时,发现村里有一条即将完工的通户水泥路,而这条路背后,还有一个故事。
        由于不通路,村民何明泽家里养了两头肥猪没人愿意上门收购,只能花600元雇5个人将猪抬到公路上。扶贫工作队驻村后知道这一情况,不顾夏日酷暑,通过实地调研、测量路段、协调物资、督导建设、检查验收等大量的工作,打通了东木门村最后一公里水泥路。“以前村里的路是烂泥路,天晴还稍微好一点,一到下雨天车都出不去也进不来,要运点东西都要靠自己背或者挑。现在好了,无论是拉肥料、还是到镇上都方便多了。”村民何群高兴地告诉记者。
        据资料显示,该村2017年新建村道6公里,2018年新硬化公路2公里,目前,村公路架构基本完成,90%的村民实现了硬化路畅通。同时,该村建成占地面积60平米的卫生室,现有图书2000余册的文化室,以及文娱和健身器材若干,新建文化广场和文化舞台、改建广播室1处,广播器材配备齐备,网络实现各社全覆盖;2017年整治山坪塘4口、新建蓄水池5口、安装波形护栏1公里、新增标识标牌4个、新建垃圾池10口、拓宽路面3.5公里;2018年在大坪山修建了一个容纳近2万立方的山坪塘。
圆致富梦 村民们搞养殖建新房
        经过一个山梁时,记者一行老远就闻到一股羊骚味,靳南春说,前面就是何旭家的波尔山肉羊养殖棚。
        在一排羊圈旁,何旭年迈的父亲何永根看见扶贫队一行到来,紧紧握着张学武的手激动地说:“今天儿子进城看病去了,我代表我们全家感谢扶贫队!”原来,何旭患有先天心脏疾病,无法从事重体力活,全家靠种地为生,年收入仅几千元。在扶贫队帮助下,他家建起羊圈养殖波尔山肉羊,如今每年出栏近百头,全家年收入已达10万元。同时,这还带动其他贫困群众进行分散养殖的模式,带动了5个社及周边村的贫困户增加收益。
        东木门村下辖14个合作社,幅员面积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20亩,共443户、1270人,其中建卡贫困户63户,共172人。目前,该村引进了两个柑橘种植园、一个苗圃、一个酒厂、一个山羊养殖园,同时鼓励村民以家庭为单位发展散养土鸡等庭院经济模式。“腊月二十九到南充住院输液,医生嘱咐需要住院半个月,张学武心念乡亲,正月初七就到村上了。”村民送外号“狗不咬书记”的方棡告诉记者,有他们驻村工作队一班人的用心用力,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离开何旭家,翻过一个小山包,4间漂亮的新瓦房引入眼帘。这是易地搬迁户王维光家。“王维光以前是搞建筑的,生病后就一直在家,这次新建房屋是他一手设计的。”靳南春说。
        房前的水泥院坝干干净净,挂在房檐的红灯笼随风轻轻飘动,男女主人端出小板凳,大家在门口围成一圈,聊起了家常。“丈夫患有肺病,长年卧病在床,需要长期吃药,要人照顾。前些时候家里房子垮了,是驻村工作队帮忙争取资金,才有了现在的新房,你们真是真心为我们办事的好人呀。”女主人陈大姐拉着张学武的手感激地说。
        驻村以来,工作队以开展农民夜校、就业培训、特种产业扶持和开发公共服务岗位、辅助性岗位、临时性岗位等一系列措施,帮助贫困户找到适合的岗位,让他们依靠自身力量实现增收脱贫。同时,通过召开民情恳谈会、举办春晚等活动,大大地改善了该村的人文环境。
圆乡村振兴梦 全面小康不落一人
        “扶贫工作队帮我们把危险解除了,现在睡觉也踏实。”村民杨昌连见到记者高兴的说。去年下大雨,冲毁了杨昌连家门前的堡坎,情况十分危急。扶贫队得知此事后,通过申请项目资金以及个人捐助为他们家解除了危急。“你们来了我们就欢喜,给我们来一张全家福哈”。在临走时,杨昌连恳请记者给他们和扶贫工作队照张全家福,待照片冲洗出来后,要挂在家里显眼的位置。“如今看的起病,吃的起饭,穿的起衣,你们就是我的亲人,就算我老了,也会去南充看你们。”杨昌连的妻子何菊珍眼睛湿润地对记者说,“张学武、靳南春夫妇和村民同吃同住,在接受省市验收的时候,张主席生病了,组织上要他回去治病,他硬撑到验收结束。”离开的时候,何菊珍把刚挖回来,晒在地坝上的新鲜折耳根,全部收起来装进一个纸袋子里,硬要塞给靳南春。方棡说,村民们感激扶贫工作队的好,常常送蔬菜等东西给他们,放在门口就走了,也不知道是谁送的,想给钱买都没有办法。
                在宽敞的村办公室,村支书何朝利告诉记者,在扶贫队的帮扶下,村里民风民俗、村容村貌、人居环境、人文环境都得到了改善,扶了贫又扶了志,“有他们在,我们的乡村振兴就有底了”。房东牟兴贵的话给记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感谢南充市监狱、方棡书记、张学武和靳南春夫妇对我们的帮扶,使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东木门村的村民是朴实的,你对他们的好,他们会记一辈子,虽然他们十分勤劳,但是由于乡村信息闭塞、知识技术匮乏、发展意识薄弱,”南充市监狱政委吴宗学深有感触地谈道,“这就需要我们利用新的发展理念,拓宽贫困户视野,把服务工作延伸到贫困户的家门口,成为贫困户信赖的信息窗口,为贫困户的生产生活做好服务,要滴水漫灌,坚决不落下一户人家,做到真扶贫、扶真贫”。
        面对未来,南充市监狱监狱长李全林谈出了他们的思路:一方面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万元以上,逐年增长。种植业巩固;林果业建成精品果园;畜牧业形成较大规模。另一方面培育新型农民。积极组织农民参加县、乡党校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充分利用本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培训资源,以先进实用农业技术和务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加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增强农民科技致富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培养造就守法纪、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天色渐晚,记者一行即将离开。一抹斜阳映着晚霞,晚风轻轻吹过起伏的山峦,漫山遍野的花儿随风摇曳,张学武、靳南春夫妇和村民们一道,站在高高地上梁上向我们挥手道别,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一切凝固成了一副动人且难忘的画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扶贫先锋】扶贫路上的警察“夫妻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