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唱夫随”做善事南部厨师夫妇获称赞
https://p3.pstatp.com/large/pgc-image/RqALLGVINNInKIhttps://p3.pstatp.com/large/pgc-image/S5mNFYmHHsDuYR
在南部县城益民街, 住着一对年近六旬的夫妇,多年来, 妻子肖华不但乐善好施, 还带动丈夫邱七兵一起做好事, 他们除了共同义务献血,还向社会奉献爱心,一有机会就扶危济困, 受到救助对象和知情者的称赞。女儿住院 他们“承包”全病房伙食7月23日,肖华从微信上向南部县石河镇一名中年男子李某转去200元爱心款。 李某是肖华夫妇去年在医院认识的, 最近被确诊患了鼻癌。“说起和李某的相识, 还有一段故事,肖华叫我做了一件大好事:那就是给素不相识的病人和家属送饭。” 邱七兵笑着对记者说。那是2019年2月,他们的女儿患病后, 在南部县一家医院住院治疗了20多天。肖华每天在医院照料女儿, 让丈夫一日三餐在家做饭, 然后打车送到医院。同病房有个50多岁的妇女, 是南部县石河镇李某的妻子,在这家医院接受手术治疗,李某在医院照顾她。 肖华见他们家境不太好, 在外买饭不方便,营养也跟不上,便让丈夫邱七兵每天在家做饭时, 把那对夫妇的饭菜也安排好, 一并送到医院。“我老公和我都是厨师,他还取得了高级营养师和高级中式烹调师资格证书,他每天变着花样,轮流买些鸽子、鸡、鸭、鱼、猪肚,炖好后送到医院来。那对夫妻十分感谢,说他们从来没有吃过这么香的炖菜。”肖华说。后来,病房里先后住进了另外几个病人,看着那对夫妇享受这样的特殊待遇, 他们都十分羡慕。肖华心想,应该一视同仁对待病友,于是又给丈夫做工作,让他把其他病人和家属的饭菜也解决了。 邱七兵爽快地答应了。于是老两口“承包”了全病室病人和家属的伙食,每天由邱七兵忙着买菜做饭, 用大盆小钵盛好,然后打车送到病房。病友们给他们支付费用, 也被他们婉言谢绝。不久,他们得知隔壁病房有一个老太婆, 是该县定水镇人,住院后没人照看,也顺便给她送起了饭菜。这件事很快在医院传遍了。大家纷纷说:“我们还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好人。”厨师夫妇 经常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我当了40年厨师,我老公也当了30多年厨师。我们在南部县还算小有名气,所以,南部县就业局委托我们在全县各地巡回培训厨师。”肖华说。在各地办培训班时, 一旦发现有困难需要帮助的人,肖华就会让丈夫慷慨解囊, 多者一二百元,少则四五十元,向那些萍水相逢的人奉献爱心,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在南部县楠木镇陵江村培训厨师时, 肖华听说村里有个老太婆比较困难, 便同丈夫商量,打算买些礼物去看望她。老两口特意在县城一家超市购买了一大袋食品, 送到那位老太婆的家中。老人十分感动,专门去地里采摘了不少新鲜蔬菜,回赠给肖华夫妇。义务献血 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早在2006年,肖华就开始义务献血。“那些年, 我经常感冒,听人说,献了血会促进新陈代谢, 身体会好些。” 肖华说。2006年的一天,她来到县城新世纪广场,看见别人献血,她也主动要求献血, 第一次献了300毫升。 说来也怪, 从那以后,她还真没有感冒过。“后来, 我每半年献一次血,从来没有间断过,基本上每次都是献300毫升, 只有一次献了200毫升,感觉有点少,下一次我就献了400毫升。后来,我给自己定下规矩: 每次都献300毫升。”肖华说。在肖华的劝导下,2009年, 丈夫邱七兵也献了200毫升血,但因身体原因,后来他暂时中断了献血, 等身体条件允许后, 还将继续与妻子一起献血。肖华至今共献血6000多毫升。“献血对我身体有益无害,对其他人来说, 有时甚至可以救命,我为什么不献呢?我打算献到60岁,离现在还有3年,还可以献2000毫升。”肖华说。因为献血突出, 肖华被评为2014至2015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 受到国家卫计委、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的联合表彰。孝顺儿媳 照顾瘫痪婆婆5年多肖华出生于1963年,娘家在仪陇县土门镇,上世纪80年代与南部县流马镇的邱七兵结为伉俪。“我为啥对老婆‘言听计从’呢,因为她还是个孝顺媳妇,在我母亲生病瘫痪后,她尽心尽力地照顾了我母亲5年半时间。” 邱七兵说。1995年, 夫妇俩租住在南部县城新华路的一套狭窄住房里,这一年, 邱七兵的母亲患了重病,身体瘫痪后,住进了他们的租住房里, 肖华便承担起了伺候婆婆的义务。 婆婆患有多种疾病,大小便失禁,肖华每天不但要一勺一勺地给她喂饭, 还要为她端屎端尿, 半夜三更也难得入睡。婆婆体重达70多公斤,肖华每天要把她背上背下, 累得够呛。有一次她抱婆婆上厕所时,不慎闪了腰,至今落下痼疾。南充晚报记者 何显飞 文/图
来源:南充晚报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news@ersanli.cn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