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日报】蓬安坚持扶贫和扶智同步走 既要富口袋 也要富脑袋
蓬安县,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嘉陵江中游,属川陕革命老区,是集丘区、老区、库区于一体的传统农业大县。2014年,全县共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村171个、贫困人口52882人,贫困发生率8.9%。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蓬安县始终将其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下足绣花功夫,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各项任务。
2016年,蓬安在全省率先通过摘帽验收。2019年底,全县所有贫困对象全部脱贫。
https://p1.pstatp.com/large/pgc-image/534a7f1c1e424846b610f53e4b8d143f
图片游客在巨龙镇柳树垭村采摘柑橘
建起163个脱贫奔康产业园 贫困群众赚“四金”
10月29日,蓬安县召开第三季度重点项目现场会,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各项目牵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产业带沿线各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书记等,实地察看了重点项目最新进展,现场点评项目工作,并观摩了桃李产业园。
一整天的行程中,除了各项目工地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让大家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桃李产业园。
“太大了!”蓬安县委办干部吕青松坐在车里,看着车外的桃李产业园,边拍照边感叹。近半个小时的车览中,看到的都是一株株挺拔的桃树、李树。
“桃李产业园覆盖新园乡的油坊坝村、玉牛坡村、麻杨河村、踏坡梁村、宽敞沟村和天兴社区,主要种植相如李、文君桃,建设万头生猪养殖场、桃李初加工基地综合体,实现种养循环。”新园乡主要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川东北地区最大的桃李观光产业园。目前,桃树、李树已栽植完毕,生猪养殖场、初加工基地综合体正在建设中。
“产业园如何促进贫困群众增收?”参观园区的途中,蓬安县文广旅局局长卿小栋率先发问。新园乡负责人介绍,贫困群众在产业园可以赚到“四金”:一是土地流转租金,按每年稻田400元每亩、土地300元每亩的价格予以支付;二是集体经济入股分红,除了按年度返还本金外,还将收益的70%给老百姓分红;三是贫困群众入园务工挣的薪金,常年在园区务工的,每月可收入1600元左右,季节性务工人员,月收入在1000元左右;四是目前正在积极探索的“返租倒包”模式,将进一步拓宽群众的增收路子。
“能否带动贫困群众增收是脱贫产业发展的关键。”与会人员在点赞的同时也有自己的疑惑,像新园乡这种动辄上万亩的产业园区,对地处山区的蓬安来说,要全面推广难度不小。
“还是要找准符合地方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蓬安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杨波介绍,比如利溪镇,发展木本油料产业,流转土地4000余亩种植花椒,并建成初加工厂房,年产鲜花椒近百万公斤,产值1200余万元。目前正依托现有的花椒产业园,修建烘干房、冻库、油厂等,延长花椒产业链,力争把利溪花椒销售到全国各地。
“脱贫攻坚,老百姓增产增收是关键。”蓬安县脱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蓬安县始终把“两不愁三保障”作为脱贫之本,全力实施“两线一带”产业扶贫示范工程,建成桑海、中药材、花木、花椒、有机稻、优质柑橘6个万亩级产业基地和163个脱贫奔康产业园,形成全域推进的产业扶贫格局。因户施策发展小果园、小菜园、小养殖、小作坊“四小”增收项目,建立健全“龙头企业、农民专合社、致富能人、专技人员+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进旅游扶贫、电商扶贫,多渠道增加收益、销售服务收入,带动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依托农民夜校、职教中心、再就业培训中心三大培训基地,积极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定期举办“扶贫专项招聘会”“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活动,每年帮助1.8万余名贫困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全家脱贫。
https://p1.pstatp.com/large/pgc-image/20bb9ce89bea4a038dd4a9a78f7ff5bb
图片中坝萝卜丰收
投入2亿元助学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大姐,您的孩子在龙蚕镇中心小学就读,除了学杂费、教科书和作业本‘三免’外,每年还可享受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每生1000元的补助和营养餐补贴。这是您的政策明白卡,看看还有啥不明白的?”近日,龙蚕镇中心小学校扶贫干部拿着《蓬安县教育科技和体育局脱贫攻坚政策一览表》,耐心地向该镇鹭鸶田村贫困学生家长唐伯兵解释教育扶贫政策。
与学生家长面对面进行教育扶贫政策宣传,这只是蓬安县开展教育扶贫的一个缩影。蓬安县教育科技和体育局扶贫专干杨刚介绍,为进一步提高群众对教育扶贫政策的知晓度和满意率,蓬安县教科体局采取“线上+线下”的形式宣传教育扶贫政策,“线上”即借助蓬安电视台、蓬安教育党建微信公众号、教育系统QQ群和微信群等新媒体,广泛宣传教育扶贫资助政策;“线下”即通过学生会、家长会、走村入户发放宣传单,在街头巷尾、村委会办公室等地的醒目位置张贴宣传单的方式进行宣传。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脱贫攻坚中,蓬安县紧紧围绕“不让一个贫困学生因贫辍学,彻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这一目标,积极探索并践行“六加”扶贫模式,扎实推进教育扶贫。坚持“横向+纵向”,全县4497名教职工全部参与到脱贫攻坚帮扶工作中,共承担7515户的帮扶任务;坚持“线上+线下”,将教育扶贫政策宣讲贯穿始终,让每一项政策落地生根;坚持“资助+救助”,积极落实国家资助、特殊救助、“六长”保学政策;坚持“精准+精细”,全面落实“六个一”帮扶举措(每月一次入户走访、每月一次学业指导,每季一次感恩教育、每季一次排忧解难,每期一次政策宣传,每年一次看望慰问),多形式多途径解决贫困群众“精神贫困”难题;坚持“常查+抽查”,对教育扶贫工作进行督查,结合主题教育,对作风问题、学生资助、项目建设、结对帮扶、营养餐等领域开展全覆盖督查;坚持“重奖+重惩”,层层压实责任,级级传递压力,严格逗硬奖惩,激发教育扶贫活力。
蓬安县教育科技和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蓬安始终把教育扶贫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向乡村学校倾斜,全面落实助学政策,累计落实资助资金2亿元,资助24.5万人次,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无辍学现象发生。
易地扶贫搬迁 搬出幸福新生活
坐落于嘉陵江边的油房沟社区,白色的塑料大棚在产业园区内横竖成行,一排排安居富民房整齐有序,青瓦白墙、漂亮的两层小楼错落有致,平坦的柏油路修到了每家每户的门口。
王小兵的家门口,绿树成荫,带着栅栏的小花园里,几只小鸡正跟着母鸡欢快地找虫子。王小兵让妻子将院子里外打扫干净,洒上了水,还买来水果,盛情款待客人。
“现在住的房子好了,生活条件好了,我们非常欢迎客人来家里做客。”王小兵说,以前的房子背靠山体,临江而居,平时还能勉强睡个安稳觉,一遇到下雨天便提心吊胆。“前怕半夜涨水,后怕山体滑坡。一有风吹草动,便人心惶惶。”唯一的出路便是外出务工挣钱。为了省下几百元路费,他常常连过年都舍不得回家,只得与父母、妻子、孩子天各一方,一年辛苦的收入也只能勉强让一家人吃饱饭。
“2014年,脱贫攻坚战打响。村两委得知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持整村推进项目即将实施,经过多方争取,将此项目落户我们村。”王小兵介绍,村里采取“政府补助一点、群众自筹一点”的方式,在群众自愿申请建房的基础上,通过“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修建了新村聚居点一、二期工程,把沿江、靠山的群众全部搬迁到新村聚居点。同时还建起了农村廉租房,解决了贫困户无住房、又无能力建房问题,对个别不愿搬迁的贫困户投入资金进行了房屋“五改三建”。
“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住上了安居富民房,水电路都通,娃娃上学方便了,老人看病也方便了……”王小兵说。
“村里条件好了,随着‘百牛渡江’自然生态奇观品牌的打响,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府鼓励我们发展旅游业。如今不少村民吃上了旅游饭。”王小兵介绍,如今,他除了经营好农家乐,一有空就上网学知识。
近年来,蓬安县坚持统改统建促安居,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坚持宜建则建、宜改则改的原则,累计改造C、D级危房2.7万户,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700户、“五改三建”5432户,让贫困群众住上安全宜居的房子。新建村组道路1397公里、便民路1876公里,建成集中供水工程618处、分散供水工程2821个、小微水利设施350处,行路难、用水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加快完善文化体育等配套设施,大力实施农村电网改造、通信网络建设等,推动优质公共服务惠及更多贫困群众。
https://p1.pstatp.com/large/pgc-image/a4ce35bd03c24cd2932528002991125a
图片在油房沟社区,村民自觉进行垃圾分类。
数说成绩
●建成桑海、中药材、花木、花椒、有机稻、优质柑橘6个万亩级产业基地和163个脱贫奔康产业园,形成全域化推进的产业扶贫格局。
●建立产业型党组织135个,发展技术型、致富能人型党员900余名,培育1100余名后备干部,500余名党员带头学习新技能、带头入股专合社、带头参建产业园,成为了脱贫致富“领头雁”。
●累计投入资金49.2亿元, 新建村组道路1397公里、便民路1876公里,建成集中供水工程618处、分散供水工程2821个、小微水利设施350处。
●全面落实贫困学生助学政策,累计落实资助资金2亿元,资助24.5万人次,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无辍学现象发生。
●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资助新农合参合费、 大病医疗保险费,全部免费开展健康体检,全部免除门诊费、入院门槛费和住院床位费, 贫困群众就医个人支付比例控制在10%以内。
●累计改造C、D级危房2.7万户,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700户、“五改三建”5432户,让贫困群众住上安全宜居的房子。
来源:南充日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