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阆中教育
阆中古代教育略考何文龙
一、概述
最早有史料佐证支撑阆中古代教育的是嘉靖《保宁府志》载“庆历四年(1044)阆州州学建于府治西”,阆中中学在其旧址设立“阆州州学遗址”。由于历史弥久,史料缺失,要知道北宋以前阆中教育只能从其它史料推证一二。
自公元前314年阆中为巴郡治所起,阆中已逾2300年,虽历经战火风霜,阆中一直是川东北军事文化重镇,在嘉靖年间编写的《四川通志》中,凡叙及各类事项,保宁府仅次于成都府、重庆府加以铺陈,可见阆中自古为四川倚重,文教自然不可一般。西周实行“学在官府”,授业弟子多为奴隶主贵胄子弟。孔子私塾肇始,教育下移,平民化教育泛滥。秦朝实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自汉兴,国家一统,教育则是统治阶级化被天下,笼络人才的重要途径。汉初的休养生息,国力大升。汉景帝末年,“文翁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见蜀地僻陋有蛮夷风,文翁欲诱进之,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厉,遣诣京师,受业博士,或学律令……”。这段文字明确记载文翁节省开支,派遣县下子弟到京师学习成为博士返乡传教,阆中为巴蜀重镇,文教之兴也是必然,虽然无法考证阆中会不会派人去京师,但“蜀地尽显文雅之风”也在情理之中。汉武帝一改汉初治国方略,在维护大一统上作出不懈努力,军事、思想、文化都有所作为,文教上中央设太学,地方设郡国学校,阆中为巴郡之属,地方学校虽仍无记述,但西汉阆中人落下闳创制《太初历》、任文孙、任文公天文成就,三国时期的周舒、周群、周炬祖孙三代天文巨将,无不窥视阆中文教昌盛。
隋唐科举创新,为中下级地主出仕参政提供新的途径,科举制不仅保障了统治者对人才的渴求,同时保征了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使政治管理更加理性化,科学化,促进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恰逢大唐盛世,重文兴教必然成为统治者和地方官员工作重心,唐太宗曾说“天下英雄尽入毂中”,反映科举制可以笼络人才,满足其统治所需人才。尹枢、尹极兄弟先后状元及第,“梧桐双凤”成为阆中千年佳话,在全国也堪称育人典范。
宋承唐制,重文轻武,科举取士比之唐朝十倍有余,考试程序日趋完备,考试舞弊和反作弊手段层出不穷,诸如“糊名法”、“誊写法”、“别试”、“锁院”都是那时科举勃兴的产物,现代的高考反舞弊措施都有所借鉴。科举成为百姓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首选。陈省华一家,尧叟、尧咨先后状元,尧佐也为进士,虽陈氏三兄弟最后考取功名不在阆中,但幼时读书肆业于锦屏读书岩。在《宋氏.状元录》、《宋氏.陈尧叟传》都有叙及,现有塔子山三陈读书岩为证,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85页载:“读书岩自宋始,陈氏兄弟天生贵命,太平兴国中,尧叟兄弟读书于此”。陈氏门下,状元连连,进士叠加,如此辉煌显赫,虽是个案,但阆中文教鼎盛并非一日之功。
元朝统治,科举制有所偏废,文人多以作文消遣时光,后来恢复科举,因南北文化差异太大,实行南北榜制度,中央、地方学制仍成体系。
明清两代,治平历久,各级政府不遗余力兴办儒学,阆中各时期的《保宁府志》、《阆中县制》都有较多记述,后面将一一续写。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立新学,阆中城乡学校遍布。
民国时期至新中国成立,阆中学校种类齐全,公私两立,城乡遍布。区乡先设立十区,后改为五区,各区设立小学堂。
二、民国前学校概况
府学、县学、学制及书院
古城阆中为府、县治所,故政府机构、儒学、文庙等都以府、县两级形式存在。府学、县学是国家设立儒学机构,科举学子常科必须经过儒学才能参加科考,但它与现代的学校有一定差异,各时期规定府、州、县的博士、教授、训导、学生人数有差,它没有日常的教学授业形式,仅仅是生员月考,季度考、年考的考试机构,实际日常教学由书院等地方学校完成。
1、府学
据嘉靖《保宁府志》载宋“庆历四年,始命阆州立学,……其规制视他学为最”。
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年)建府学在府治西南府文庙(遗址在今丝绸厂内)之后。
元末为保宁府学。
明宪宗成化二年(1466年)知府李直重修。后知府刘禹、通判唐平增修。
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黎学锦增修。
2、县学
嘉靖版《保宁府志》
旧在城东白沙坝,后迁府学以东。
明成化年间迁至府治东即古阆州学旧址。
孝宗弘治九年(1496年)因建寿王府迁至城北演武场。
世宗嘉靖十一年(1532年)迁建县治(今良牧街以北)以东。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四川巡检司佥事杨瞻复议迁县学于藩遗址存心殿,未立。
明末毁。
清康熙三年(1664年)知县高人秀重建。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知县潘云桂增修。
3、 学制
据嘉靖《保宁府志》载:府学及各县学学制规模各异,所进学额人数不等,廪生、增生、附生(通称秀才)根据县学大小不等,有一年一贡,两年一贡,三年两贡三种形式。
庑殿制式其本一致,设明伦堂,翼以敏德、修业、明礼等,后两斋三斋以义门、大门、儒学门、经籍库、号房(考场)等,各县略异,后有讲堂、馔房、射圃。教谕(训)训导宅在九十三宅左右(考场)。各县均在嘉靖十年(1531年)奉命“修筑敬一亭,立碑七通,议制皆同”。
进入县学称入学,进入府学称入泮,府县学不设日常教学,生员多自修,实际基础教学由书院私塾分担,每月月考一次,获超等、特等、一等三等发给不等膏火线,也可不参加月考,但需参加岁考,三年大考,考取以秀才、举人、进士为衔。
4、书院
书院始于唐,兴于宋,是有别于官办的私立儒学机构。唐时阆中城北古台山(玉台山)设学舍,尹恭初为山长(山长相当校长,主讲,据百度词条,山长为骑青牛隐居人士),最初书院并非学校,它是具有一定思想文化素养的人发表自己见解聚会的地方,相当今日论坛,也不是天天讲学,后来成为授业子弟的地方,宋代书院众多,影响深远。阆中书院以锦屏书院、三陈书院、云屏书院、月岩书院著名,府辖其余州县皆有书院一二。
锦屏书院,嘉靖四年(1525)知府张思聪在锦屏山创建;万历末知府迁于府文庙射圃(丝绸厂内);明天启六年(1626)御史彭际遇重修;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学使周灿培修;乾隆二十三年(1758)知府庄学和迁至古治平园,楼台亭阁,气势恢宏,庄学和有诗为证:“六七月无暑气,二三更里有书声”;嘉庆六年(1801)知县李天培迷惑风水,拆迁书院于府署西;嘉庆二十四年(1819)黎学锦再迁至古治平园,建书院十景,捐俸银或置学田收银以作学子膏火钱,实行动态管理;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为“保宁阖府公共学堂”,为保宁府属九州县最高学府;民国初年改为“保属联立中学”,民国十七年(1928)改为“保属高中”,1932停办;1939年国立四中高中部入住,1945年迁走;1946年省立阆中中学迁入,1950年省立阆中中学并入县立阆中中学,1954年成为阆中中学新生部,1955年同阆中中学剥离,成为阆中县初级中学校。
三陈书院,据嘉靖《保宁府志》载:明成化四年(1468)知府李直将南岩“将相堂”建三陈书院;正德十三年(1518)监察御史卢雍饬知府胡雍重修;嘉靖中,按察分佥事杨瞻重修。据侯开良老师在《名城研究(阆州锦屏山读书堂)》,李家驹老师《(蜀山考)中的阆中锦屏》(同为2018年第20期)锦屏山应是古城南今锦屏山、鳌峰山、黄花山、塔子山、大像山五山的总称,《蜀山考》载:“蜀人绘蜀山,作六图……一曰峨眉……一曰青城……一曰锦屏,今阆州城南五山,峙立江南如屏,有浙间山川之状,有读书岩,即陈尧叟兄弟读书之地……”,将阆中锦屏山列于蜀山之三,估计锦屏书院和三陈书院实为一也。
月岩书院,在城北130里邑人谯光读书处。
云屏书院,嘉庆十七年由黎学锦(字云屏)在锦屏书院旧址修建。
社学,为乡社所办学校,嘉靖《保宁府志》载:府治西有社学一所,又云阆中有社学十一,地址未记。
义学,为群众捐资所办,为贪苦子弟免费入学,仅道光《阆中县志》有载,其余志史皆无。
私塾是由地方豪绅,乡魁举资设立,招收本族子弟或近乡子弟的启蒙教育机构,少则几人,多则几十人,夫子多以子弟轮流供养敷口度日,年终得到各家束脩,孔子当为祖师。孔子云: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不诲矣。阆中私塾是最普遍、最实用的教学方式,当时有文化的绝大多数人都经历过私塾教育。
府辖其他州县县学、书院在嘉靖《保宁府志》有载,本文不一一赘述。
三、民国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学校分类概况
据1966年《阆中县志》载:“民国成立后,学校骤增,截至1927年(民国十六年)全县计有县立中学1所,县立
男女高等小学各1所,县立女子师范学校1所,县立蚕桑职业学校1所,县立女子高等小学1所,乡立高等小学8所,华英男女高等小学各1所,(福音教会办的)初等小学推广到224所”。可见民国时期阆中教育兴盛,城乡分布、种类多样、公私皆设,现择其重要略述一二。
1、阆中中学
1922年为本邑孔震生等人筹划建私立“崇实中学”;1923年为阆中县立初级中学;1936年私立女子中学并入;1941年日机轰炸阆中,迁至江南马家祠,学校被潘清洲军队驻扎;1942年附设简师班;1943年迁回原址;1945年开始招收高中;1950年“皋飏中学、省立阆中中学”一同并入,取名“川北公立阆中中学”。(1993年版《阆中县志》时间与市档案馆史料有出入)
2、省立阆中中学
1938年报请省府设立,校址为治城前川北师范学校故址,贡院旁,县立阆中中学代为招生一个高中班;1941年因日机轰炸阆中,迁至洪山化琳宫(现洪山镇化琳宫村,遗迹不存);1943年迁回原址;1946年迁入东园;1950年并入县立阆中中学。
3、国立四中
1938年在陕西安康建流亡学校,旨在招收沦陷区、交战区青年,初名“国立陕西中学校”,后更名为“国立第四中学校”;1939年10月迁到阆中,本部设在东园,高中学生就读,初中部设在阆中城东五马乡陈皋飏私人院内,抗战结束后,师生思乡心切;1946年经教育部批准,撤销国立四中,根据学生自愿,大部分回原籍求学或就业,部分师生进入重庆国立中学校,部分就学于省立阆中中学。
4、皋飏中学
1939年本邑五马人陈皋飏私人兴办,校址在相国寺(阆中县志所示地图,相国寺在今文庙附近),规模较小;1950年并入县立阆中中学时学生仅二十余人。
另外,东岭中学,华英自动中学,女子学校,各区小学不能全述。
四、经费供给
教育经费多由政府拔付,间有民间豪绅资助,百官捐俸银,百姓筹资兴办,最为艰难困乏是临近解放时,货币贬值,纸币如废纸一般,政府苦于战乱耗费,无力支付,学校只能从学生处收取大米,再以实物发放俸禄。
据道光《保宁府志》载:“书院、会府、考棚同时兴建,经费万余金,官僚捐资不及三千,余额俱系余通融筹划”。从黎学锦自叙一文中载:黎学锦个人捐资约七千金,为自己及家人奉献。
据咸丰《阆中县志》载:“右十四处田房地租共银五百五十四两六钱五分八厘二毫”、“保宁知府强望泰捐俸银一百两交当铺生息”、“南部县文童吴某于道光十八年将李姓田地八百两,每年收地租七十二千文充作锦屏书院膏火钱”。
阆中文教之兴,得益于政治经济地位的显赫,加之政府重视,各级官吏卓见远视,豪侠义举,使得阆中文明闻名遐迩。
参考书目:
嘉靖《保宁府志》,道光《保宁府志》,咸丰《阆中县志》,《民国三十七年县志稿》,1966年、1983年、1993年《阆中县志》。参阅《名城研究》各位老师相关教育文献、阆中市档案馆资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