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八部饶gc 发表于 2021-4-23 07:37:06

黄国平博士的一封致谢信,为什么看哭了千千万万寒门子弟?

这两天,一段博士论文的《致谢》部分在网上刷屏。

我先把原文再贴一遍。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u1WUDqsd

“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论文送到你面前。”

“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

这个不卖惨、不叫苦,满是奋斗和感恩的致谢辞,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知乎讨论量超过4000万,微博阅读量更是过亿。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u1WUe13x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u1WUmtbE

有人看得泪流不止。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u1WUfcFv

有人评价他,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u1WUENm0

有人说,这就是现代版的《送东阳马生序》。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u1WU9acz

还有人表示,人生有很多赛道,学习是最透明的一个。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u1WUghdL

也有人被作者的经历鼓舞,人生不易,唯有努力。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u1WUFfwG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u1WUEjBV

据查证,这篇论文写于2017年,作者系中国科学院博士黄国平。

论文于近日“走红”后,黄国平婉拒了很多采访,他表示“自己受益于多方帮助和众多老师培养,才能走到今天”,同时也向网友表达了谢意,祝大家“努力终有所成”。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u1WUHUmW

也有媒体采访了黄国平老家的亲友、老师以及同学朋友,他们还原了一个更为“细节”的黄国平——

这是一个贫穷少年,通过知识和奋斗,一步一步改变命运的故事。

01

1987年,黄国平出生于四川南充仪陇县一个村子里,“苦难”,似乎笼罩着他整个童年。

母亲身体不好,在黄国平12岁的时候又离家出走,父亲靠种地、卖苦力赚钱,常常连买肥料的钱都不够,甚至还要拿黄国平摸黄鳝赚的学费换酒钱。

屋漏偏逢连夜雨。

17岁那年,外出打工的父亲因车祸去世,同年,外婆也因病去世。

孤零零的黄国平独自居住在破败的家里,大伯上门看他,发现“老鼠在土墙上打了一个洞,泥巴都落到他床上。”

苦难的生活一股脑压给17岁的黄国平,他有足够的理由堕落,但黄国平选择了另一条路——学习,刻苦学习成了他对抗生活的“解药”。

为了凑学费,黄国平夜里抓黄鳝,周末钓鱼,不知道多少次被狗追、被蛇咬、半夜落水,但他从不放弃学习,白天没时间,就半夜点着煤油灯读书、写作业,下雨天没有伞,带着一身泥也要去上课,冬天衣服单薄,打着哆嗦也要去领作业本。

2004年,黄国平进入仪陇中学读高中,他话不多,但学习特别努力,几乎可以算是“拼命”,3年后,他考上了一所本科师范学校,但黄国平选择复读,并在2007年考上了西南大学。

高中生活带给黄国平的,除了一纸大学通知书,还有对计算机的热爱。

高三那年暑假,黄国平已经通过编程赚到了生活费,进入西南大学之后,计算机更是成了他“一生的事业与希望”。

在助学贷款与好心人的帮助下,黄国平一路披荆斩棘,大学毕业之后考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完成硕博连读,2017年毕业后就职于腾讯人工智能实验室,继续博士期间确定的科研课题。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u1WUrDBT

一个被生活锤炼了千百次的寒门学子,通过自我奋斗,终于完成了人生逆袭。

但在黄国平的致谢辞中,既看不到他的抱怨,也看不到他的骄傲,人们能看到的,只有他对生活的乐观和感恩。

父母的养育,叔伯的抚养,甚至一直陪伴他的老狗小花都让他心存感激,也正是黄国平的努力和懂得感恩,又让他收获了这个社会更多的善意。

计算机启蒙恩师和师娘照顾他,高中免除了所有学杂费,学校食堂的胡叔叔听闻他的情况一直在资助他生活费,还有大学的勤工俭学,国家的助学贷款……

当黄国平的努力遇到社会的善意,社会的善意被铭记于心,这才有了黄国平对社会的回馈——“如果能做出点让别人生活更美好的事,那这辈子就赚了。”

02

黄国平的故事,让我想起去年写过的“后浪”任海龙。

1994年出生的任海龙,是河南新乡人,从小由姑父抚养长大,高中毕业后外出打工,当过印刷工、卖过臭豆腐,后来在大连船厂的打磨班打工。

他日复一日的生活,一个“难”可以概括一切。

打磨班的工作特别辛苦,手指烫皮、裂口是家常便饭。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u1WUXvki

除锈时铁渣子如火花般飞蹦,“火花”溅到衣服上,衣服会破,蹦到脸上,会留个小坑,新穿的衣服裤子,袖口、膝盖过不了几天就能磨破,任海龙自己打趣,工装都穿成了镂空装,连最结实的劳保鞋,都能穿成“拖鞋”。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u1WUyxXR

金属的飞尘蹦到眼睛里,就会化脓,一天下来,两只眼睛都是肿的。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u1WUYH3Y

粉尘吸到肺里,连咳出来的痰都是铁红色,任海龙不敢想象自己得了尘肺病的样子,只能在支付宝里,给尘肺病病人捐一块钱,希望自己没事。

生活已经如此艰难了,但在任海龙的视频里,却全是笑容。

出门逛街,奢侈地吃一碗11块钱的牛肉面,开心。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u1WUvLhg

天气炎热,买一瓶一块钱的大连汽水,开心地唱起了“好嗨哟,感觉人生已经到达了巅峰”。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u1WUODoB

加一天大班赚了300多块钱,甚至开心到画面模糊。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u1WURfMx

就连看见朝阳和蓝天也开心——“今天云很好看,要开开心心地去上班,好像就在动漫里一样。”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u1WULwxi

每天都开心的任海龙,只有三个朴素的愿望:

第一个愿望是,带着抚养自己长大的姑父,去北京,看看故宫、天安门,也去西安秦兵马俑玩一玩。

第二个愿望是,把村里买的二手房装修一下,就有自己的家了。

第三个愿望是,有一个幸福的小家庭,每天都能挣300块钱。

2020年,“后浪”的视频火了之后,任海龙收获了很多的流量与关注,他辞掉船厂的工作,花290元从大连飞到杭州,做起了直播带货的生意。

这是急着流量变现吗?

并不是。来到杭州的任海龙,拒绝了别人开出的300万年薪的邀请,他说自己“不想收割一波流量就跑路”,更想做一些靠谱的、自己了解的领域。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u1WUQDTv

任海龙最终选择了带货卖水果,虽然挣钱不多,但他很满足,甚至专门去水果店学习了一段时间的销售技巧。

卖水果能实现赚钱的愿望吗?乐观能弥补生活的困难吗?任海龙暂时不考虑这些问题。

他从不奢望做个大人物,只想做个普通人,靠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小小的愿望。

至于生活的苦,他说,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03

虎瘦雄心在,人穷志不短。

很明显,不管是黄国平,还是任海龙,都是生活中的强者。

他们虽然天生一手烂牌,却始终努力拼搏,面对困境时每个选择都散发着鲜活的个人意志力,充满勃勃生机。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实中有很多四肢齐全、双亲健在,处境远比这二位要强很多的人,却找各种理由怨天尤人,逃避生活。

比如去百度“啃老族吧”看看,就会发现一个崭新的世界:

这里汇聚着大量动辄“在家啃老10年”,“快30岁了还没有工作过一天”,以及变着花样交流啃老心得的“老哥”们。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u1WUwhyV

这群老哥年龄分布广泛,从十七八岁辍学在家的高中生,到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应有尽有。

点开这些贴子,他们口中自己“只能啃老没法工作”的“客观理由”各不相同。

有老哥说自己是脾气不好,上班肯定会跟同事吵,就干脆不去上班了: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u1WUZRHA

有老哥觉得搬砖太累,配不上自己的身份,不如提前过上退休生活: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u1WUmS4k

还有人早就“看透”了资本主义,在家啃老7年,洋洋自得: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u1WUbjss

要维持住这种生活,老哥们必须彻底抛弃尊严,在父母隔三差五的“友好问候”中,厚着脸皮才能躺平: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u1WU25VS

这样的生活过久了,人难免就丧失了勇气,等到想振作那天,才发现真的已成为了废人: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u1WUVo5u

不工作还想有钱花,该怎么办呢,“老哥”们有办法——想方设法逼父母拿钱出来。

比如这位老哥就给自己“没本事的爸爸”定了“规矩”,每年至少要给他交5万,母亲要给3万,放牛羊的爷爷、出嫁的姐姐分别给5000、6000。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u1WUo6sF

可以看到,为了满足这位“吸血鬼”,他的父亲下班后要去送外卖,母亲在公交公司洗完车下班要接着去私人老板那洗车,姐姐不给钱就“不许进家门”了。

假如有些父母不像这位老哥家那么“听话”怎么办呢?

这时就会有“行家”出来建议你“给老爹娘打一顿了”,或者来一场“跳楼”引起街坊四邻围观。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u1WUXNns

在这个吧里,没有人可以批评啃老,一旦你提出异议,他们就会说你反对是源于对啃老的羡慕,批判啃老一族的,都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u1WU6h0K

如果硬要问出个一二三来,老哥们也有两大法宝:一是吧内“人均社恐抑郁症”,另一个是“原生家庭害我这样的”。

比如有吧友就发帖说:

父母在小时候没让自己受到好的教育,长大之后自己想创业又没钱。至于去上班干活,每天忙上12个小时,也只能赚上四五千块钱,这不就是在浪费人生吗?还不如回家啃老来的性价比高。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u1WUsEwy

有人甚至能把啃老的原因追溯到祖上

说实话,我相信这其中确实有一小撮绝望的人生,类似黄国平这种,从小就生长在几乎没有双亲关爱的环境,但又没有读书天赋,导致出现各种问题。

但在浏览一些贴子时,我还是对其中一些人的逻辑,感到吃惊不已。

比如在一个声称自己有严重抑郁症的贴子中,这位网友每隔几天就晒出到庙里蹭吃免费斋饭的图片。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u1WUowKu

看到他常去,有人就留言建议他可以到寺庙做个义工,毕竟也算个工作嘛。

可他是这样回复的: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u1WUB5ew

帮和尚们干点活不行,但天天去吃免费斋饭可以。吃完了还要骂人家“商业化,不是净土”。

真不知道那里寺庙人看到,以后还愿不愿意给这些人提供斋饭了。

还有一次他去商场蹭空调,看到那么多人工作日不上班,他很愤怒: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u1WU5h7U

“我是条件不允许,难道他们和我一样,不可能呀。”

我突然发现,即使在看到可能跟他处境差不多的“懒人”时,他其实也是没有同理心的,甚至本能地感到厌恶。

按照这个逻辑,其实你也很难去相信他贴子中吐槽“原生家庭”父母的那些话,无法让人同情起来。

《乡村爱情》中有一集是王大拿质问儿子,为什么自从他回来后山庄营业额就下去了?

王木生结巴着道:那不是大环境不好吗,跟我有啥关系啊。

赵本山那句话说得很对: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u1WUPHuX

尾声

在黄国平博士大火前,上周还有两位老人上过热搜。

一位是在郑州街头摆摊卖菜馍的82岁老太太,在那条短视频中,有人问她这么大岁数了还熬夜出摊,是因为什么?

老太太说:“有的人愿意歇着,有的人不愿意歇着。我觉得歇着太无聊,人老了应该有个价值,一天到晚吃饱坐饿不是个事,对自己身体不好,对下一代影响也不好。”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u1WUpKZL

当有人称赞老太太很励志,是年轻人学习的榜样时,老人朴实地回答:“年轻人正是发愤图强的时候,老年人应该向他们(年轻人)学习。”

另一位火了的大爷,被称为现实版“福贵”。他和黄国平有很多相似的经历:

刚出生五个多月,亲生父亲去世,三十年前母亲也走了,二十年前继父撒手人寰,时隔一日他当时的妻子也没了。

不幸似乎总伴随着他,后来亲大哥也去世了。陪伴他的只剩患智力障碍的弟弟和一条老狗。

但没过久,老狗又被人偷走。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u1WURFwn

这样的人生,本来有无数个理由可以告诉自己能放弃了。但在接受采访时,老人却说:

“向前看。我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我没得办法选择,就慢慢克服,我要把自己女儿养大,养大女儿才是当父母应尽的责任。请广大网友为我鼓掌。”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u1WUXUIQ

生活就是如此戏剧:

这世界上既有82岁出摊认为“一天到晚吃饱坐饿不是个事”的老奶奶,也有四肢健全不聋不傻却躲在家里啃老的“蹲子”;

既有靠自己捉黄鳝卖钱读到博士的黄国平,也有去寺庙蹭完免费斋饭还骂和尚“商业化”的后浪;

既有坚持不拿低保,要凭双手捡破烂养大女儿“往前看”的老大爷,也有脚踩AJ、手拿iPhone在网上颓着的“网抑云”们。

这几年随着李诞那句“人间不值得”,丧文化越来越火了。但根据我的观察:

身边更多人其实只是在拿这句话玩梗、说段子,作为生活中消解压力、对抗焦虑的方式,完事儿又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不会真有人以为躺平了、不奋斗,会有好未来吧?你看李诞那工作安排,人家是妥妥的“劳模”啊。

不管想要得到什么,都得靠自己双手。

这世界上唯一可以不劳而获的只有贫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黄国平博士的一封致谢信,为什么看哭了千千万万寒门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