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来围观的逊 发表于 2021-5-12 08:47:27

行游|曾卡:进士之光

营山进士园区颇大,以北门河为纽带,几个区域连成一片,相融相生。公园,宝塔,书院,故居,广场,无不向人们诉说着一个朴素而亘古的道理:勤耕苦读,奋发向上,唯有不懈努力才能改变命运。在园内观光休闲,触摸古迹,追寻历史,无不让人感受到酽酽的耕读原乡、进士之乡的文化气息。

春色满园,进士满园,满园春色关不住满园进士。营山的57个进士齐聚白塔公园,公园因老百姓口中的白塔而得名、闻名,塔实则叫回龙塔。一座座进士青铜像分布园内,惟妙惟肖,呼之欲出。塔建在园内的梅家梁上,建在老百姓的心中,风雨沧桑200年,屹立福佑200年。建塔的知县杨上容,成了一尊高大的雕像,成了一座巍峨的楼阁。塔震山河,塔彰文运,营山俊贤辈出,科第仕宦,绵绵继继,甲于蜀都,清代就中进士26人,委实不易。

营山的进士们,穿越岁月的风烟,从赴任的不同地方,从不同朝代,纷至沓来,回到久违的故乡。在进士榜前,他们摩肩接踵,翘足而望,仔细找寻自己的名录;在进士坊下,他们打躬作揖,颔首作答,诉说当年金榜题名的荣光与辉煌,交流为官一任的经验与体悟。

岁月尘封,历史早已定格,学而优则仕的进士们大都勤政为民,造福一方。斯人虽去,风范犹存,他们仍会被百姓铭记。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漫步白塔公园,牛角挂书、和丸教子、书院育人等景观雕塑栩栩如生,似在讲述营山学子一段段漫漫求学路的励志故事。耕读传家,重教兴学,孜孜以求,营山厚重的进士文化和质朴的耕读文化底蕴在这里精彩呈现。

北门河畔的云凤书院,白墙黛瓦,青石朱门,古朴清幽,花木葳蕤,书香流韵。泠泠溪流,琅琅书声,莘莘学子在这里潜心研读,又从这里出发,飞向更广阔的世界,实现自己的理想。

营山的进士犹如天宇中的点点繁星,闪耀着光芒,照亮属于他们自己的梦想。那光亮并不一定十分耀眼,但只要他们将这束光留驻心中,哪怕是应试不第的至黯之时,也会感到眼前光芒四射,心头顿时昭昭然,天地顿时昭昭然。

清末重臣于式枚,便是一道夺目的光。

顺着这道光芒,来到于式枚故居。这座修缮后的200年老宅掩映在茂林繁花翠竹之中,四合院前池塘睡莲绿绿,清波涟涟,游鱼悠悠,清风摇曳,日影斑驳,仿佛在幽幽诉说一段久远的历史。

于式枚天资聪颖,勤学睿智,博闻强记,精文史国学,通数门外语。他15岁中举,16岁考取进士,入翰林院,后成为李鸿章的幕僚。他先后任邮传部侍郎、礼部侍郎、吏部侍郎,官至正二品、从一品。1913年,清史馆成立,于式枚担任纂修清史稿总阅。

时运让于式枚不得不跟着李鸿章一起签署《辛丑条约》,成为他一生中最不光彩的外交活动,也让这个中年人痛定思痛,寻求解决国家危机的办法。

后来,于式枚被钦命为考察宪政大臣,出使德国,为没落的清王朝寻找出路。于式枚才学出众,机敏过人,张之洞说他“堪大用”,徐世昌夸他“博极群书”。尽管受到夸赞和重用,但于式枚没有得意忘形,始终保持着理智和清醒。正是这份谦逊与宽和,让他留下了一段营山版的“六尺巷”佳话。

营山县城禹王宫是湖广籍人的会馆,与于家宗祠仅一墙之隔。为争一墙之地,双方互不相让。于氏族人欲仗于式枚之力,以兴大讼。于式枚回书,并引康熙年间宰相张英“千里修书为堵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的诗句相劝。于氏族人见于式枚无助讼之意而息讼,会馆诸姓为于式枚的豁然大度所感,亦罢争斗之念,双方言和,各让三尺,至今传为美谈。

因于式枚故居的一次瞻仰,与云凤书院的一次邂逅,与白塔公园的一次膜拜,进士文化的根便扎在内心最柔软的部位。季春的阳光热烈洁净,暖意融融,怀抱阳光,内心如天空般灿烂透明。

在营山,一颗又一颗富含内在光芒的进士文心凝聚成了进士文化,灼灼光华,熠熠生辉。贴近他们,生发出难以言述的感慨和欣悦,对营山的进士文化,便有了别样的情愫和温度。

【“浣花溪”文学栏目征稿启事】

欢迎投来散文(含游记)、小小说等纯文学作品,诗歌因系编辑部自行组稿,不在征稿范围内。字数原则上不超过1500字,标题注明“散文”或“游记”或“小小说”。作品须为原创首发、独家向“浣花溪”专栏投稿,禁止抄袭、一稿多投,更禁止将已公开发表的作品投过来。作者可以将自我简介、照片附加在稿件中。邮件中不要用附件,直接将文字发过来即可。部分作品会被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副刊选用。作者信息包括银行卡户名、开户行及网点准确信息(不能错一个字、多一个字、少一个字)、卡号、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投稿信箱:huaxifukan@qq.co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行游|曾卡:进士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