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县八旬老人“唤”来百余家庭书院
每到节假日,位于南充市南部县西北部的升钟湖畔游人不断,流连于湖光山色,不经意间或会误入一方天地:庭院深深、牌匾楹联、古朴木屋……谁能想到在青山碧水之间,竟隐藏着这样一所充满了浓浓文化味儿的家庭书院——“无声老人居”。近日,记者走进了该书院,穿过绿树成荫的走廊,曲径通幽处便是古色古香的书屋主厅,书院主人敬洪琳正闲坐阅读。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UIpfbPQ7q
现年87岁高龄的敬洪琳,被当地称作文化“奇人”,94年从原双峰乡政府退休后,坚持笔耕不辍,广泛涉猎文史艺术,凭借着高效的时间管理和坐破寒毡的毅力和执着,在书法、诗词、根雕、园艺等方面颇有造诣。在他的带动下,民间自发组建文化艺术协会,影响覆盖阆中、盐亭、剑阁等周边多个县(市),并以其家庭书院为“样板”,孵化出136个农家家庭书院,让书香浸润乡村。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UIpfbolc6
兴文重教 农家小院方寸间乾坤挪移
敬洪琳建的家庭书院位于南部县西水镇凤凰岛村,在书院内,随处可见挂着的木刻牌匾字画,以及琳琅满目的书籍。简易书房内,敬老书写的行书、篆书、隶书等多种字体书法挂满屋子,文房四宝淡淡墨香萦绕。
屋外,则是一步一景,敬老亲手打造的盆景天地、卧湖轩、观澜台、藏书岩、八音洞天等园艺小景,紧挨升钟湖,与湖光景致相交映,搭配上别致的盆景艺术品,可谓方寸之间,乾坤挪移。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UIpfbksDV
“活花盆”“紫薇舞”……在这园艺天地里,几乎每一景、物件旁都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刻写着敬洪琳题的诗词。“每一株植物、每一个盆景看似‘无声’,其实它们都是某种风骨、意趣的表达,我为它们赋词、写诗,是生活情调,也是对文人精神的传承。”敬洪琳说,希望文化能植入乡村生活的点滴。
敬洪琳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在私塾学习了8年后,因家里缺乏主劳力,只能回家种田犁地,但他从未放弃对文学的追求和热爱。多年来,他不仅编著了《奇河锦绣》《乡韵》《山乡巨变》等文学作品,还将《孙子兵法》运用到书法创作中,获得了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颁发的特聘书画家证书。
“10本书、100多盆景、300多件根雕、1000多首诗……”退休后,敬洪琳满负荷创作,成果累累,但随着年事已高留下不少病痛。“我脊椎不好,是常年累月久坐落下的毛病。”敬洪琳说,尽管身体不好,但他仍然希望把家庭书院继续办下去。在他看来,开办家庭书院就是希望家庭成员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活到老、学到老。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UIpfb8Mdj
敬洪琳教育子孙后代知事明理,在他的带领下,家里的老老小小喜欢文学写作,在书刊上发表作品。家庭成员之间和睦团结,其乐融融。对现在的敬老来说,耳畔响起五代同堂的欢融之声,便是老年生活中的最大乐事。
凭借好的家规家风,敬洪琳家庭先后获评“全国最美家庭”“四川省文明家庭”。
一呼百应 家庭书院多米诺骨牌效应凸显
敬洪琳的家庭书院不仅仅影响着他的子孙后代,也让村民和外地游客受益匪浅。凤凰岛村党支部副书记敬升明说,自2017年书院建成后,几乎每天都有不少当地群众以及游客慕名到访,免费参观。
周边村民受其影响,以该家庭书院为“标本”,自发将自家院落打造为家庭书院。“家庭书院不仅要有书卷气息,还要环境优美。”敬升明介绍,敬老在指导村民建家庭书院时,明确提出要求,那就是室外要干净清幽,花草树木布景装扮,室内要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和兴趣爱好收藏书籍字画。书院建成后,通过验收合格的赠予一块“家庭书院”牌匾。据统计,周边村落现已建成136户家庭书院,让“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等家风家训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UIpfbcVY5
村民敬玉秀家就是其中之一。走进她家,字画陈列整齐,书架上各类书籍罗列,浓郁的书香气息扑面而来。
书院究竟为何具有如此强的吸引力?敬玉秀说,“建家庭书院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还有助于带来村风民风的改变,进一步振兴乡村文化。”目前,她家已经收藏了1100余册各类书籍。在她的影响下,两个儿子也养成了买书、看书、收藏书的习惯,并分别考上了大学和研究生。
一个个普通家庭,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中的一张张骨牌,一个接一个传递着文明风尚。
“敬老带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长远和广泛的。”敬升明说,在当地敬洪琳的“无声”家庭书院之所以能“一呼百应”,还与当地长久形成的浓厚文化氛围分不开。
1996年,敬洪琳带头组建了升钟湖民间文化研究协会,发展400余名来自县内以及剑阁、阆中等县(市)的会员。2018年,又组建了升钟湖百家无声文化艺术协会,进一步丰富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UIpfbN9X8
在敬洪琳家放着一摞《升钟湖农民诗文集》,分年份集纳了会员创作的诗词三万多首,其中不乏反映英勇抗洪、疫情防控方面的时代作品。“协会在农村,诗情在农田,诗心在农民。我们通过写诗创作,增添生活情趣,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创办无声书院,更是带动周围农户学文化、爱文化,树新风、讲正气,推动乡村文化大发展。”敬升明说道。
采访临近尾声,敬洪琳让老伴从屋中取出一副对联,上面写着:“经史作良田子种孙耕千代绿,湖渊栖凤岛云开日出一声红。”这是专为升钟湖景区打造题写的,他叮嘱道,“对联可打成石刻,置于道路两侧,景区的打造不可没有文化。”尽管身体不适,他仍用实际行动关心着村上的发展,他希望村庄因人文环境而焕发生机,景区红火发展,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好看是一种鼓励 |分享传递友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