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零距离”为民解“薪”愁
●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奎“叮”,6月14日上午,随着一声短信提示音响,在顺庆城区一房地产项目工地上班的农民工吴国平拿出手机一看,5月工资到账了。2018年底,顺庆区启动省级深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以来,通过“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行业参与”原则,扎实推动改革试点,建立起了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统计显示,辖区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从2018年的89%上升到目前的98%,集体合同签订率上升到91%。
劳资纠纷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
吴国平是达州人,目前在顺庆区一房地产项目工地从事管道安装。6月14日上午领到5月的工资后,他开心地说:“工资每个月准时打到卡上,干活更放心了。”
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薪”事,2019年以来,顺庆区在全区项目工地推行农民工工资支付实名制管理制度。按照这一制度要求,在该房地产项目部,农民工新进入工地前,劳资人员先登记其身份证,采集人脸数据信息,录入工种、技能证书和劳动合同。随后,农民工每天“刷脸”进出工地,每个月上了多少天班,系统自动统计。最后,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总承包企业通过在银行开设的农民工工资专户直接把工资打入农民工“工资卡”。
为保障务工人员工资按月足额发放,自2018年底以来,顺庆区综合运用行政处罚、司法追责、媒体曝光等手段,加大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的惩戒力度,依法处置欠薪投诉案件1310余件,追讨欠薪约1.15亿元。
走进顺庆区镇泰路社区服务大厅,窗明几净,服务区、休息区、调解区等功能齐全。去年,镇泰路社区网格员在日常联系企业时,得知辖区一家文化公司主播小唐与公司发生了劳资纠纷,公司拒付工资。得知此情况,网格员立即与小唐及公司老板取得联系,让双方到社区调解中心来协商解决,调解员一方面对小唐加以劝导,一方面给公司负责人介绍了拖欠劳动者工资的法律责任,最终事情得到圆满解决。
每个村(社区)配备1名调解员,每家企业(工地)配备1名联络员,每个居民小组配备1名网格员,有专门的调解员队伍,有规范的调解程序,如今,顺庆区实现了劳资纠纷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解决不出社区、不出工地、不出园区,问题解决在源头的目标。(下转2版)(上接1版)
数据可视化 服务“零距离”
“案件调解可在线上实时办理,让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实现少跑路,不跑路。”顺庆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三级调研员罗维成说。作为南充中心城区的顺庆区,常住人口近80万,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密集区,现有中小微企业1.4万余家,从业人员超过30万人,面临劳资矛盾增多等挑战。
在省级深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中,顺庆区整合建成包括执法年审、在线办案、民主管理、工地监管等8个子系统的“顺庆区劳动就业和劳动关系大数据平台”,涵盖就业、企业、劳动者、社保缴纳等信息,具有动态收集、分析研判、协调处理功能,可对劳动关系进行“分析、演示、预警、决策、查询”,一下改变了辖区工业园区、小微企业多,政府、企业、劳动者三者之间沟通联络难、协商监管难问题,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探索出了新路子。
“大数据平台建成后,实现了办理劳动监察投诉、劳动仲裁申请等10项业务不填表,参保登记不交企业工商营业执照、领取失业保险不提交失业证等8项业务不交证,20余项业务不跑路的‘零距离服务’。”罗维成说。
强化探索创新 试点改革高位推进
2018年底以来,在省级深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中,顺庆区强化探索创新,着力先行先试,试点取得明显成效。
“工作成效的取得,得益于‘省市共推、市区共创’,以及‘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行业参与’机制。”顺庆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唐健波说,在构建省级和谐劳动关系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中,区委、区政府将这项工作写入每年的《区委工作要点》和《政府工作报告》,印发了《南充市顺庆区创建国省级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工作方案》;成立了区委书记任组长,区政府区长为执行组长,区委、区政府相关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区级相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改革试点各项事宜。
在具体工作中,顺庆区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作为农民工欠薪应急周转金,实施中小微企业职工权益保障、欠薪治理“两大攻坚行动”;组建专家顾问服务团队、法律服务团,为企业提供劳资关系咨询服务,为劳动者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开展劳动关系协调员和调解员培训,目前全区88人取得国家劳动关系协调员(师)证书,254人取得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员证书。
为家庭困难的农民工提供帮扶,顺庆区探索成立了全省首个由政府发起,专门针对农民工群体的公益专项基金———南充润德农民工关爱专项基金,向援助对象提供救济救助,无偿服务和无偿援助。同时,该区探索建立的“一岗双责制”、多元化解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宣传发动机制“四项”工作机制,以及抓示范促进企业自治、抓宣传促进职工自为、抓引导促进行业自律的“三抓三促”工作模式,也为省级深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提供了制度支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