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朱德回家乡却不识自家门,被堂弟“嘲笑”穿得不如县干部
他是当之无愧的“红军之父”,毛主席称赞他是“人民的光荣”,“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是他的形容词,他就是开国元帅朱德。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在南昌起义后的军事活动失败后,面对濒临崩溃涣散的队伍,朱德元帅重振旗鼓,力挽狂澜,在之后的日子里,他带领的军队犹如神兵将领,横扫国民党军队五大主力,席卷神州大地。https://p1.pstatp.com/large/pgc-image/9174ff025d24474f9cf7d709d7f99bd0
朱德是我国的开国元勋,他在每一个时期都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从1909年考取云南陆军讲武堂,朱德就开启了他光辉的革命历程,此后他一生都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而奋斗。直到1960年,朱德已经有51年没有回过家了。
这一年的阳春三月,朱德离开北京,飞抵陕西、贵州和四川等地考察,74岁高龄的朱德,无论什么时候都在为人民的事业而奋斗。趁着这个机会,半个世纪没回家乡的朱德,打算回一趟故乡,看看父老乡亲,了解一下农民情况。而这次回家,却发生了一件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朱德竟然不认识自己的家门,穿的衣服也被“嘲笑”。这里面发生了什么故事?
https://p1.pstatp.com/large/pgc-image/a111ce9f3aae47f1b62beb7a764a0071
在进入正题之前,新进来的朋友可以点点关注,既不错过未来精彩内容,又可回顾往期视频。
阔别半个世纪再回乡
1958年开始,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影响,百姓生活十分艰难,朱德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到基层去深入调查,了解当地老百姓的真实生活。虽然朱德已经74岁了,但是他仍然为人民的生活而担忧,主动选择到各省各地去调查。在来到四川之前,朱德已经在广东、湖南、甘肃、江西等地视察过,这个过程中,他亲力亲为,深入到人民的生活中。
https://p1.pstatp.com/large/pgc-image/ab1ceb13ff1448aa882b3994309b40b4
1960年的3月9日,朱德和夫人康克清从重庆到了南充,看着被春意笼罩的笼罩的蜀地,一生戎马的朱元帅忍不住红了眼眶。23岁时他拜别了父母亲人,从四川跑到云南学习,也就是在那一年,他加入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此后一直在为中国的革命事业而奋斗,那时候还是1909年,一转眼半辈子都过去了。
到南充的第二天,朱德就和康克清一起坐上了回仪陇县的车。透过车窗看着故乡的山山水水,朱德十分感慨,半个世纪没回来,这里的变化很大,他都险些认不出来了。但是田野里绿油油的麦苗,又让他心里高兴,无论什么时候,粮食都是农民的根,农民的希望。
https://p3.pstatp.com/large/pgc-image/c9d4ece60aab4809965d614629aec3c9
因为通向朱德老家的路还是山路,道路崎岖坎坷,十分不好走,一路上车子跌跌晃晃,司机十分担心,因为朱德已经74岁了,他担心朱德承受不住一路的颠簸。司机怕朱德生气,不断表示歉意,朱德却表示,这山路比他离家那一年的已经好很多了。
朱德的话让司机非常好奇,他问道:“您当年离开仪陇,就一直没回来过吗?”朱德看着窗户的景色,叹了一口气:“是啊,我1901年就离开仪陇,去云南当兵了,之后一直都没有机会回来看看,期间来过四川,但是没时间回老家。”
https://p9.pstatp.com/large/pgc-image/b7370cfbe8704a8da253e5a745222611
司机的话,又勾起了埋在朱德心底的回忆。1886年12月1日,他出生在四川仪陇县,那正是大雪纷飞的寒冬,天气冷得要人命,朱德的父亲看着刚出生的小朱德,丝毫没有喜悦之色。家里现在已经有三个孩子了,本来生活就贫穷,现在又多了一张吃饭的嘴。父亲给这个刚出生的儿子取名为“朱代珍”,这也就是朱德的原名。
朱家靠着租种地主的土地,赚取微薄的粮食为生,在那个时期,佃农的日子并不好过,更别说粮食产量也低。朱德的母亲艰难拉扯着几个小孩,因为饥饿和营养不良,还是有不少孩子夭折了。朱德的母亲钟氏是他人生的第一位的老师,她不仅抚养朱德长大,还教会他坚韧的品性。曾有人问朱德这辈子最大的遗憾是什么,朱德说:“最大的遗憾,就是母亲去世的时候,没能侍奉在她身边。”
https://p1.pstatp.com/large/pgc-image/7be7b0ca64e7433a9cdcbabb8e68b8d5
钟氏大字不识几个,却也十分明事理,虽然知道朱家家境贫苦,仍然支持朱德读书考取功名。朱德想要走出去,闯荡一片天地的志向,也是在母亲的影响下产生的。一开始朱德经常写信给钟氏,告知自己的情况。但是后来由于国共第一次合作失败,国民党加大对共产党的围剿,朱德只能转到地下工作,也就与家人断了联系。
直到全面抗战,国民党停止了对共产党的围剿,朱德才与家乡重新联系上。这时候他得知家中困难,母亲连饭都吃不上了,几番纠结之下,朱德写了一封借款信,向好友戴与龄借了两百元钱寄回家乡。当时的朱德已经是八路军的总指挥,却连两百元都拿不出来,着实令人心酸。
https://p3.pstatp.com/large/pgc-image/b69818318f1647d0a96555fbe47060bd
几十年来,朱德只能给母亲寄钱和几张照片,忙于抗战事业的他,一直没有时间看看母亲。现在他终于回来了,却再也见不到母亲了,这是朱德永远的遗憾。
家乡视察慰劳百姓
车子刚驶入县城,朱德就看到了路两旁前来迎接的民众,他一向不喜欢的张扬,这次回乡,更是想一切从简,不影响百姓的生活,却没想到刚过来就看到了敲锣打鼓迎接的乐队。朱德一下子严肃起来,他瞪着身旁的县长:“你们这是做什么,不是不让你们组织欢迎仪式?”
https://p3.pstatp.com/large/pgc-image/3f6bc79a8bd64244a6d92612cab33df6
在过来之前,朱德就已经下了令,他的接待一切从简,不要搞特殊,饭菜也都按照当地的水平来,不喝酒不吃肉,不能给老百姓添麻烦。县长却十分委屈,辩解道:“委员长,是乡亲们盼了你几十年,自己组织的欢迎仪式。”见不是县里特意组织的,朱德的脸色缓和了许多,他热情地跟乡亲们打招呼,一直过了半个多小时,在工作人员的劝说下,这股热潮才散了。
因为朱德回乡是突然做的决定,没有提前通知,直到朱德到来的那一天,当地干部才在马鞍厂中学,收拾出一间屋子让朱德住进去。对于这个安排,朱德十分满意,他不喜欢奢华的生活,也不想给当地老百姓添麻烦,住在学校正好能体验学生的生活环境,也更方便问学生的意见。毕竟他这次来的主要目的,还是了解当地百姓的生活。
https://p1.pstatp.com/large/pgc-image/2af81251e4c640ffbd86356abcaf0485
当天朱德就在学校里进行视察了,他依次到了学生寝室和食堂,详细地问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主要在于生活上有没有困难。得知当地的学生大多数都还吃不饱,要走很远的路才能到学校时,朱德的心里十分难受,他曾经当过老师,对于学生更是有一种无法割舍的羁绊。朱德把了解到的情况详细记录下来,同时也跟陪同的干部交代,要为学生营造出更好的学习环境。
很快就到了晚饭时间,因为朱德事先特意交代过,他每餐吃饭只以简单朴素为主,别的就不需要了,现在国家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不能浪费在吃喝上面。所以负责人安排的,都是一些当地的山野蔬菜,朱德的桌子上不见一点荤腥。
https://p1.pstatp.com/large/pgc-image/c37960168b7749ecad42cadb77002d45
面对这些没有油水的素食小菜,朱德却吃得津津有味,感慨道:“好多年了,终于吃到家乡的菜了。”他吃红薯不剥皮直接吃,有人说吃皮不好消化,朱德却说:“我消化得了,过去长征过草地,别说是红薯皮了,树皮都吃过,这红薯皮丢了实在是可惜。”朱德看着手里的红薯,想到还有好多人现在都还在饿肚子,就觉得心里难过,这正处于三年自然灾害期间,许多农民们颗粒无收,连红薯皮也吃不上。
第二天,朱德早早起床,他没忘记自己这次来的主要任务,要了解当地百姓的生活情况。他没有先去自己的家看看,而是决定要先探望这里的贫下中农。当时有个年纪最大的老人,住在地势很高的地方,每次出行都不方便。朱德不顾别人的劝阻,坚持要亲自去看望这位老人。
https://p1.pstatp.com/large/pgc-image/9f83929701514bc5bd09d431650a6c8e
老人住地方地势很高,而且道路难走,朱德不用别人搀扶,亲自拜访了那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老人家里,朱德丝毫架子也没有,他就像是对待亲人一样,亲切地跟老人交流。要走的时候,老人依依不舍地留朱德吃饭,朱德摆摆手,说他已经吃过了。看完老人之后,朱德又去之前的私塾老师席聘坟前祭拜。
席聘是当地的私塾老师,在朱德的一生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905年,席聘得知朋友刘寿川在新式学堂当学监,认为这对于朱德来说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就把朱德推荐给了对方。就这样,朱德走进新式学堂,学习到了更多新的思想和知识,也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正是这段经历,给了朱德考上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契机。
https://p9.pstatp.com/large/pgc-image/7aaa22da43094e62b6dcab73c5895fe6
这么多年来,朱德一直没有忘记这位老师的恩情。1955年的时候,他就曾经邀请这位老师来北京参观,在对方辞行时,还送了两盒北京特产。等当地的百姓慰问地差不多时,朱德才向自己家的方向走去。刚进村子里,乡亲们就得到了消息,纷纷赶来欢迎朱老总,多年未见的堂弟朱代良也来了。
穿得还不如县里的干部
朱代良是听说朱德回来的消息,特意过来迎接的,自从这位堂哥出去打拼,他就没再见过对方,现在见面,却发现对方与自己印象中的不太一样。朱代良知道朱德现在地位很高,本以为他这次回来一定是威风凛凛、场面盛大的,却没想到朱德穿着朴素,身上的衣服像是穿了很久,连脚下的皮鞋因为长时间的磨损,都有些破了。
https://p1.pstatp.com/large/pgc-image/2a82109df9d948fb95d5ad31118640b3
朱代良开玩笑道:“你还是个老总呢,怎么穿这一身就回来了,我们县的干部,哪个不穿得比你好。”朱德身边跟着的县干部,顿时就尴尬起来,的确,他们穿得比朱老总还要好。
朱德笑了笑:“怎么能这么说,穿衣服也不是能为了好看,能穿不就行了,我们国家现在条件还艰苦,不能太讲究吃穿。”朱代良不知道,建国以来虽然朱德担任的职务很重要,但他仍然保持着,抗战时期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在那段艰难也辉煌的岁月里,他与战士们打成一片,吃穿都一个水平,甚至连活都要自己干。而且他的衣服穿破了也不丢,家里只有一两件稍微好一点的衣服,也只在重要场合穿。
https://p3.pstatp.com/large/pgc-image/eea00a32126f4f29b3e0d83d922722f1
探望完其他的人后,朱德来到一座高大的砖瓦房前,有人跟朱德的夫人康克清介绍,说这是朱老总家的房子。朱德看了看,摇头说:“我家哪有这么好的房子,”他的话让在场的人愣住了,这明明就是朱老总的房子,怎么他不记得了?难道是离家太久给忘了?
这时朱代良提醒道:“这是你之前寄钱过来,家里后来盖的,你一直忙,也没有回来看看。”朱德这才恍然大悟,当时他在护国军中当旅长,给家里捎来了钱盖新房,但是自己一直没有机会回来,自然是认不得的。他51年前出门,就再也没有踏足家乡土地,连家里的房子长什么样的都不知道,最让他难受的,还是没有见到母亲的最后一面。
https://p1.pstatp.com/large/pgc-image/340b17d0233441069bea0bf4f1adf593
现在这座房子有部分被做成了陈列室,展览朱德曾经用过的东西,当地县干部还提议在这里办个展览。朱德听罢,严肃地批评了对方的提议,他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与老百姓都是一样的,不要搞什么特殊。朱德曾多次强调:“我只是一个在战场上没有被打死的普通士兵,真正的荣誉是属于那些牺牲者的。”
想到之前在学校视察的情况,朱德让县干部把这座房子腾出来办学校,增加孩子们的读书机会。在他看来,现在国家的发展才是最重要的,对他的宣传完全没有必要,还不如把心思用在建设国家上。在当地视察了几天后,朱德带着调查报告,告别了依依不舍的家乡人民,这是他阔别家乡51年后第一次回乡,也是最后一次。
https://p3.pstatp.com/large/pgc-image/ca959dbe487b4914972cea2278347e64
1976年7月6日,朱德在北京逝世,走完了他浓墨重彩的辉煌一生。他的一生淡薄名利,兢兢业业,矢志不渝,为人民解放与国家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的巨浪,却也是一个普通士兵,功昭日月,德配天地,朱德无愧于此。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