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色流年783 发表于 2021-8-9 13:51:24

母亲养鸽遇困难 儿子回乡提供技术保障

朗读本文

https://p3.pstatp.com/large/pgc-image/SfYcqaxAkCLAH1

仪陇新闻网讯(记者 刘远华)在日兴镇白塔九湾村,陈兴、杨开琳夫妇俩去年初投资400万元建起占地40亩的鸽场,喂养种鸽7000多对,年出栏20多万只,年产值150多万元。那究竟是什么招式让喂养鸽子的陈兴夫妻俩有这么可观的收益呢?来看报道。

来到陈兴夫妻俩的养鸽基地,鸽子的叫声不绝于耳。走进鸽棚,只见白色、灰色的鸽子体形肥硕,毛色光滑,有的在吃食、有的在育雏。妻子杨开琳每天早上进鸽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拣蛋。据了解,鸽蛋在市场上零售价在四块五角、伍块钱一枚,他们每天的收获可是不匪。

在边远的农村,一般人都选择外出打工增加收入,陈兴夫妻俩也不例外。他们在外面从事建筑行业多年,手头有了积蓄,加之去年疫情的影响,他们就想回家做点事情。妻子杨开琳说,她一直对鸽子养殖比较感兴趣,而且鸽子的营养价值也高,鸽蛋也非常受市场欢迎,于是她们就选择了养鸽子这个产业。

鸽场投入运营后,资金周转出现困难,丈夫陈兴又继续出去从事建筑业,喂养鸽子的重担自然落在妻子的肩上。从来没有喂过鸽子的杨开琳,杀虫、消毒、卫生这几项工作做得很好,但对于打疫苗就是外行了,不可避免地造成了鸽子的意外死亡。就在这个时候,大学即将毕业的儿子陈杨了解情况后,放弃外出找工作的机会,回到家里与母亲一起养鸽子。儿子陈杨告诉我们,他本身学的是畜牧兽医这个专业,有更加专业的养殖知识,他相信在这两股力量的结合下,可以使产业做得更大发展得更好。

儿子回来了,杨开琳看到了希望。儿子陈杨不仅从喂料、喂水、打疫苗等方面,手把手教会母亲,帮助节省养鸽场大笔开支,更结合市场需求,鼓励母亲走生态养殖的路子,提升市场竞争力。他们家的鸽子喂的全是包谷、小麦这些五谷杂粮,适当地添加一点点饲料,是绿色健康的食品。

近期,杨开琳家的好消息更是接踵而至。当地党委政府帮助他们建立起“家庭农场”,享受相关国家政策的补贴;驻村连片干部随时到基地了解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当地村“两委”一班人,鼓励群众栽植适销对路的玉米、小麦等,把撂荒的土地利用起来了,协助解决鸽场粮食问题。现在,杨开琳家喂养的鸽子,不仅市场供不应求,更在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路上越飞越高。日兴镇党委副书记李珑告诉我们,他们党委政府对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和优秀农民工,给予政策上的支持,给予项目上的帮助,鼓励他们发展特色产业,并通过他们示范带动,进一步转变乡亲的观念,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母亲养鸽遇困难 儿子回乡提供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