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画派·欣赏」入蜀方知画意浓,盘点古代入蜀画家
中国入蜀美术大师对四川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譬如现代画家徐悲鸿、黄宾虹、傅抱石等绘画大师都先后来过四川,并留有画作。著名国画家齐白石、吴作人、张书旂、赵少昂、李可染、吕凤子、陈之佛、关山月等,均在成都举办过画展。他们均对当时乃至今天的四川绘画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历史上入蜀大师甚多,对于四川各方面的影响也多,今天小巴带领大家看看唐代入蜀的几位画家。“画圣”吴道子与巴蜀
吴道子(约688—765年前后),今河南阳翟(禹州)人,唐代大画家,被后世尊称为“画圣”,民间画工尊称他为祖师。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主要作品有《送子天王图》《明皇受篆图》等。吴道子的画风为唐代和宋元的许多画家所效仿、借鉴。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XY2ICC4Mg
吴道子
公元742-755(天宝年间),唐玄宗忽然想起蜀中嘉陵江山清水秀、妙趣横生,遂命吴道子乘驿船赴嘉陵江去写生。到了嘉陵江,吴道子漫游江上,纵目远眺,此地好山好水,一幕一景地掠过,当时的体会与感受,便深深铭记在心上,并没有绘制一张草图。当吴道子游览了嘉陵江的山山水水之后回到长安,唐玄宗问他绘画的情况时,他回答说:“臣无粉本,并记在心。”唐玄宗命他在大同殿壁上绘画。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XY2ICxcbK
吴道子 《嘉陵江山水三百里图》
吴道子不是将嘉陵江山水表面罗列一番,而是把握住嘉陵江一山一水、 一丘一壑引人入胜的境界,即把这一带的山川壮丽优美与自然特色作了高度的概括,凝神挥笔一日而成,嘉陵江三百里的旖旎风光跃然纸上,唐玄宗看后啧啧称赞。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XY2ICpSGz
吴道子《八十七神仙图》
嘉陵江全长一干多里,从进入四川的广元到南部县罗寂寺一带约为300里,所以称“三百里嘉陵江”。这就是《唐朝名画录》里所说的“三百里嘉陵江”,实际是嘉陵江上游一段。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XY2ICWKFl
吴道子《明皇受篆图》
四川广元千佛崖有以吴道子佛画为样本雕刻的菩萨造像,四川南部罗寂寺保存有《观音像》石刻,这是吴道子在天宝年间奉唐玄宗旨意去嘉陵江时,寓居新政(今南部县)罗寂寺,为罗寂寺画的一幅《观音像》,由住持宣述请人勾勒上石,原碑现存南部县文物管理所。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XY2ICMwus
吴道子《观音像》拓本
绘《嘉陵江山水三百里图》的李思训
李思训(651—716),中国“北宗”山水画的创始人,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善丹青,书画称一时之绝。尤以山水称著,誉为盛唐第一。山水树石,笔格遒劲,金碧辉映,为一家之法。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XY2ICF2KT
李思训
李思训主要继承并发展了展子虔青绿山水一派的画法,完善了山水画“青绿金碧”的风格,使之趋向成熟,带有明显的贵族色彩,被后世奉为青绿山水画创作的典范。他首创大青绿山水及金碧山水一格,形成“金碧辉煌”的富丽效果,把青绿山水推上了一个高峰。传世作品有《江帆楼阁图》《九成宫纨扇图》等。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XY2ICiuUo
李思训《江帆楼阁图》
李思训与四川有两次渊源。第一次是在唐中宗神龙(705—707)年间,他曾出任益州(今成都)长史。第二次是他绘《嘉陵江山水三百里图》。《唐朝名画录》在吴道子绘《三百里图》之后说:“时有李思训将军,山水擅名,帝亦宣于大同殿图,累月方毕。”明皇云:“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子一日之迹,皆极其妙也。”吴道子和李思训画四川嘉陵江三百里的故事,是一段与四川山水有关,在中国广为人知的画坛逸事。
“国朝山水第一”的李昭道
李昭道,生卒年不详,李思训之子,唐代画家。李思训一家五人俱善丹青,多数为山水画家,以李昭道成就最高,其画史上的成就与其父并称,甚至于“变父之势,妙又过之”,父子二人被后世并称“二李”。李昭道在山水画上推崇为“国朝山水第一”。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XY2ICneQS
李昭道《明皇幸蜀图》
《明皇幸蜀图》是著名的描写四川唐代蜀道山水的山水画,传为李昭道作品,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此画为描绘唐代安史之乱,唐玄宗携杨贵妃匆忙出逃,途经马嵬坡,奸臣杨国忠及杨贵妃皆为将士所杀,唐玄宗逃入四川。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XY2IC0hV3
李昭道《明皇幸蜀图》局部
这幅画描绘细腻、刻画生动的青绿山水可窥一二。画面安排了峻险的山岭,盘曲的石径,危架的栈道,云绕的天际。崇山峻岭间一队骑旅自右侧山间穿出,向远山栈道行进,前方一骑者着红衣乘三花黑马正待过桥,应为唐明皇,走到桥前,黑马作惊蹶停步之态,作者可能想借此动作表示唐玄宗避难途中的惊慌心理吧。嫔妃们则身着胡装戴着帷帽,中部侍驭者数人解马放驼略作歇息,表示长途跋涉的劳累。
画史称:“山水之变,始于吴(吴道子),成于二李(李思训、李昭道)。”他们三位在中国山水画(包括“金碧山水”)的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以点簇法画马的韦偃
韦偃,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生卒年不详,寓居成都。韦偃开创了用点簇法画马,常用跳跃笔法,点簇成马群。
韦偃画马传自家学,他自幼跟随父亲学习绘画,善画马和山水。由于他善于博取其他名家的优点,且能独创新意,所以,他的艺术水平超过了他父亲。在成都时,韦偃曾应杜甫的请求在成都堂壁上画马,杜甫诗歌赞云:
韦侯别我有所适,知我怜君画无敌。
戏拈秃笔扫骅骝,欻见骐驎出东壁。
一匹龁草一匹嘶,坐看千里当霜蹄。
时危安得真致此,与人同生亦同死。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XY2ICxNIz
韦偃《双骑图》
《双骑图》是韦偃的画马作品的唯一的传世真迹,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画中表现了两个骑士各乘一马,并辔狂纵的情景。
蜀主赐以紫衣的贯休
贯休,俗姓姜,生于唐末,唐天复年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擅诗书画,师承阎立本,后自成一家。五代人物画家中,他是朝着夸张变形与装饰趣味方面开拓新风的大师,传世作品有宋摹《十六罗汉》,今藏日本宫内厅。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XY2ICyBT9
贯休《十六罗汉》局部
贯休以其《十六罗汉》闻名画坛,所绘罗汉真容,悉是梵相,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骨古怪。历代画罗汉者不在少数,但若论谁的影响力为最大,非贯休莫属,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XY2IC8ECB
贯休《十六罗汉》局部
唐朝时期的成都已经成了“网红城市”,不仅许多画家入蜀,很多文人墨客也来此打卡,比如李白、杜甫、王勃、李商隐等诗人都曾到成都居住过一段时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