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放荡不羁就h 发表于 2021-10-28 08:21:17

《朱德的早年生活》影响朱德的人:钟氏,席聘三,汪爹爹,刘寿川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YPVuY02It

朱德的母亲钟氏,祖上漂泊四方表演吹唢呐的艺人,到了父辈时才定局四川省仪陇县。钟氏贤惠、省吃俭用,从早到晚干活不停,不知道什么是累的。

朱德的父亲朱世林,祖籍广东韶关。1668四川全省仅有68万,康熙年间下令从湖南、湖北、广东等大举向四川移民。朱德一家男女老少二十多个人,三世同党,靠租种地主“丁闫王”二十亩田地过活,住的是丁阎王家里破旧的三合院。

朱德的祖母潘氏特别能干活,把家里的一切安排分派得好好,一切井然有序。一大家庭和和睦睦!

大爸朱世连 三爸朱世和 四爸朱世禄

1886年12月1日钟氏大肚子上缠着打补丁的蜡染围裙,像往常一章,在厨房里陀螺般忙碌。突然肚子一阵紧,喊到“妈呀,要生了”。家里人一阵忙活,“狗娃子”降生了!为了男孩以后好养活,得给孩子起一个小名。都是祖母取的,大哥叫“牛娃子”,二哥叫“马娃子”

2年后朱德弟弟代炳降生,朱德更加的懂事。自己睡觉,穿衣服!而母亲钟氏常常给孩子们叫故事,对于朱德好奇的为什么每每都给与回应。有大爸朱世连没有孩子,就把朱德过继给了大爸,但还是在一家大院吃饭生活。

朱家进入四川第四代是“世”字辈,第八代是“代”字辈。大哥叫代历 二哥叫代凤 姐姐秋香。朱德叫代珍!

祖父朱邦俊60几岁,还要下田干活,哥哥姐姐都帮忙做家务。而五岁的朱德也上山砍柴、割草,还有帮忙拔草。

祖父和爸爸们决定一件大事,要把家里的孩子送去私塾读书。这样朱德三兄弟就去了本家朱世秦办理的塾馆读书,朱世秦给朱德起了一个学名,就叫代珍。由于朱德年龄最小,没法集中学习,遭罚站。回来后被家里人说一顿,母亲钟氏苦口菩心含泪的跟朱德说说:全家都很努力,省吃俭用,才凑出来的钱读书,要朱德好好读书,这样才能有好日子过不受人欺负,才能对得起家人。从此朱德发奋读书每每读到夜里,不舍得用油灯,就房间捅了一小洞让光能照进来。

大爸朱世连看孩子每天学的都是之乎者也,也没有新的知识,认为这样学下去没有用。就和父亲朱邦俊要把朱德他们转到地主家丁家的私塾读书。丁家塾馆先生是一个秀才!这样二哥代凤和朱德来到丁家私塾读书,大哥代历大些帮忙家里干些农活。虽然一开始朱德不受待见,功夫不负有心人,。朱德得努力和学识得到同学和先生的认可。

朱德的母亲钟氏怀孕,要生孩子。朱德高高兴兴回来,得知生了幺没很开心,然后看不到人。就问人呢,钟氏说了死了。“幺没来了,走了一遭,看家里太穷,受不了,走了。”二哥代凤拉朱德出去,边拉朱德,边忍不住说了小妹呢刚出生就被溺死了。

钟氏一共生了十三个孩子,没法全部养活,只留下八个,后来再生的都溺死了。

地主家的小儿子“胖子”是朱德同学,而胖子要到山上别墅避暑,就指名朱德来送他上山。而朱世林和朱世连抬着滑竿上的胖子。一路上朱德想着怎么让胖子自己下来走,并说服胖子去潜水。

织布匠汪爹爹之前一名太平军战士,农闲时会出来帮人织布。他给朱德讲了很多太平天国的义举和政策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清政府军队打败仗的事。

“苦”字像不像我们的人头,草头是我们的头发,中间的十字是我们的鼻子和眼睛,下面的口字就是嘴巴。”

“穷人不是天生的穷,不是天生的苦

,都是被像丁阎王这样的富人逼的。”

大旱十户有九户离家去要饭,而丁家盖起了大院,整整108间。朱家还好有余粮得以坚持,看看饥荒的人。钟氏都给救济一顿,她那种善心、同情心,无私与爱影响着朱德。

祖父朱邦俊发现在一片荒芜的山地,开垦出来中了竹子,高高兴兴等着竹笋。第二年丁阎王发现了,叫人拔了。说李家湾整个都是他们丁家!朱邦俊要和丁阎王打官司要人证明没有人帮他,走进官府就注定了,朱邦俊的结局。回到家中,朱邦俊冰岛了。

1895年由于朱家收成不好,过年也省吃俭用。原本说欠的租子明年还。没想到丁阎王变卦了,大年三十把朱家住的房子收了,赶走他们。朱邦俊做了这决定分家,朱德和朱世连,祖父母等一起回大湾老宅,钟氏一家在陈家湾找活路。

朱德随祖父母们到了李家湾,他们又凑巧把朱德送到席家砭私塾读书,先生叫席国珍字聘三。练出了几个举人、秀才。并给朱德起个学名为玉阶。朱德的同学吴绍伯是书香门第后代,家里很多书,常借给朱德看。为了报仇,朱德到山上找师父练武功,一边学习一边练武功。

先生席聘三给学生讲了很多古代历史以及自己的见解,介绍义和团运动和戊戌变法,公车上书等救国图强。

“要能做事业才能就世界,不能就世界便没有道路好走,要做事业,你们当下把书读好,有了真才实学,将来才能救国救民。”

由于大爸朱世连供不起学费想让朱德退学,而席先生想让朱德不用交,朱德知道席先生一家靠他教书过日子。就去找母亲钟氏帮忙,而钟氏找了许多人借钱,凑来了钱交给了朱世连。席先生看朱德离校不忍心就来找朱德回去,朱世连赶紧把凑的钱给席先生,然而还是不够。最后席先生也没有要钱:“我要的是人才,不是钱财。”期间朱德又听到很多清政府签订条约,以及了解到西方福强之路。对国家的未来多了许多思考。

1900夏马鞍场大旱十四岁朱德要跟人群到几十里外的地方把水运回家,想这不是办法。而同学吴绍伯水他们家后面有山泉,朱德想自家后面应该也有。经过朱德不懈的努力最后找到了水源。

1905年2月仪陇县举行科举考试,俗称童子试,本来朱德不想参加这种八股文死版的考试。朱世连就请来了席先生来劝朱德,跟朱德说你家人里如何辛苦的培养他,而科举也是一条出路,再者县试有上千人他不一定考上。第一、第二考八股文与试帖诗,默写《圣谕广训》第三场考诗赋,第四五场考对四书五经的解释。

县式发榜朱德名列第二十名合格“士子”,四月份他和同学一起参加府试。在府试的报名册上朱德把自己名字改成朱建德。

朱德中榜成为“童生”,马上就可能参加院试,中了就是秀才,秀才就有许多的特权。然而清朝在激进主义改革思想的指导下,突然废除了科举制。给苦难中的朱家人头上抡了一闷棍。顺庆府中学堂开办朱德想去上学,大爸朱世连不同意,最后请来席先生说服了朱世连,朱德得以上学。

朱德顺利考入顺庆府高等小学堂,六个月后又考进顺庆府官立中学堂。在这里有新试的课程:物理、化学、数学、体育等!老师刘寿川十九岁中秀才在日本参加了同盟会,会给朱德介绍同盟会情况和国外很多知识。校长张澜也对朱德也格外的关注。1907朱德从顺庆府中学堂毕业。

二十一追寻信仰
朱德听了刘寿川“强身卫国”的话,到成都高等学堂附设体育学堂上学,这一次又是大爸又一次东拼西借凑了50快大洋作学费。这里学生老师都很激励,即有保皇派又有革命派天天对轮。学校也要求学生减掉辫子。有一天朱德在被子发展同盟会办的《民报》特刊《天讨》,刊发了吴樾的遗书。言明民族民权大义,甘愿献身,敢为天下先。朱德一直期待着同盟会能找上自己,然而没有等到同盟会的到来。这一年的年底,朱德从附设体育学堂毕业,名列全学堂第十名。

1908年初,收到老师刘寿川的信,他已经回县立高等小学党当督学,邀请他毕业后回乡一块创办县立高等小学堂。朱德答应了到小学弟任体育教师,在告诉家里人父亲朱世进气得去了大爸家,母亲也在流泪说支持儿子的选择。要回仪陇县父亲朱世林没有送朱德,六十来岁的朱世连穿着一件补丁摞补丁的衣服,把朱德送出里把路。“我们是种田人,不懂得那么多事情,你不要生气,学会自己照顾身体,多捎信来吧!”

1909年七八月间,刘寿川看出朱德有救国救民的志向,有军事才能和资质,让朱德报考军校,并送了路费。朱德考进云南陆军讲武堂,取名朱德。一个士兵到元帅的伟大军事家的道路从这儿开始了。

离开了家乡,参加了革命,朱德成了八路军总司令,从此再也没有来得及回家看一看自己的母亲。

1944年2月25日朱德的母亲去世,享年86岁“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回忆我的母亲》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朱德的早年生活》影响朱德的人:钟氏,席聘三,汪爹爹,刘寿川